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1,(6):27-27
“十一五”以来.福建共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122万亩,目前森林覆盖率达63.1%.居全国之首,福建同时也是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全优的省份。2010年年底,福建省提出要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三年任务一年完成,“2010年冬2011年春造林650万亩,到2013年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继续保持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2011年1月5日,福建省通报了自2010年11月24日全省造林绿化动员大会召开以后各地一个半月来的造林绿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山东的决定》,思变创新,提升标准,盛世兴林,社会办林,依法治林,科技兴林,实施大工程带动,实现大规模扩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造林面积6万亩,植树600多万株,全区森林覆盖率从2001年全国森林资源普查时的不足12%,达到现在的27.4%。超额完成了全市到2005年覆盖率达到25%的计划。2004年度覆盖率猛增8个百分点,实现了林业的超常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川区幅员面积2602平方公里,人口66万,辖31个乡镇、3个街道。全区林业用地212.2万亩。是耕地的3.5倍,占幅员面积的54.5%。全区重点公益林54.4万亩,地方公益林48.2万亩.商品林109.6万亩,森林覆盖率47.2%。全区集体林地面积191.6万亩,涉林户数15.5万户。森林资源年增长量40.7万立方米.活立木蓄积50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4.
谢晓涛 《决策探索》2009,(20):11-11
河南省是全国较早开展飞播造林的省份之一。30年来,飞播造林以其独有的优势和功效,在河南省山区造林绿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79年到2008年底,先后在11个省辖市的35个县(市、区)共计飞播造林1431万亩,成效率高达31.8%,占同期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37%。目前,全省已形成集中连片万亩以上的飞播林50余处,10万亩以上的12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泌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造林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积极组织实施“大绿化、大生态”工程.极大地加快了绿色泌阳的建设步伐。目前.全县林地面积已达1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6%,活立木蓄积量已达263万立方米。建立了千亩以上的用材林基地70万亩;50亩以上的经济林基地30万亩:1万亩以上的薪炭林基地25万亩;防护林工程12万亩。同时.泌阳县生态经济林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县已基本形成了“南梨、北枣、中部桃、普及板栗和杂果”的林果发展新格局.并建立了四大林果基地.年产各类干鲜果17200万公斤,全县林业年产值达3.9亿元。先后被授予“全国林业工作站建设合格县”、“河南省荒山造林绿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并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3,(21):F0004-F0004
延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成效(一)坚持不懈实施退耕还林,延安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1999年8月,延安在全国率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截至2012年底,全市累计退耕还林910万亩,占全国退耕面积的2.5%、陕西省的27%,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33.4%提高到2012年的45.4%,林草覆盖率由46.7%提高到2012年的67.7%,年均降雨量由450mm增加到550mm左右,扬尘风沙天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南川区自2008年9月市级森林城市工程创建以来,已经走过了近3个年头。7月1日至25日,南川区“六城同创”工作领导小组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配合区森林资源监测站进行自查。自查结果: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65%、绿地率33.65%、森林覆盖率34.01%、人均公共绿地9.53平方米;  相似文献   

8.
石柱县林业建设结硕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策导刊》2001,(1):46-46
石柱县坚持绿化造林,大力保护森林资源,经过近20年的艰辛努力,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2%,比1982年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4,(14):22-22
正2014.04.05-2014.04.11请登录会员区检索全文www.ccgov.net.cn■5日星期六全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会议在宁召开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罗志军李学勇作重要讲话■6日星期日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绿色发展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进入实施阶段■7日星期一石家庄实施绿色省会再造工程去年投入近15亿元,新增造林面积60万亩;今年计划投入16亿多元,造林绿化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8日星期二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是全国较早开展飞播造林的省份之一。30年来,飞播造林以其独有的优势和功效,在河南省山区造林绿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79年到2008年底,先后在11个省辖市的35个县(市、区)共计飞播造林1431万亩,成效率高达31.8%,占同期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37%。目前,全省已形成集中  相似文献   

11.
《决策导刊》2000,(11):21-22
一、主要问题 1乌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保护建设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涪陵、黔江开发区和武隆县,1999年退耕还林11万亩,目前森林覆盖率24.7%。水土流失面积12788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56.1%,分别高出全市、全国3.3和18.1个百分点。25度以上陡坡耕地174万亩,占全市坡耕地的32%,占总耕地的37.5%,高出全市22个百分点。乌江两岸特大和大中型危岩滑坡50余处,  相似文献   

12.
心中有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0,(43):26-27
福建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达7000多亿元人民币。每公顷森林提供的价值平均为8.27万元。森林覆盖率达63.1%,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观察     
我国林地资源"红线"为46.5亿亩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最近在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按照中央确定的到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  相似文献   

14.
发展林下经济 致富山区百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城口拥有森林资源297万亩,近年退耕还林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农村居民人均占有林地16亩,用好用活森林资源是山区百姓增收致富的关键。近年来,城口县大力实施"生态为本,特色为魂"战略,念山字经、写林  相似文献   

15.
《领导文萃》2013,(24):140-141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经济是二十一世纪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形式之一。近年来。我市斥巨资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010年的37.70%提高到目前的44.1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010年的10.16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6.77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张华镇地处德州、聊城交界处,是平原县粮食、蔬菜、林业生产大镇。特别是在林业发展上,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目前,全镇拥有林地1.7万亩、各类树木170万株,林地覆盖率达38.9%。60年来,历届张华镇党委、政府励精图治、发愤图强,古老的张华镇越来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发出后,河南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以豫政[2007]81号文印发了《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计划2008~2012年全省完成造林2750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2724万亩,财政投资总额将达到279亿元。《规划》实施一年来,  相似文献   

18.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项目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是重点项目进展顺。农业方面,利用世行贷款长江干堤加固移民安置已完成投入3700万元;10万亩蔬菜板块全面启动,2000亩核心区完成投入459万元.基本实现了设施配套;退耕还林、荒滩造林超历史,完成投入330万元,新增造林面积2万多亩;黄冈华窑奶牛场主体工程完成,完成投入300万元,即将投产。  相似文献   

19.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历史使命,在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维护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60年来,河南省林业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林业工作方针,广泛动员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各项林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到2008年,全省有林地面积达到336.59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1.8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的7.81%提高到目前的20.16%,2008年林业生态效益总价值4074.79亿元。目前,全省山区基本消灭了大面积宜林荒山,平原地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综合农田防护林体系,廊道沿线森林景观初步形成;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绿化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林业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林业科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决策导刊》2010,(1):51-51
荣昌县林业局以“科技兴林、产业强林、绿县富民”为目标,按照“以森林换生态、以森林造宜居、以森林富百姓”的工作思路,近年来,通过实施森林工程、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县森林面积达到55.86万亩,全县活立木蓄积量69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