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畲族图腾文化重构在当代引发重大争议,现状如下:第一,认同"盘瓠崇拜"是畲族唯一图腾崇拜;第二,批判"盘瓠崇拜",回避和淡化对图腾崇拜问题的讨论;第三,承认"盘瓠"和"凤凰"的双图腾崇拜,认为当代应主推"凤凰崇拜";第四,无"盘瓠崇拜"或"凤凰崇拜"的争论与困扰,直接重构"凤凰崇拜"。考察畲族图腾文化重构的现状与趋势,得出如下启示:第一,族群图腾文化重构从未停止,在当代有加速之势;第二,群体创伤记忆对族群图腾文化重构影响深远;第三,图腾文化对族群认同的决定性作用正在改变。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众传播媒介正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改变着他们的人格塑造与道德实践,要充分发挥传媒的思想教育功能,必须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消费特点和个性心理来进行正确引导。大学生媒介接触从分类、频率、目的、信任度等方面反映出独有的群体特征,呈现出新潮化、娱乐化、崇拜化的特质,为此,要从媒介传播环境、媒介素养教育、媒介引导艺术等方面不断提高媒介传播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苗族历史上是一个信鬼好巫的民族,其鬼神崇拜具有多魂说、神鬼不分、多神崇拜、崇奉始祖神蚩尤和图腾神盘瓠,凸显巫术色彩诸多特点.作为文化原型,鬼神崇拜的实质乃是苗族"精神的本原".我们要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之进行现代审视.  相似文献   

4.
"媒介素养要从青少年抓起"掩盖了我国大多数成人没有媒介意识、还不会利用媒介的现实,也偏离了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趋势,它潜含着的是一种成人文化的强权,也掩饰了成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落后于媒介社会的发展的窘境。媒介素养教育应当在成人媒介素养培养和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培养方面予以并重。  相似文献   

5.
龙崇拜是一种灵物崇拜,属于原始宗教.作为一种原始宗教,它有着一般原始宗教所共同具有的一些特征,如自发性、散漫性、复杂性等.原始宗教和现代宗教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如神秘性、功利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龙崇拜至今仍以灵物崇拜的形式继续存在,并且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充分占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现代裕固族文化中的狗崇拜现象及其与古代狼图腾崇拜的关系进行了剖析。裕固族的先民回鹘人有以狼为图腾的习俗,其产生背景是出于对狼深深的恐惧。狗作为先民们的最早饲养和支配的家畜,是战胜狼群危害的重要工具,于是有了先民的对狗的崇拜。现代裕固族狗崇拜传说故事都与婚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媒介技术是教育模式最具影响力的变革动因。在现代社会诞生前,与媒介技术演变史上先后出现的口语、手稿、印刷三种媒介技术相对应,产生了"口耳相传"教育模式、"手稿文本"教育模式、"印刷文本"教育模式,所有这些模式都是语言媒介技术革新的结果。这就是麦克卢汉主义"媒介即讯息"的教育变革论。  相似文献   

8.
匈奴人的天崇拜文化对后继者所产生的影响至今都有据可证。古代匈奴人天崇拜的具体表现有:"金人"祭天、日月星辰崇拜、龙祠与蹛林、祖先鬼神崇拜。匈奴人的天崇拜文化产生于他们的自然崇拜及其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媒介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防止他们对于媒介的过度依赖、“崇拜”与“病态使用”,防范他们受到国际上一些不良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消极影响而丧失文化身份和归属感,以及产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危机,因此,必须提高他们对于媒介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创造、生产能力,为此,应对大学生实行媒介素养教育。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教育内容的结构化、系统化,教育实施的分类化、阶段化,教育方式的平等化、民主化,教育评估的科学化、专业化。为了实现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创新与理念创新,当前急需学界对其实践经验与教训进行分析、总结,以提出更为细化、具体、可操作的中国式、本土化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古人对麒麟、凤、龟、龙的崇拜被称为"四灵崇拜",而《诗经》的部分诗篇描述了先民对"四灵"的崇拜,体现了先民的图腾崇拜、渴望祥瑞、生殖崇拜、追求长寿的创作心理,其影响源远流长,反映在汉民族文化原型和民俗中。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信息社会,人们对信息的获得越来越依赖传播媒介,真实与非真实的区别越发模糊不清。“虚拟现实”科幻电影以当代社会中的媒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叙事基础,形象传达了人们对信息技术和人的发展关系的哲学思考。在突出探析“虚拟现实”科幻电影的双重叙事结构的基础上,深层次解读了此类电影对于当代社会的人文思考。  相似文献   

