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患胆囊息肉3年,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前不久B超检查显示。息肉较前明显增大,在医生的建议下,决定去医院做胆囊切除术。但听人说,胆囊切除后会增大患大肠癌的风险,是真的吗?怎样预防?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眼泪     
医生仔细审视着我爸的CT片子,对他说:“得马上做手术。你右鼻腔里这个肿物,已经破坏骨头,伤及额窦、筛窦和蝶窦。现在医院暂时没有床位,一周后再入院安排手术。”我爸还笑着问:“不会是癌吧?”医生也笑着回答:“三分之一是鼻息肉,三分之一是内翻性乳状瘤,三分之一是癌。手术后才知道究竟。”我爸哦了一声,靠回椅子。我在旁边听着,已经完全傻掉。  相似文献   

3.
《家庭科技》2010,(9):22-22
我今年30岁。因为胃痛、胃胀,去医院做胃镜检查结果为:1.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出血型)、HP(+);2.慢性十二指肠球炎(轻度)。医生给我开的药是阿莫西林、甲硝唑片、丽珠得乐冲剂、奥美拉唑。我用了一段时间效果不大好,还出现黑色大便,不知道这是不是还有胃出血,糜烂程度还未减轻?请问,以上用药合适吗?还需要怎样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六、忍伤痛奋勇战井喷王队长小腿的踝骨处已经肿得有碗口粗细了,一动就钻心地疼痛。大家劝他赶紧上医院,可他却坚持留在井场,指挥大家拆装设备。他拄着一根铁锹把,每走一步都很艰难。突然,他不小心摔倒了.他紧皱眉头,支撑着站了起来,面额上渗出了汗珠。大家实在看不过去了,连拉带扯把王队长送到了萨尔图人民医院。医生给工队长仔细检查后,让他住院治疗。王队长对医生恳切地说:“队里30多人等着我,第二口井搬家等我安排,我哪能住院呢?”医生也诚恳地对王队长说:“你的腿伤很严重,不住院治疗不行啊1”第二天医生查房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老王的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他患了萎缩性胃炎。由于他是一个极易受暗示影响的人,在这一特定的性格背景下,受到医生“萎缩性胃炎会癌变”的暗示作用,老疑心自己的胃病会癌变。而亲朋好友的不断关心,看病  相似文献   

6.
电话反诈骗     
佚名 《家庭科技》2009,(11):7-7
前几天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南方口音,上来就直呼我的名字。 “王总啊,你好啊!” “你是谁呀?” “你的老朋友啊。” “谁呀?” “广东的老朋友啊!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 “你是?”“哎呀,王总你贵人多忘事啊。再听听,听出我是谁了吗?” 我想想有点不对劲,可能是骗子,如果我把对方的声音认做某个老朋友,对方就会想办法讲故事骗钱了。 该死的骗子,看我怎么收拾他!我说:“你是广东的老张吧?”  相似文献   

7.
我的一个亲戚在体检时发现患有肝癌。好在发现较早,肝癌病灶较小,也没有发生转移。医生动员做手术治疗,并说部分肝脏切除后,还会重新长回来。请问,肝切除后真的会长吗?  相似文献   

8.
女儿的炫耀     
日全食快要出现的时候,我和5岁的女儿正从医院的大门口走过。不少医生用X光废底片观看这百年一遇的壮观景象。女儿跑到一位医生身边,说:“叔叔,借我看一下好吗?”那医生把X光废底片递给女儿,笑着说:“这个送给你了,小朋友。”女儿惊喜地接过,连说了两声“谢谢”。  相似文献   

9.
《家庭科技》2011,(12):20-20
我女儿患有哮喘性支气管炎。医生说.得了哮喘性支气管炎,很容易感冒,而且感冒时间拖得比较长。并说,长大后就会好。请问,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长大后真的会好吗?  相似文献   

10.
自助餐     
我是一名进入更年期的妇女,就诊时,医生建议我采用激素疗法。请问,激素治疗在妇女更年期有什么作用?怎样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11.
神秘的耳朵     
一天清晨,一个婴儿在美国纽约市一家医院里呱呱坠地了。“我可以看看我的孩子吗?”孩子的母亲幸福地向医生请求道。医生把裹着婴儿的小被包递进了她的怀里,打开包布,看见婴儿的小脸,她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医生不忍心再看,迅速转过脸去。原来这个婴儿生来便没有耳朵。  相似文献   

