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1,(40):27-27
2010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7062.6亿元,同比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按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27.7万元,比上年增加2.3万元。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13,(40):27-27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0298.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56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强重庆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庆市“十一五”总体规划提出了到2010年,研究与开发(R&D)经费支出占GDP的行政比重达到1.7%的目标。按照这一目标测算,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幅度应保持在22.3%以上。加强自主创新,必须要加大R&D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4.
具有专利的R&D项目实物期权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明皋  龚朴 《管理科学》2006,9(3):39-44
在有专利情况下,开发了一个R&D投资模型,结合R&D投资过程的特点,把R&D投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研究阶段被模型为欧式期权,另一个是开发阶段被模型为永生美式期权,从而把R&D项目投资机会模型为复合期权,给出了R&D期权价值的解析评价公式和最优投资决策规则,并讨论专利宽度(Patent Breadth)R&D期权价值和R&D项目投资决策的影响。以及申请专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R&D的水平,往往体现出该企业的治理水平。在介绍企业R&D项目实物期权特性的基础上,本文首先介绍了R&D项目的实物期权特性,在此基础上从R&D项弱多阶段、不同市场环境应对问题、项目组合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针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本文认为企业R&D项目中实物期权方法的应用研究应在解决现有参数估计困难.深化R&D项目投资的战略实物期权分析方法、强化实物期权方法在企业R&D项目组合投资方向上的作用、与行为金融理论的结合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德国R&D经费的管理机制和对我国科技政策和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医药企业R&D项目具有“多学科、高科技、高难度、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回报”为特征,加强对医药企业R&D研发的管理、设计良好的投融资评价体系为其发展提供保障已成为企业管理者、技术工作人员及金融理论者共同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医药企业R&D项目的特点,然后对实物期权与医药企业R&D项目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期权在医药企业R&D的应用作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R&D投入是支撑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十一五”期间,安徼省高度重视科技R&D投入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保证了全省科技投入持续增长。但经过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证明安徽省R&D资源投入还存在总量偏小,投入结构不合理与产出绩效不尽理想等问题。“十二五”时期,为保证R&D投入和绩效的稳步提升,安徽省应在政策机制上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继续稳定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积极推进区域问的R&D合作,并努力提升R&D投入的绩效产出。  相似文献   

9.
潘璐  何蛟 《经营与管理》2011,(10):87-89
本文以1999~2008年我国32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在测算R&D(研发)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生产函数模型,从知识生产的角度考察了我国银行业的生产效率,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不同股权结构的银行其折旧率也存在着一定差异;第二,我国银行业R&D资本存量最高的是国有控股银行和大型银行,最低的是外资银行和小型银行,可以看出R&D资本存量与市场份额密切相关;第三,在观察期间银行业的R&D资本存量一直处于上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发挥政府在促进企业戊为自主创新主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增加对企业自主创新的直接投资。带动企业自主加大创新投入 政府应当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拉动企业自主进行创新投资。根据OECD的统计资料,政府每投入1美元资金可以带动企业1.7美元R&D经费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云南     
《领导决策信息》2011,(50):45-45
地方特色规划 《云南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全省多渠道科技投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到2015年,财政科技投入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以上。力争建成1个国家实验室。突破核心关键技术600项以上。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500个以上。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0家。  相似文献   

12.
科技进步态势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科技进步态势分析中存在的关键难题,提出用国际典型国家R&D投入相关规律来解决科技进步阶段、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科技投入结构合理性的问题。并深入分析重庆科技进步指标,得出重庆科技进步的特点、状况、阶段、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重庆科技进步与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不相等跳跃概率的复合期权定价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复合期权方法评价R&D项目过程中,将外部信息变动所导致的、基于不相等跳跃概率的跳跃过程作为标的资产的变动过程,同时将R&D投资所产生的溢出效应纳入到R&D项目价值评价中,这一方法使得复合期权方法应用于R&D项目评价时更符合R&D项目的具体特性.采用该算法计算经典案例,我们得到了敏感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石油行业突出的特点是技术与业务高度融合。现代石油行业的发展要求企业主动研发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业务过程,以获取利润。因此,石油企业的R&D(研究与发展)管理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R&D管理,即整合R&D资源(资金、人员、设备、信息)形成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的工作,包括R&D的计划、资金分配、组织、评价和控制等,它是企业经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09,(16):30-31
最新公布的《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力度加大达到3170.2亿元.投入强度1.49%.再创历史新高: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持续增加.达到2113.5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25%.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本文结合1999—2007年数据.重点分析科技经费投入对各个省市区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不同.比较全国31个省市区的科技投入对经济的不同拉动效果。  相似文献   

16.
考虑能源耗竭、污染治理的经济持续增长内生模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R&D的内生增长模型,建立了同时考虑能源资源耗竭、环境阀值限制与环境治理成本的可持续增长模型,并运用最优控制方法讨论了模型的平衡增长解.在该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的规范性特征,即能源资源耗竭速率、污染治理的投入比例与经济增长之间应满足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重视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R&D,以下简称研发),加强对新产品研发工作的管理,已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许多企业在研发管理上重视项目的选择,而对项目中止决策的研究不够,导致大部分项目可能在研发过程的早期、中期或后期夭折,未达到预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需求创造型和成本节约型R&D的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的R&D投资活动习惯上被分为需求创造型创新(DCI)和成本节约型创新(CRI),一方面在现实中DCI广泛存在,而另一方面学术研究仅在CRI上取得丰硕成果,如果能够证实两种创新的模型存在一致性,则对CPI的研究成果的推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Levin和Reiss的DCI模型出发,进行变换推理,得到包含外溢性的CRI模型,从而证明两者在产业组织经济分析的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不同竞合模式的战略联盟形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焱  郭彬 《管理科学》2007,10(1):39-45
利用多阶段动态博弈方法来探讨不同竞合模式的联盟形式选择问题,得出如下结论:从产业产量最大化角度,政府部门愿意让企业选择只在R&D阶段合作的R&D联盟形式;从R&D费用水平最小化角度,企业会选择不联盟;从企业联合利润最大化角度,如果全联盟的利润大于半联盟的利润,企业选择R&D联盟和产销联盟形式;反之,企业选择R&D联盟形式;从企业利润最大化和R&D费用水平最小化角度,企业会在R&D阶段选择R&D联盟形式后,在生产销售阶段选择领先战略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2,(13):27-27
继2011年在全国率先公布部门“三公”经费之后,2012年北京再次公布了80个预算单位的“三公”经费预算情况。汇总数据显示,北京80个部门公开的“三公”经费共计近8亿元,与去年相比,增加5000万元左右。其中,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交管局、北京市教委预算总额均超过了1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