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涉外送达耗时长、成功率低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各国的涉外民商事诉讼,在诉讼中选择哪种送达方式以及时、成功完成送达,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其从理论与实务层面进行分析,引进了送达方式的层级体制与双轨体制的概念,重新定位其应用范围;对英美法系国家存在在场送达进行介绍,希望可以吸收到我国法律体系中;对公告送达重新定位,使其从补充地位提高到附加地位。  相似文献   

2.
网上公告送达是法院采用公告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的特殊送达方式。这一送达方式将现代网络技术与传统公告送达紧密融合起来,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和提高诉讼效率,有利于充分保障受送达人的程序利益,也契合了网络时代的需要。目前,网上公告送达尚未得到现行法律的明确认可,司法实践也仅将其作为传统公告送达的辅助手段。基于此,有必要明确认可网上公告送达的法律效力,并严格限定网上公告送达的适用条件,合理确定网上公告送达的方式和生效时间,从而构建完善的网上公告送达制度。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程序性、技术性的问题,送达因其琐碎,无论是在立法还是司法以及学术界都缺乏足够的关注。送达活动,作为诉讼程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微观意义上,有着其独立的内在价值。本文正是基于送达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我国的诉讼文书送达制度为基点,比较研究法、德、美、意、日和我国的送达制度,之后着眼于我国现行送达制度,对其现状进行一番反思与送达难的原因剖析,论证分析了我国送达制度的重建与完善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送达作为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础性诉讼制度,贯穿于整个诉讼程序,送达制度能否有效得到实施关乎着民事程序是否能够流畅运行。审判实践中"送达难"是困扰法院工作的一大难题,影响着当事人实体权利的实现并制约着法院工作效率的发展。本文得益于诉前调解等工作的灵感,从诉前调解机制设立的现实意义、可行性分析以及相关的制度设计等三方面进行简要论证,以期为和谐社会法治环境的构建、审判公正效率指标的提高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送达是诉讼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关系到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程序正义的最终实现.但是民事诉讼法关于送达的规定在实际中却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送达在实践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文章就我国送达制度的完善提管窥之见:首先,应从立法方面对送达制度进行一个彻底的改革;其次,积极探索新型送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程序是法律的心脏",而送达是程序的骨骼.在民事诉讼中,送达制度从表面上看来只是类似于配角的辅助程序,但它在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却不容忽视. 没有送达,程序不能立足;没有送达,程序无法运行.送达是程序与程序之间的桥梁;送达是程序法与实体法联接的纽带;送达是完成诉讼程序、实现实体法任务的渠道.送达制度在民事诉讼中所获得的最重要角色定位即是程序保障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技的辐射性与渗透性影响着我国从立法、司法到执法的整个法制体系.契合诉讼理念与信息时代民事司法变革之需,民事诉讼法确立了包括电子邮件送达在内的电子送达制度.该制度体现了“权利本位”的民事诉讼理念,折射出送达制度保障诉讼行为有效性的价值功能.但目前该制度的运作并无明晰的刚性规范指引,而且电子邮件的递送率尚不能达到无漏洞送达的程度.需要以法律规范之优化弥补技术规则之不足.电子邮件送达原则上应经受送达人书面同意;由书记员与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文书送达;需引入即时回复即时送达制度、阻碍送达的法律责任制度;法院对是否采取电子邮件送达享有相对决定权、应履行适度审查与风险告知等义务.  相似文献   

