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孟子认为,伯夷、柳下惠、伊尹、孔子分别代表了在进退问题上的四种不同做法,而他们的相同之处都是趋于仁以及"归洁其身"。伯夷非其君不事,不立于恶人之朝,可谓"以去为洁";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可谓"不以不去为不洁";伊尹秉持"何事非君"的观点,去就于两君之间,而他"自任以天下之重"则为孟子所赞许。孟子推崇孔子是"集大成"者,其进退观在相当程度上吸取了孔子的主张。他还指出孔子有"见行可之仕"、"际可之仕"与"公养之仕",这也代表了仕的三种层次。  相似文献   

2.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可断句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前"与"字作连词,后"与"字训为语气词"欤",意谓"孔子很少谈及功利与命运,这是仁德的(一个方面)。"这种解释方式符合孔子"仁"的思想体系,且能从《论语》中找到语法依据。  相似文献   

3.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学界一直强调其伦理道德内涵。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仁"的内涵,可窥见其中的认知成分是一个重要因素。"仁"的认知内涵是践行"仁"的一个重要前提。孟子继承孔子"仁"的认知内涵,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说明了为什么践行"仁"要从自己身边做起。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2021,(2)
"仁之方"是孔子仁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因为孔子谈仁从不直接回答什么是仁,多是从"仁之方",即实现仁的方式、方法谈起。从《论语》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实现仁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从爱入仁、从敬入仁、从孝入仁、从忠入仁、从恕入仁等等。对这些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谈论"仁之方"大致有以下几种进路:一是强恕而行以达仁;二是由学成智以达仁;三是推己及人以达仁;四是外束于礼以达仁。  相似文献   

5.
“仁”的逻辑程序及孟子的阐发晓言说"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至今学者已无很大分歧。虽然一部《论语》"仁"字多至109见,皆为孔子对弟子的随时开示,看似散漫无章,实则具有其内在的层次结构。显然,这个层次结构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孔子根据他对当时最活跃、...  相似文献   

6.
"学习"是孔子重要的人生体验,"学习之道"是孔子用实践凝结的智慧,是具备了文字、思考、体验和实践的人生道德,是包含思想与行为的人生境界。孔子尽其一生致力宏扬"学习之道",在孔子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之道"无处不在,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习之道"能启发人们的"智"、"仁"之心,并用"智"、"仁"来行施仁政,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7.
王美美 《理论界》2012,(7):154-155
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针对社会的无序和混乱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主张,孔子的为政治国思想以治国以礼、爱利民、选任贤才、为政者修德正己为主要内容,以仁、礼、德为指导思想,仁是孔子为政治国思想的核心,礼、德是实现"仁"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8.
孔子与儒家关系新论——以《汉志》为主要考察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汉书.艺文志》为主要考察文本,我们可以厘清"儒"和"儒家"这两个涵义不同的概念,进而探究对"儒家"所具有的三重指称。因此,与传统观点不同,孔子实际上并不属于儒家,解读孔子的思想应该跳出"九家之术"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9.
论仁     
仁,是孔学的最高成就,也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对仁的考察和剖析,是理解孔子思想的关键。正因为如此,两千多年来,关于仁的争论不计其数,关于仁的著述汗牛充栋。但直到今天,仍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仁究竟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样的时代意蕴?本文力图对这些问题做出一些较为合理的解释。《论语》中言及“仁”字达109次,但孔子本人从未对其进行过完整明确的界定。孔子的有关论述,大多数是在不同场景下对弟子提问的相机指点,因为对象不同,孔子的解答因人而异,这就更增加了人们理解的困难和歧义。正因为如此,学术界对“仁是什么”这…  相似文献   