12.
论传媒监督     
司法公正是中国现代司法改革和建设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而传媒对司法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本文通过对传媒的研究,旨在揭示传媒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内在联系,从而探讨传媒监督存在的积极意义和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恩施地区土家族中存在民间故事《老鼠子嫁姑娘》、祀鼠日、洞鼠禁忌和鼠蛊等鼠崇拜遗存,其中包含了诸如生殖崇拜,祖神崇拜,忌鼠、媚鼠、敬鼠心理等文化意蕴。土家族鼠崇拜反映了土家族祖先信仰与生活状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其起源与变迁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政治活动中,祭祀成为无与伦比的重大事件。祭天之礼是王朝大典,一直受宗周统治者的重视,祭祀作为古礼的最重要的来源,从根本上奠定了我们处理天人、人人关系的基本观念然和思想。进而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人际交往原则。祭祀诗的出现与宗教观念和祭祀制度密不可分,祭祀诗是人类文化一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祭祀诗的具体内容和在当时的特殊地位完全是由宗教观念的特点和祭祀活动的地位所决定。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祭祀诗都包括在《诗经》中,可以从祭礼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祭礼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来研究这部分诗歌的文学史和思想史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审丑应是对丑的品评、批判和改造,崇丑则是对丑进行欣赏、赞叹、把玩、向往或效仿。当下大众媒介偶像塑造中盛行崇丑,体现为媒介塑造"雷人"偶像,推崇"恶搞"偶像,引导大众对丑认同和趋附。偶像塑造中的崇丑将导致审美观和道德价值观变异,甚至可能颠覆崇高和理性,消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6.
"崇拜意识"在我国近代化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副作用,在政治上具体表现为对皇权的崇拜,在思想领域具体表现为对儒家学说的崇拜,文章试从这两方面阐述"崇拜意识"在我国近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文化产业的基础板块--媒体格局中,现代时尚期刊身兼文化和商业双重属性,以市场主体参与完全的市场竞争,建构了一个现代文化消费背景下的媒体形态.本文意在通过研究现代时尚期刊品牌传播与商业信息传达第一要素--封面的文化与商业诉求的体现方式,对时尚期刊所负载的文化意义和市场价值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凸现现代时尚期刊的消费文化价值和其独有的产业特性,也为媒体的市场化、产业化转型提供实验性借鉴.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文学的暮愁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暮愁”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主题是指人们在日入的酉时与黄昏的戌时至人定的亥时之前这一时段的时间悲情体验。中国文学暮愁主题形成的心理背景是人类原始心理中的日神崇拜。中国文人日暮愁情形成的原因是日暮当归、黄昏闲暇、暮色迷茫与日暮的文化象征。暮愁的触媒主要有光色系列的古道斜阳、日暮远帆、日暮落红、斜阳芳草等意象以及音响系列的夕阳疏钟、日昏胡笳、落日鸣蝉与暮天孤雁等意象。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解体15年之后的今天,俄罗斯传媒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所折射的不仅仅是俄罗斯当今社会的发展轨迹,更是描绘当下俄罗斯普通民众精神生活的缩略图。它和当代俄罗斯绘画、影像艺术等一道构成了当今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又因为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显得更加扑朔迷离,而这种变幻则是当代俄罗斯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20.
“喜利妈妈”崇拜起源于结绳记事和祖先崇拜,是锡伯族颇具民族色彩的民间信仰。其文化功能和各种象征含义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变化,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反映生育观念的功能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