8.
当前,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后执行难成了社会的热点、难点,影响了我国的法治进程。最高人民法院也开展了如"执行难"活动年的活动,各地法院也纷纷开展了"执行会战",集中气力执行积案和强化委托执行工作,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对于根治这个久治不愈的顽症又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破解执行难,需从立法、执行体制、国民素质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及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送达凭借高效、便捷的特点越发受到青睐,在我国的域内送达和域外送达中均得到适用。但由于技术的无限性、不稳定性与法律的有限性、稳定性之间的对立,我国的电子送达制度存在着法律规制模糊不清,域内、域外送达交叉混乱等问题,对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下送达主体单一性理论造成冲击,域外电子送达制度的发展更是受到司法主权理论的阻碍。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应该转变理论认识、注重技术创新、构建相关制度来完善我国的域外电子送达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人口流动不断加速、电子诉讼日益成熟的背景下,民事诉讼中的送达制度也面临重大改革,即从以住址为中心的传统送达逐渐向以"网络地址"为中心的电子送达转变。电子送达具有节约司法资源、高效、便利、规范性强等优势,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司法实践中,为克服司法"送达难"带来了希望。与此同时,电子送达并不能"包治百病",当下电子送达制度尚不成熟,对当事人的权利保障是否到位还存在争议。今后,应当从优化电子送达制度、推广集约送达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送达技术保障等方面入手,解决司法送达难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送达是民事司法制度的创新,其高效、即时、实用等特征满足了司法实践中法院案多人少,司法资源不足的现实需求,也符合了信息化时代送达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作为一种新型的送达方式,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存在确认收悉、信息安全、程序风险和技术障碍等方面的缺陷.为了确保民事诉讼电子送达效率和公正价值的实现,需要在立法和实践中通过落实明确收悉方式、保障信息安全、完善送达程序和建立送达平台等一系列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文官制度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在全面分析西方文官职业化的特征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西方文官职业化的历史作用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汉代列侯分为功臣侯、王子侯和外戚侯三种。汉初 ,列侯“掌治其国”,得以“自置吏 ,得赋敛”。武帝时 ,“改所食国令长曰相”,侯国别属汉郡。西汉侯国官制由此发生了质变。侯国存在着以相 (令长 )为核心的地方行政系统和以侯家丞为中心的家吏系统。汉初两个系统的设官 ,除侯国令长外 ,余皆归列侯任免。西汉中后期 ,侯国官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侯国系统中二百石及其以上的相、丞、尉和家吏系统中比三百石的侯家丞 ,按汉法当由中央任命 ;侯国系统中相、丞、尉之佐吏和家吏中的仆、行人、门大夫当为百石吏 ,由郡一级统一调配无疑。这从《尹湾汉简》等出土的相关考古资料中可以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4.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北宋的官制是相当复杂的,多数书籍于此都只是横断面的提及而缺乏纵深方面的研究.对北宋中枢官制进行浅析,有助于北宋其它制度研究.  相似文献   

15.
清末官制改革中官员的俸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末官制改革中 ,清政府在内外力量的推动下 ,经过一系列的酝酿 ,出台并有限度地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旧有俸禄制度的措施和方案 ,以借此达到高薪养廉 ,澄清吏治。但事实上清政府不彻底的俸禄改革如同其不彻底的官制改革一样 ,并不能挽救清政府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体制转型与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理论从整体上看 ,是以原苏联民事诉讼理论为基础的 ,在国家干预和职权主义观念指导下形成的 ,因此 ,该理论从整体上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现实的需要 ,也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纠纷解决的客观规律。需要对其理论体系加以调整和修正 ,以更好地指导民事争议解决的诉讼实践。文章对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形成、滞后的原因以及今后理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国情、区情、民情下,对民族地区公务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里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深化公务员的“公务员意识”,大力培养他们的服务精神;其次,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努力扩展其知识范围,合理化其知识结构;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行政能力,如应对危机的能力、分析判断形势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其中尤须下大力气做好少数民族公务员的整体提高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美公务员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83年《彭德尔顿法》颁布后,美国文官制度经过不断地改革,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与此同时,官僚政治和官僚主义也开始增长和泛滥,目前,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任务不再是完善官僚制度,而是要消除官僚制度的弊端。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时间短,各项法律和措施运行得不系统、不完善,所以,中国的文官制度仍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继续改革、完善和发展,完成它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9.
诸多民事诉讼制度都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然而我国现有一些民事诉讼制度并未切实有效地发挥这一机能.在和谐社会建构这一时代主题下,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现有民事诉讼制度,进而充分实现和发挥其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内在机能.  相似文献   

20.
民事审判行为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元素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剖析民事审判行为的概念、本质、成立与效力、性质和系统 ,为民事审判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