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社会分工将社会活动分裂成若干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职业,学术职业是其中一种。学术职业作为以高深知识为工作对象的特定职业,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其功能和结构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一个多类型多层级的职业。学术职业的分类与高校组织定位和教师个体发展旨趣相关,而高校学术职业的分层分级更多依赖教师的高深知识存量与价值增量,是对教师学术能力和学术贡献相对大小的评价。学术职业的分类分层体现了不同层类的学校,不同学科专业以及不同层类的教师处理高深知识方式的不同,体现出不同层级教师之间的地位差异。  相似文献   

2.
从高深知识的视角出发分析了高校学术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和劣势,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学术职业的资源具有比较优势但高深知识存量不足;二是高深知识增量具有竞争优势但产出价值不高;三是学术职业负流动减缓但高深知识仍然处于流失状态;四是学术职业的国际声望有所提高但仍然缺乏影响力;五是高深知识的学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仍然不和谐。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是专业人员,从职业分工角度来看,从事的是一种学术职业。高校教师是高深知识的载体,只有经过规范化的训练,具备了规训的知识,才具备从事学术工作的资格,其学术水平是该职业的核心,"知识和思想"是这种职业学术性的体现。学术职业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学术性、自由性、独立性、竞争性、精神性。  相似文献   

4.
从学术职业的学术性看高校女教师发展的现实困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学术性是高校教师所从事的学术职业的本质属性,决定着教师在学科领域中的学术话语权及教师群体中的职业层级.高校女教师由于受社会传统观念、学校内部环境等外在因素及自己身心特点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而在接受高深知识训练的程度、学术成就、学术地位、学术权利、从事学术研究的时间和机遇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陷于学术职业发展的困境之中.要使高校女教师从学术职业发展的困境中走出来,既需要社会和高校内部为她们创设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同时也需要女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是专业人员,从职业分工角度来看,从事的是一种学术职业。高校教师是高深知识的载体,只有经过规范化的训练,具备了规训的知识,才具备从事学术工作的资格,其学术水平是该职业的核心,“知识和思想”是这种职业学术性的体现。学术职业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学术性、自由性、独立性、竞争性、精神性。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经验是不同身份的经验。不同性质的行为决定了同一主体不同的身份,而每一种身份都有着与其相应的信息和知识体系。每一主体都是通过不同的身份如职业、地域、时代、种族、伦理等多种身份的经验行为,获取与身份相应的、原本外在于主体意识的信息与知识体系,使其进入主体的意识,形成主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话语体系,支配文学的创作。因而,文学的外在因素也因主体身份的经验得以转换为文学的内在,主体的身份经验是文学的外部因素转换为文学内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生产力是高等学校创造和发现知识的能力,体现在知识的增量与价值。中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重视学术生产力的提高效率。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表明,高深知识的增量和价值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标志。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把学术生产力作为核心要素,以高深知识的增量和价值为目标进行制度设计与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术职业的自主性是由其内在的逻辑所规定的,但是每一个社会组织都需要其成员对其社会体系和体制的忠诚,实现社会组织的特定功能与目标,因此,社会控制不可避免。高校学术职业的社会控制本质上是对高深知识弥漫性权力的控制,是对知识传授、创新创造、应用过程的内容、方式的控制。政府、市场、学校、学科和学生是社会控制的五个主要力量,而制度与文化控制是高校学术职业社会控制的主要表达形式。高校学术职业的自主性与社会控制要以学术的自由发展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声望排序及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声望是社会分层的主观维度,对于理解社会结构及其变迁具有重要意义.以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为指导,对不同职业声望进行网络调查,并对政治、经济、社会3种声望进行单独排序和综合排序.通过对3个时期职业声望排序的比较发现,体制内职业声望评价位于职业分层结构的顶端,传统常规类职业声望的地位优势不复存在,文艺类职业表现出与高经济地位相悖的、相对较低的政治、社会地位,高知识型职业的声望评价有所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职业声望排序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0.
职业声望是评价职业地位的一项基本指标,它与职业收入一样对人们的择业意愿和职业结构产生影响.现阶段工人群体对其职业声望的总体评价偏低,表现出知识化、白领化的价值取向.同时,当前工人群体内部已经出现明显的职业分化,这种分化的过渡性特征是工人群体中职业地位分层观念模糊和冲突性职业声望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学术职业的定位与大学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类型的高校学术职业定位不同。从生态位理论视阈出发,学术职业的定位就是确定不同类型的教师不同的生态位,从而在竞争的学术生态环境中谋求平衡和和谐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科、学校、教师三方相互选择的过程,是教师适应学科和组织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欧洲中世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促进了社会劳动分工,使思想和传授思想的学术职业成了中世纪社会的一种新的职业类型。学术职业的形成促进了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大学又为学术职业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术职业的使命主要是知识发展、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术职业的最初形态对于现代大学学术职业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法治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包括法治知识的承载途径和法治人格的培养途径。总要求是实现设置该课程的目的。课程教学方法包括专题讲座法、学生积极参与法、案例剖析法、实践感知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应当成为目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大学生法治素质教育主要适用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是非法律职业能力教育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大学教师是从事高深知识的发现、发展、传播的学术性职业,其质量的高低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劣。随着大学与社 会关系的加强,大学教师逐渐走出“象牙塔”,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世俗化、职业化特征。中世纪以来,大学经历了“单一职能” 到“双重职能”再到“多元职能”的历史变迁,客观上导致了大学教师职业的不断分化。因此,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与社会分 工的不断细化有紧密的联系。理清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的历史逻辑,不仅有利于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可以帮助人事 管理部门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8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我国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分析异同形成的原因,并针对突出的现实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调查从择业标准、择业目标、择业归因、择业准备四个方面进行。其结果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性。东西部大学生在择业标准上差异很小,即普遍表现出重个人价值和功利价值,轻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在择业目标上,东部学生相对侧重选择“外资或合资企业”“公务员”工作,西部相对侧重选择“科研教学工作”。在择业归因上,东西部普遍表现出重素质和能力,轻学习成绩或一般知识的特点;在择业准备上东部学生更强调提高人际交往技巧,西部大学生则更强调要争取获得更高学历和文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