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88-92
本文从对妇女文学的定义确认入手,探讨了我国妇女解放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妇女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认为妇女解放与妇女文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五四"运动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我国妇女解放和妇女文学发展的两个高潮期,妇女文学在这两个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出强大的创作生命力,成为妇女解放的奏鸣曲.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妇女解放的道路仍是十分漫长的,妇女文学的发展有待进一步突破. 相似文献
2.
3.
蓝东兴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2):115-117
晚明文学中妇女不再只是配角,她们敢于冲破传统礼教,显示出鲜明个性,但是妇女解放的程度有限, 思想没有理性的觉醒,在文学作品中多以悲剧角色出现。 相似文献
4.
试述接受美学中的"意义未定和空白"及读者的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友平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34-38
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学,是作为对当代西方作者中心论批评和文本中心论批评的反叛而出现的.充分重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并进而将接受美学发展为文本--读者相互交流与对话的新理论.把"意义未定与空白"作为作品好坏与否的一个标准,强调读者及其阅读,实现了西方文论第二次大转向. 相似文献
5.
黄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3):110-112
虽然现代中国的文学学科的建立,其理论基石基本上依赖于对域外理论的接受,但有关域外文论的中国接受史研究,在<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问世之前,基本上还未受到重视.该著不把"知识"创新的根基落在新观念、新方法、新视野之上,而是让"知识"回归到"问题"的求解这一原始的根本上来,以及它总是自觉地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进行考量,从而在展露出新颖的研究领地的时候,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有关接受史的独到的研究概念与方法的体系,这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的一定的范围或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具有范式开创意味的. 相似文献
6.
试述接受美学中的"意义未定和空白"及读者的阅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友平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2,21(1)
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学,是作为对当代西方作者中心论批评和文本中心论批评的反叛而出现的.充分重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并进而将接受美学发展为文本--读者相互交流与对话的新理论.把"意义未定与空白"作为作品好坏与否的一个标准,强调读者及其阅读,实现了西方文论第二次大转向. 相似文献
7.
从美国第一代妇女文学看女性在婚姻中的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春旗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21(4):63-67
长期以来,妇女一直在情感、意志、个性、才能上遭受到压迫,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正可作为研究女性现实处境的理想场所.美国第一代妇女文学的许多作品正是以此为突破口,一改十九世纪初把婚姻作为小说幸福结局的传统模式,探讨了女性在婚姻中的困境、她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日益高涨的愤怒情绪. 相似文献
8.
子川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3):40-44
四种不同的阅读身份,许多时候并不重合,比如诗歌爱好者的阅读、诗人的阅读、诗歌编辑的阅读,以及诗评角度的阅读,从身份上都可能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在接受美学意义上,不同的阅读身份相对于同一文本,其审美需求其实也不尽相同。那么,有没有一种文本可以被四种不同阅读都认可,就是说有一个类似数学公式里的"公分母",可以被不同的审美需求"通分"?如果有,这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诗歌文本?本文以荣荣的诗为例,试图探讨四种审美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申屠云峰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3):106-108
米勒在<小说与重复>中提出的作为重复的阅读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由于文本中的语言符号是自我分裂的,文本本源意义又先天缺失,所以任何阅读活动都是强行赋予文本某种意义的行为.值得反思的是,受到形而上学二元对立思想的影响,米勒的这套阅读理论中隐藏着诸多与解构主义理论相脱节之处. 相似文献
10.
孙长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妇女肩负及重生产任务,既要参加物质资料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又要负担繁育人类后代的光荣职责.妇女在两种生产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妇女还是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后,在法律上确立了妇女的权利,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将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变成事实上的男女平等并非易事.要发挥和实现广大妇女的社会重要作用,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和评价妇女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杨若虹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90-92
长期以来,“红色经典”普遍受到冷落,不少当下青少年人群对这时期的作家作品比较排斥,难以认同,甚至存在逆反心理。直面作品,采取文本细读的方法,是拂去蒙尘,消除对“红色经典”的隔膜和疏离感,真正回到文学接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公共图书馆在社会阅读中的功能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虹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2):121-124
倡导社会阅读是一个国家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我国的社会阅读出现了种种不尽人意的状况,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功能弱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为了提高国民的阅读率,增强和培养国民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必须重塑公共图书馆的社会阅读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3.
杨旭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77-81
"文体"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学语境中是一个涵义多重的复合名词,它是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元概念,是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的起点。一直以来,学者们试图给"文体"一词一个在中国语境下的科学概念。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学领域里的"文体"是文学作品的体制形式的总称,它包括了文学类别、文本体裁、篇章体制和文学风貌等范畴。从逻辑关系上来讲,这四个范畴中,前三者是一个逐级层降的等级关系:文类是文体的宏观范畴,体裁相对于文类来讲是文体的微观范畴,但是相对于篇体来讲又是文体的宏观范畴。"风格"则是前三者在不同层级的审美精神体现,而"类→体→篇"和它们各自的风格都是文体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丽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84-87
本文作者采用问卷调查和测试等手段 ,对英语阅读策略、阅读教学与阅读能力培养的关系进行研究 ,并对测试成绩进行了定量分析 ,得出研究结果。结果表明 :(1)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的不同阶段运用了不同的阅读策略 ;(2 )不同语言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阅读策略的运用上也存在差异 ;(3)泛读教学在提高阅读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全展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9(6):32-36
在“读图时代”,画传这一新的传记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好的画传,图片与传文并列,追求双美,体现出一种精神的呼应,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心灵体验。但目前画传的出版现状却令人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16.
应用文的写作过程,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读者主体是写作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读者主体,才能实现应用文本的功能。应用文本的读者主体分为指定型读者、需要型读者、专业型读者、兴趣型读者。读者主体具有阅读目的的指向性、阅读的直接性、接受的功用性等阅读特点。读者主体的阅读心理,表现在满足心理需求、提高认知能力、实现应用期待和满足欣赏兴趣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晋克俭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4):74-77
与汉族文学及一般文学相比,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除了具有审美功能及由此产生的教育,认识和娱乐功能外,还有其文学的扩展功能:社会调节功能,传授功能及择偶功能等。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扩展功能现象的分析,找出了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并探讨这些文学扩展功能对少数民族社会的运转起到的作用。目的是让人们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特点有更宽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胡鹏林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2(6):5-9
文学本质问题是近年来文学理论界论争的一个焦点问题,而在论争过程中往往混淆了文学的定位和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定位和本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文学的定位是:文学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社会意识形式。在这个定位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关于文学本质的新表述方式:文学是一种审美话语实践。 相似文献
19.
黄丽华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4,20(3):113-114
新课程标准下阅读教学的“三部曲” :一、转换角色 ,强调自主性 ;二、创设情境 ,强调开放性 ;三、适时辅导 ,激励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蒋独见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100-103
语文教学中 ,文学的自主阅读应回归到阅读的本真状态 ,其基本要义是自由开放 ,多向解读 ,这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保证。学生要实现自主阅读就需要成为策略型阅读者 ,教师需要转换发挥作用的重点和方式。坚持文学的自主阅读 ,在目标的取向上 ,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凸现多元解读的价值 ,在互动中生成和建构目标 ,由此 ,就须改革教案的编写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