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市场经济理念视觉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市场经济理念视觉下的企业管理创新首先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从观念和制度两个层面探讨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问题,应秉持市场经济的基本理念,把“市场观念”、“法治观念”、“信用观念”、“人本观念”做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理念。特别是在企业财务管理的体制上,应从与“物本、资本”相对应的“财权、产权”的变革中,逐渐转移到与“人本”相对应的“人的维度”方面来,以此唤醒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人本意识,并在“人的维度”机制的指标设计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
论知识创新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协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共同构成了创新行为演进的主要形式,它们是同一创新过程不可分割的几个方面。本文在界定知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内涵的基础上论述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知识创新应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协同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落实这一重要思想 ,既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又要在实践中坚持理论创新 ,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理论去指导“以德治国”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中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必须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并在创新中开拓前进.一些脱颖而出并创造了前所未有商业奇迹的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组织成员创造潜能的发挥、组织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新绩效的高低均与适宜的环境氛围密切相关.组织创新氛围究竟会如何影响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和企业的创新效率呢?本文分析了组织创新氛围与企业知识管理之间的关系,并从企业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组织创新氛围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两条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5.
对人性不同的假设,导致不同的管理理论。本文分析了管理职能、管理体制、激励方式、企业文化、吸收来自企业外的创新和持续创新机制的形成,提出“创新人”假设。  相似文献   

6.
略论知识型企业的组织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经济”时代 ,最具生命力的企业必定是致力于创新的、柔性的、面向知识生产与管理的知识型企业。而实现企业的知识化改造 ,组织创新是其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阐述知识管理内涵、知识型企业的特征基础上 ,分析了几种典型的知识型企业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研究的"创新"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学对现代化的研究侧重对既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同时跟现代化的现实进程紧密相联。21世纪初的东亚和整个世界比之此前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形势下的现代化研究应当有更恢弘的视野,更宽广的胸怀;应当多研究些经验性的“问题”而少谈些“主义”;应当有所创新、有所超越,有对现代化发展中断、挫折与失败的总结,也包括对“现代化”本身的批评和反思,甚至包括对世界范围内反现代化思潮的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经济兴起带来企业管理的深刻变革。企业经营理念由注重商品和资本转向注重人的知识创造力 ;企业竞争由产品竞争转向整体素质和社会形象的竞争。我国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 ,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新特点 ,把塑建特色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工程 ,以观念创新、战略创新、机制创新为切入点 ,提高和增加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优势 ,并在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中把握处理好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与政治思想工作的关系、建设企业文化与培育优秀企业家诸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创新人"假设与"创新人"塑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管理活动史看 ,每一时期的管理模式都以当时社会条件下的人性假设为逻辑出发点。中、西方 2 0多年来的管理创新历程同时在追求一种新的人性假设 ,“创新人”假设呼之欲出。“创新人”假设有利于消除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对立 ,有利于组织的和谐发展和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创新人” ,从主观条件看 ,是花大力气培育创新能力 ;从客观条件看 ,是真正建立起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职业经理人创新素养系统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是创新;“创新”不仅是通过科学研究创造新的科学知识、文化和新的生产技术,而且“创新更应是一种组织功能”。企业组织只有形成了创新功能系统,才能获得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并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支持、驱动企业组织创新行为系统的核心是职业经理人的创新素养系统。本文就职业经理人创新素养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具体构成要素及其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结构化、动态发展及层级驱动的创新素养系统观,为培养和选拔杰出的职业经理人提供了创新素养方面的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职业经理人创新理论,开辟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对自主创新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创新是依靠国家自身的力量整合创新资源,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为宗旨实现科技突破,进而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一系列活动及全部过程。自主是前提,创新是目的,获取核心技术、掌握知识产权是关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自主创新具有技术突破的内生性、技术与市场开拓的率先性、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在性等特点。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政府、科研机构和高校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关键是要各司其职,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2.
教育创新 ,观念创新是先导。本文对教育观念创新、学校办学特色进行了思考 ,对保证教育创新提出了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科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科学创新可以从熊彼特关于“创新”的研究中获得方法论的意义。作者认为,社会科学创新的基本特征是:以社会需要为核心的创新理论是其本质特征;以超越社会现实为前提,重建对文化资源的使用模式是其重要特征;以新技术为依托开发公共领域是其时代特征。社会科学创新的目标选择是:优化配置社会科学创新资源,提高社会科学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理顺创新主体的系统结构;建立适宜的创新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关键 ,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 ,处于技术创新的中心位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技术创新的成功依赖于一系列制度保障 ,其中企业的组织形式尤其重要。经济活动的变化 ,要求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结构不断调整。因此 ,为了适应技术创新的需要 ,要改变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 ,由过去的刚性的经营管理型转变为现代的有弹性的学习型组织。在这一组织形式中 ,企业家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 ,企业职工的积极参与成为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因而 ,必须建立一系列有效的机制保证技术创新活动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15.
创新思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创新又是思维的结晶。本文从创新思维的意义、性质 ,创新思维的准备条件 ,创新思维的发端机制 ,创新思维运用的基本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方法运用的原理 ,创新思维基本程序的角度来研究创新思维 ,对于创新思维学科的建立和提高人们创新思维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是加快我国技术创新步伐,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从宏观上讲,一个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包括创新主体的形成机制、投入机制、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保障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从自主创新环境分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介机构服务创新、地方政府政策创新四个方面,构建了河北省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这对于河北省提高自主创新政策的引导与激励,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制度结构的几个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就是促进和支持技术创新的各种正式制度(不包括各种组织机构)与非正式制度的总和。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只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技术创新制度结构主要具有复杂性、层次性、关联性和演进性等特征。研究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对于深化国家创新系统研究和搞好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自主创新能力,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事业的水平。地方政府对建设地方创新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河北省自主创新能力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发展经济和提升竞争力产生了制约作用。故而,激励和引导自主创新政策成为我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政府制度创新能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是政府提供的一种重要公共物品,制度创新能力是政府的基本能力。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更应当重视制度,崇尚创新,从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以及国内不同层级、不同地域政府间的关系入手,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建设政府外脑和思想库,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政府制度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