12.
凌医生 《家庭科技》2014,(10):37-37
我前段时间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医生建议我进行复诊,我又去好几家医院检查,有的医生说要开刀,有的医生说可以选择吃药,还有的医生说不用管它。到底该怎么办?要不要开刀手术?四川 林女士 除了遗传、环境等因素以外,首先是因为检查的手段丰富了,仪器精度提高了,以前发现不了的结节也会在B超下原形毕露。检出率较以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欧洲男人的JJ真的可以有20cm长吗?”“我女朋友的敏感点居然是膝盖!”关于性的话题,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上历来属于禁忌,人们羞于启齿却又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14.
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对比研究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关心与冒犯中国人见面,除了问“吃了没有?”之外,还常问对方“去哪儿?”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非实指性的友好的“问候”语、客套话。但英美人对此很反感,认为这是一种“询问”,在心理上的反应是:Whydoyouask?甚至或是It’snoneofyourbusiness笔者曾与一位在华执教的美国人闲聊时谈到过这个问题。我问她:“在美国是不是不可以问别人去哪儿?”她说;“是的。”我又问:“如果我真想知道他(她)去哪儿。该怎以问?”她答曰:“你最好别问。”中国人喜欢问人的年龄、婚姻状况.如“你多大了?”、“结婚了没有?”以示关心…  相似文献   

15.
寇士奇 《快乐青春》2014,(10):72-73
一个老人来到肿瘤医院主任办公室,喜欢绘画的办公室主任,立即认出他就是国内享有盛誉的绘画大师赵先生。赵先生说:“二十多年前,是贵院医生的神奇医术使我振作起来努力奋斗,我这次就是来报恩的。”说着取出一幅画来。办公室主任徐徐展开,叫道:“这不是获得国内大赛金奖估价二百万元的《红梅傲雪图》吗?”赵先生点了点头。办公室主任惊呆了:康复病人及家属感谢医院并赠物本是常见之事,但礼物如此贵重高档的却绝无仅有。赵先生说:“我想见一下当年给我治病的周大夫。”办公室主任问:“我们这里姓周的老大夫有五六位,您能说出他的全名吗?”“全名我记不清了,他的医术真棒啊!”“您哪一年在本院看的病?在什么科?”“一九八九年,内二科,多好的大夫呀!”办公室主任吩附工作人员到档案室查找一下。  相似文献   

16.
笑话林     
漂亮 高考结束后,一家长打电话给某高校的招生办,问:“我女儿长得挺漂亮,就是高考分数有点低,请问能进你们学校吗?”工作人员回答:“我们学校也挺漂亮的,就是对高考分数要求有点高。”  相似文献   

17.
近读两篇有关丑化人格的文章,一是邵燕祥先生的《代自传》,二是李辉先生的《关于“二流堂”人物漫画批判》。余很想在此延伸开来,谈一谈人格被丑化的问题。先看邵燕祥先生的《代自传》片段:人一生要填多少表格?我的笔在“曾用名”一栏踌躇;记得我曾经被称作“邵贼”,在六十年代快完结的时候。标语上叫“邵贼”认罪低头,我没有窃国,也没有窃钩!谁在厉声指责看“衣冠禽兽”?却原来是弹冠相庆的沭猴!后来林彪被称为“林贼”,我就从“邵贼”降级为“邵某”,虽说仍然是罪不容诛,“半点名”是一种宽大照顾!(载《名人传记》200…  相似文献   

18.
佚名 《家庭科技》2008,(11):48-49
第一年:新手上路,发现自己“我是谁?”“我的长项是什么?”“我最适合做什么?”“我选择的专业适合自己吗?”当你刚刚开始大学生活时。你对自己以后要做什么不清楚是很正常的。抓紧时间去学习关于你的专业能力、人格形成、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的一切事物吧。  相似文献   

19.
婆婆要出嫁     
婆婆恋爱了 晚上.刚躺下,听见老公吞吞吐吐地说:“妈今天跟我说。谈了个对象,有一段时间了……”已经有些困倦的我,听了他的话,立刻精神起来,“真的?”他瞪了我一眼,“你那么兴奋干吗?”我赶紧掩饰,“不是,我是替妈高兴。”  相似文献   

20.
论“自我”问题的哲学地位维之一、“自我之谜”关于自我问题,我们可由“自我之谜”谈起。早在一千六百年前,一位深思而博学的古罗马哲人──奥古斯丁──曾声声追问道:“我的天主,我究竟是什么?我的本性究竟是怎样的?” ̄[1]他敏锐的目光一旦回视自我顿觉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