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尤其直接改变了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科举制度是士绅阶层存在的支柱,而科举制度的停废,意味着其原有阶层流动的渠道不再畅通,于是绅士便分流到新式教育、经济、军事等各个部门,绅士的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发生了空前的变动。但是,作为统治中国社会特权等级阶层的绅士地位和身份的变化对清末民初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争之后,改革科举制度的舆论高潮逐步形成,在维新派和倾向变革的官僚群体的推动下,戊戌时期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实质性变革,主要内容包括增设经济特科、武科改试枪炮等,其核心则是废八股改试策论。戊戍时期的改革措施虽然没有真正实施,但却时此后科举制度变革的走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学角度看,科举制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转化并加速了社会流动;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并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维护了国家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社会整合功能;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对世界文明史有着重大影响;科举制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科举制度发展的历史及其利弊,阐明了科举制度对现代高考制度的影响。以期后人不要忘记祖先的文化遗产,不要忘记对考试和考试文化在扬弃中的继承。  相似文献   

5.
明清科举制度对民营教育的促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时期是科举制度实施得最充分的时期。经过明初的反复,科举制度确立起了至尊的地位。官学无法满足大众接受教育的欲求,各种民间教育形式便大行其道,仕宦望族、商人子弟、一般民众的子弟都积极致力于此,形成了文化教育的全面繁荣。其中,科举制度是民营教育发展的关键动力。尽管科举制度的实施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但由科举促成的民营教育的发展却为明清时期的政治建设发挥过积极作用,也产生过诸多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科举制度在中国绵延1 300年,废止至今,100周年。1 300年间,关于科举制度的是非得失,就有不断的争论并屡停屡兴;废止科举之前数十年间,争论尤为激烈;废止之后,正如人们所说,“盖棺尚未论定”,争论仍在继续,不少国外学者也参加讨论。不过争论的重点同百年前有所不同,从政策层面转移到理论层面,探讨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影响。近20年来,由于自考制度的建立、公务员考试的开展,尤其是高考制度的改革,这些举措,都能看到科举制度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引发了对科举制度新一轮的研究热潮。从教育部的考试中心到许多省市和大学的教育研究或考试…  相似文献   

7.
论近代留学教育的兴起与科举制度的解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举制度在近代的解体与留学教育在近代的兴起有着一定的关联。留学教育对近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人们突破了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儒学的束缚 ,动摇了科举制度的思想支柱 ,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价值取向 ,重塑了国人被扭曲的人格 ,为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树立了样板 ,这样 ,科举制度的解体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8.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的制度文明,在中越漫长的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越南科举制度由李朝初创,经陈朝发展过渡,到后黎朝达到鼎盛,终至阮朝式微而停废。越南科举制度大多模仿中国科举制度,也在入试资格、科目设置、考试内容、开科时间和甲第出身等方面出现了本土化的创新。科举制度对越南的政治、教育、文化、社会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一是改变了越南的国家人才选拔方式,使之构建起为集权统治服务的稳定官僚队伍;二是完善了越南学校教育体系,丰富了教育内容;三是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国际传播,促进了越南多元文化的融合;四是造就了越南士人阶层,塑造了新的社会结构。在当前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以历史为镜而展开科举制度研究,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文明根脉,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9.
略论科举考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考试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实行时间最长的一种选士制度。它始于隋,完备、兴盛于唐,废于清末。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它是一千三百年的“一贯制”。作为一种考试制度,其实行之早,持续之久,影响之大,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如何评价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否能选拔人才?它对学校教育发生了怎样的影响?科举考试内容、方法方面的危害何在?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对科举制度本身作深入的探讨,对于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特别是完善招生考试制度,也是有益的。一科举制度,在五四运动中曾经批判过。往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批判过,戊戌变法时  相似文献   

10.
学校、科举制度是明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不仅对教育制度、取士方法、官僚构成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与学术文化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明代的学校、科举制度作为高度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下的产物,以绝对统一的程式取士,禁锢思想,形式与内容上趋于僵化贫乏,不利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形式的发展。但同时学校、科举制度的推行,读书人数增多,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知识的普及与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科举制度史上,唐宋之际是一个变化更革非常之大的时期。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总的趋势是逐渐走向完备、成熟。这一变迁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就科举制度本身而言,由唐到宋的变迁虽然很大,但这种变迁恐怕并非质的变化,而仍然属于量的、程度上的变化。其质的变化与其说是在唐宋之际,不如说是在南北朝与隋唐之间。  相似文献   

12.
周青山  寇杰 《南都学坛》2001,21(1):28-30
唐宋时期是科举制度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科举制度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公平思想。它主要反映在科举考试的权利、过程、录取诸方面,成为科举制度得以延续千年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科举制度史上,唐宋之际是一个变化更革非常之大的时期。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总的趋势是逐渐走向完备、成熟。这一变迁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就科举制度本身而言,由唐到宋的变迁虽然很大,但这种变迁恐怕并非质的变化,而仍然属于量的、程度上的变化。其质的变化与其说是在唐宋之际,不如说是在南北朝与隋唐之间。  相似文献   

14.
创立于隋唐时代的科举制度既有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也有深刻的民族文化根源。从古代思想文化演进过程来看,科举制度是先秦尚贤思想、大一统观念、"至公"理念与"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价值观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大一统"的政治观念和公平选才的文化精神构成了科举考试的本质特征,选贤任能是实现"大一统"政治理想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手段,公平理念是科举制度赖以产生的社会文化土壤,科举考试是"学而优则仕"理念的制度化。深入探析科举考试的文化渊源,有助于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和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15.
唐代科举制度在我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中,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取士制度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唐代科举制的变革作为突破口,对唐代科举考试及文人、士子风尚的转变作了初步探索。分析了唐代科举制度在推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以及由此带来的文人、士子群体风尚的巨大转变,指出唐后期的科举制度弊端日渐突出,其进步性受到严重冲击。就某种意义而言,它是促使唐王朝腐败的隐形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唐代科举制度的形成具有打破贵族世袭,任用贤才,唯德是用的观念,成为文人入仕的重要途径。科举制度给唐代整个文人阶层参与政治的方式、程度及其对文人自身命运带来的影响都是十分重大的。唐代文人入仕的其他途径还有荐举、征辟、入幕等,当然,也有门荫入仕的文人。  相似文献   

17.
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科举制度的研究中,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问题成为最大热门课题之一.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或曰与其他选官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  相似文献   

18.
<正> 科举制度是中国隋唐以来历代统治者选拔人才和官吏的重要途径,它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和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近代以后。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日益广泛地在中国传播(?)传统的科举制度不仅满足不了清王朝搜罗人才的需要,而且日益成为教育、科学和文化发展的障碍,终于在1905年被废除。本文将对科举制度本身和在清末被废除的过程及特点做—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科举法与科举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举法的主要形式与内容出发,认为科举法设计了一套考官之间、考生与考官之间相互监督的制度,具有重视程序建设、相关规定严密而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重视礼在科举制度中的价值,道统与法统相统一、公平性等特点。科举法与科举制度关系十分复杂,它是科举制度的护航者,但在一定情形下也与科举制度的目标相冲突。  相似文献   

20.
科举制度因其强化封建专制制度、奴化和禁锢知识分子、抑制学术文化的创新、阻碍自然科学的进步和社会进步等弊端而早已寿终正寝.但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在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中国古代文明曾经"先于天下"、"超于亚洲"及后来的严重落伍,都不能排除科举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