10.
孔孟仁说在言说与论证方式上有诸多不同。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基础性概念,孔子以孝为仁的基础,以仁为成己的标志,以圣为成物之极致,孔子之仁本质上是一种行动的理论,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而孟子以天为其思想体系的基础性概念,将孔子生生不息的生命之天转换成道德化、概念化的义理之天,将孔子关乎尊敬父兄之仁改造成一种普遍绝对的道德情感或本能,并以天作为仁的形上学源头,使仁由"欲"的成果变为"思"的对象,从而把人与仁由孔子处所呈现的生命及其实现的实践关系转换成为心与性的修养关系。孔子以人为本,从道德情感(亲情)言仁,孟子以天为本,从道德理性(心性)言仁,分辨孔孟仁说的不同,对我们重振儒学的努力具有理论意义,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探讨《论语》中"仁"与"礼"的相互关系时,学术界多认为"仁"是个体内在的道德观念,而"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从而将"仁"、"礼"简单化为相互对立的关系。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援仁入礼"的丰富内涵,"礼"作为心灵的符号,是规范公认的途径;而"仁"作为自我的道德境界,是秩序情结的深度表达;在动荡的春秋时代,"援仁入礼"则寄托着孔子重建新社会秩序、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中重建生活世界的理论追求,寄托着孔子所追求的社会和谐与人际和善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2.
仁学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指出: “孔子对中国思想之贡献, 即在阐明仁的观念。”那么孔子所阐明的仁究竟包括哪些内涵呢? 孔子论仁, 常因对日常生活行为的体证而发, 并因人因时因地而别。由于孔子对仁之概念并无思辨性的界定, 所以我们无法从知性的角度来严格地把握它; 又因为仁在孔子的学说中是全德之称, 所以根本无界可定。虽然孔子的仁之范畴不存统一之界定, 然而它却显具统一之特征。通观《论语》一书, 便可察见孔子仁之范畴诸多内涵中所共具的尚情特征。孔子仁学所尚之情, 既包括生命的本真之情…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月刊》2020,(11):13-20
孔子论仁,存在以成己安人为仁、以忠恕释仁以及克己复礼为仁三个不同维度,孔子的礼则包含等级名分、伦理规范、礼仪礼节等不同含义。在仁、礼关系上,孔子既"以仁释礼",也"以礼成仁",呈现复杂的面相。目前,学术界用"以仁释礼"或"仁本礼用"来理解孔子的仁、礼关系,这是不全面的。《论语》"克己复礼为仁"章,其中"克己"指克制过度的欲望,"复礼"指复兴礼乐秩序,由于礼乐秩序消除了争夺、混乱,维护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物质财产,所以可称为仁。而礼乐秩序一旦建立起来,人们便会归向、趋向之,也就是归向仁了。该章所论实际是"以礼成仁",认为好的制度即是仁。它是孔子仁、礼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继承这一思想的是荀子,而非孟子。以往学者将"克己复礼为仁"理解为修身,或者认为恢复周礼,都失之片面。只有从荀学的进路,才有可能对该章做出正确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张朋 《社会科学》2003,(3):88-93
对于孔子思想中“仁”的地位及其具体含义 ,学界长期存在争议。文章认为 :究其实 ,老子对孔子思想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 :将老子之“道”与孔子之“道”作一下比较分析 ,就可以得到孔子思想的总体架构 ,并发现“道”是其终极关怀。由此我们可以在“道”的统摄下对“仁”进行深入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哲学的诠释问题--以仁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但是,对仁的诠释却是"仁者见仁".从对仁以及仁与孝的关系的不同解释可以看出孔子的仁学有很大的解释空间,最明显的是向伦理主义和德性主义两个方向发展.但是,中国的诠释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回到孔子的文本,经过重新诠释我们发现,孔子有许多论述过去并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通过楚简和孟子直到宋明儒的解释,我们重新发现孔子仁学的普遍性的可能意义,其中重要的是,仁是人所具有的内在德行,其根本内容是"爱",其对象既有暂时的规定性,亦包括着潜在的可能性.即仁的实现首先是"亲亲",由此形成"孝道";接着是"爱人",由此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关怀,即"忠恕之道";同时又能引申出"爱物"之义,即对自然界其他生命的关怀,一种极富生态意义的生命哲学;并进而引申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天人合一境界,以此为人生的终极关怀.仁的内容、意义和范围的这种解释的延伸,就其可能的"实现"而言,其根本方法是"回到原点",进行"创造性的诠释",重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6.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它微言大意、博大精深 ,吸引了历代学者从各个角度投身于对它的研究中。本文仅就《论语》一书浅析了孔子仁爱思想中体现出的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仁”的提出 ,是对“人”的发现 ,孔子第一次把“人”从“天”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放在人类社会中来对待 ,这是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表现。本文还就行仁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的忠恕之道稍作论述。许多学者认为“忠”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文作者经参考古人注释和综观《论语》全文 ,仔细琢磨后 ,认为“忠”的本意应是尽心竭力 ;“恕”的本意应是推己及人 ,它包括消极方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和积极方面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两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孙玉权  贺更粹  王甬 《理论界》2012,(5):111-113
孔子"人禽之辨",旨在人有"仁"与"知",而其重则在"仁"。通过明辨人与禽兽之不同,彰显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高贵。  相似文献   

18.
从"仁""礼""和"的关系看孔子的和谐思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和”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不多,影响也不如“仁”“礼”那样广泛,但它却是孔子强调“仁”、推行“礼”的目的之所在。在孔子思想中,“仁”、“礼”、“和”是一个整体,“仁”从个体道德修养角度促进“和”,“礼”从社会制度和规范方面保证“和”。“和”既是“仁”“礼”之目的,也是“仁”“礼”结合之结果。本文分析了孔子和谐思想的表现、本质,并对“仁”、“礼”、“和”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正> 过去我对于孔子有时把“仁”放得很高、有时又把“礼”放得很高、有时似乎又是天命最高感到不解,对学界关于“仁”、“礼”关系的纠缠也有迷惑。近日偶读《论语》诸书,顿然有悟,深感孔子之言“仁”、言“礼”、言“性与天道”,皆落脚于一个“行”字。孔子颠沛一生、孜孜不倦,为的正是这个“行”,“行”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仁学以情感为底色。正因为仁学重情,才使得“仁”并未沦落为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与人的存在发生了密切的关联;才使得“仁”始终处于一个“成人”的整体性过程之中。这样的“仁”处处落实在“行仁”之中,使人身心合一、言行合一、情理合一。性情培育的圆满完成,也就是仁学目标的完满实现。孔子的仁学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又是一种成人之学。情感在成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成人的三大步骤,既是培育性情的最佳手段也是最终目的。诗兴发情感和志意,礼引导人走向性情之正,乐是人之性情完满状态的最好体现。总之,孔子的仁学与成人之道,都是为了调养人之性情、导化人之心性,使之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