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同富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理想信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先富的人要带动整个社会的人走向共同富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要求的共同富裕中的"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观点,并不意味着这部分人可以用自己的先富,抑制其他人和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而是要求先富的人要有利于和带动他人和社会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最广大劳动人民享受民主权利的保障,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根基。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中国商业达到了顶盛,其中晋商、徽商最负盛名,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两者在价值观上却有明显的差别:晋商"学而优则贾"、微商"贾而好儒"。不同的价值观源于其不同的民俗民风、历史条件以及与官府的紧密程度。  相似文献   

3.
沈杰 《南方论刊》2011,(10):46-48
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社会建设中一直坚持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从毛泽东提出的"依靠群众、惠及群众"全民参与型的社会建设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提出"经济先行,利于群众"共同富裕型的社会建设思想,经济先行,共同富裕;到江泽民提出"执政为民,为民发展"全面发展型的社会建设思想,要求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倡导"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共建和谐型社会建设理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社会发展的归宿,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民生理念日渐丰富、深入和成熟。  相似文献   

4.
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健康、快乐、幸福向来为党和政府所关注。仅就"老有所乐"而言,既有物质层面,更有精神层面,如何调整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真正达到"乐境",应从以下诸方面做起:一是"老有所乐"要有一颗平常心;二是"老有所乐"要有一颗进取心;三是"老有所乐"要为社会献爱心。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嵌入社会关系的"社会市场"转变为社会被嵌入于经济体系的"市场社会",这就是波兰尼意义上的"大转型"。波兰尼认为,市场只是一种工具,如果它有利于社会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反之,如果它不利于社会,社会当然就要去制约它。真正的"市场社会"需要国家在管理市场方面扮演更加积极和重要的角色。在市场经济中,变"市场社会"为"社会市场",这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效率与公平是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我国,无论是"效率优先"还是"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贯穿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新型“民工荒”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荒"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有学者称中国不存在"民工荒",但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用工确实"荒",众说纷纭。其实,中国的"民工荒"并非劳动力的缺乏造成的真正意义上的"民工荒",而是由于国内目前由于用工需求不合理、户籍二元制度有缺陷、民工权利保障制度等制度缺陷造成的伪民工荒现象。因此,解决民工荒问题可以从四方面入手:1.完善劳资关系,改善民工薪资待遇;2.增加培训投入,改善用工结构性缺口;3.破除户籍制度壁垒,实现劳动力自由流通;4.关注民工生活,落实民工权利保障制度,以此来解决中国的"民工荒"问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行于文坛的"后新时期文学"是一种不同于"新时期文学"乃至整个经典文学的全新文学-文化事件。这一事件的出现,既标志着中国文学在"后新时期"的各种文艺思潮和复杂社会语境中的巨量发展,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历史进程和民众生存生活的深刻变迁,并与一种全球性的新型世界观和一种新的社会重构认同及价值迁延相关联,是这诸多社会文化症候在文学领域的操演。基于这一认识,"后新时期文学"的价值就不在于它"是什么",而在于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9.
孙群  孙宇 《南方论刊》2012,(9):8-11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命题。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三代领导核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拓与顺利发展的过程,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深化的阶段。人民群众在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可谓精髓,有助于加速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步伐,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中产阶级化"是资产阶级理论家根据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从业方式、收入水平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而提出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已经超越马克思两大阶级对立的理论,赋予"中产阶级"独立实体性。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本质的总体性理论,从最抽象的层面揭示了总体资本与总体劳动的对立,从而指出了"中产阶级化"的实质。从总体性理论出发,有助于我们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徐伟红 《云梦学刊》2011,32(4):51-55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地方自治的思想先驱,他始终高度重视地方自治,提出了"以县为民权之单"、"践民权之真义"、遵"地方自治之次序"等地方自治思想,并且还制定了许多相应的制度、规范,不但对近代湖南地方自治运动及《湖南省宪法》的颁布有重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当今湖南省在"四化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所倡导的法治湖南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郑红娥  刘健 《云梦学刊》2010,31(4):61-66
在看待国家与社会关系上,不管是存在"强国家、弱社会"、"弱国家、强社会"以及"强国家、强社会"等实践模型的探讨,最关键在于确定国家与社会的合理限度。而从制度能力和职能范围两个方面出发,无疑是考察与确定国家与社会合理限度的有效视角。而制度能力维度的考察,又涉及到从国家的自主性、行动能力和国家的合法性三个方面考察国家与社会的合理限度。也正是围绕着制度能力与职能范围两方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演变,而风险社会的到来,又为反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3.
赵伟 《新疆社科论坛》2012,(2):33-39,44
当前我国存在的骄虚民族主义思潮,是在某种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不利于中国的发展、壮大和"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树立,不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骄虚民族主义所引发的"排外"和"示强"心理不利于我国外交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动民生建设的历史。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相继确立了"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建设"等民生理念及由此形成的一整套民生思想。这些思想指导着中山市民生的解放与保障、改善与发展,使中山市这座文化名城日趋和美,人民日益幸福安康。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社会功能与道德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其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不仅是中国人始终恪守的道德情操,而且也是华夏文化的真谛所在。如今随着世界科技经济文化的不断融合,文化的社会功能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文化的道德问题也由此开始显现,文化的不道德行为正日益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民族,影响着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影响着我们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宗教与"他者"、法以及国家三者的关系维度来释义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基于此,笔者认为,宗教作为以超世信仰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应在我国宗教政策的引导下,从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出发,发挥其作为社会之"最有用的假设意义"这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代社会的法治建构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现代化理论侧重于政府主导的作用,从而不能为法治建构提供一个妥当的解释模型。有鉴于此,需要从市民社会理论出发,从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法治建构。尽管由于"乡土社会"成分的存在,用市民社会理论分析中国法治处于一种"规范性"与"事实性"的张力之中,但从"参与者"视角出发可以化解此矛盾,为法治建构提出一种"中国式市民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8.
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总是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变革中寻求自我发展的源动力,并反过来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对这一变革加以审美的表现。面对"五四"运动的"改弦更张",中国新文学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模式和方向,在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感召下,"五四"新文学高扬主体意识和自我价值,主要体现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自我形象的塑造,着力表现自我价值的体认和主体精神的探寻,这种努力使"五四"转型期的新文学适应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脚步,从而掀开了中国新文学的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19.
乡村治理成长与农民组织化再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华 《兰州学刊》2011,(9):206-208
"三农"问题在政治层面上的反映就是乡村治理问题。要实现良好的乡村治理,必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从中国农村政治体制历史变迁视角看,"国家—社会"分析范式提供了探究农村社会与国家权力互动的分析理路与方法论导向,是研究我国乡村治理的方法论指导。当前,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要逐步形成"强政府一强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应根据我国农村社会现有的发展水平,探索治理视野中政府主导的农民组织化参与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可疑的大禹治水故事夏后是中国第一个有起讫记载的朝代,开创者名叫禹,史称"夏禹",他是黄帝的后裔,可信,因为在游牧社会里没有高贵血缘而进入贵族行列的可能性本不存在,那是由游牧文化的血缘特性决定了的。"夏后"应该读作hogou,即"回鹘",读音已经显示出民族背景。"夏"应读作ho,这是古音,吴越方言如此读法,"后"读"诟"音,也是古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