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沙漠里有个黄风怪,他一发脾气,天上就飞黄沙,地上就滚石块。小哈桑家就住在沙漠里,黄风怪常来这里作怪。有一天,一架直升飞机飞来,停在小哈桑门口,接小哈桑的爸爸上北京去。爸爸对小哈桑说:“黄风怪危害太大,科学家编了个大笼子,要把他关起来。爸爸去北京跟科学家商量一下,这大  相似文献   

2.
1999年7月8日,哈桑二世在他逝世前的两个星期,最后一次接受了西方记者的采访,以下是访谈记录。  相似文献   

3.
美国学者伊哈布·哈桑是后现代文学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文主要探讨他在后现代论争中对后现代主义所做的贡献.哈桑对后现代主义概念颇有意味的界定,对后现代主义本质特征的独特诠释,对后现代状况的深刻理解至今仍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在伟大的智者哈桑去世之前,他的一名学生问他:"您那么有智慧,请问您的老师是谁?"哈桑回答说:"我有几千个老师,要是把他们的名字全都说出来,恐怕几个月、几年也说不完。但是其中有三位老师,我一定要告诉你。""我的第一位老师是个乞丐,有一次我  相似文献   

5.
品赏生香     
作者简介:卡勒德·胡赛尼出生于阿富汗,在美国一炮而红。他的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一出版便占据了美国各图书销量榜的前列。近日,《追风筝的人》“追”到了中国,中文版已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内容简介:12岁的阿富汗富家爷阿米尔与人哈桑情同足。然而,在一场风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逃往美国。成  相似文献   

6.
文章试图以韩礼德(Halliday)和哈桑(Hasan)的模式,从语篇的语义衔接手段入手,就翻译中的英汉语篇加以对比,找出其异同。  相似文献   

7.
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词汇衔接理论为基础,从语篇角度分析《园丁集》英文本和汉译本中的词汇衔接关系,发现两种版本都综合运用了词汇的同现和复现关系,构成了衔接紧密、脍炙人口的语篇,但英文本和汉译本的词汇衔接手段并非一一对应使用,汉译的原词复现使用多于原诗,且汉译的词汇衔接手段更丰富,更注重对仗的工整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与哈桑(R.Hasan)提出的"衔接"理论为依据,分析照应、替代及省略这三种语法衔接手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并探讨这些差异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的处理手段和方法,以使译文合乎目的语规范,衔接自然,行文流畅。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机制分类法为基础,分析了写作中容易出现的语篇衔接偏误。通过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错误,分析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来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哈桑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和马丁的宏观结构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在该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两个学期实验的全过程,即实验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过程、实验结果,并验证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可适用性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旨在进一步推进该理论的应用领域,提高学生语类分析能力以及英语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韩礼德——哈桑的模式,从结构衔接与非结构衔接的视角出发,初步探讨衔接分析对篇章主题的体现和对行文的通顺与连贯所起的作用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12.
指示照应是英语中很常见的连接手段。本文基于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照应性概念,对英语选择性名词性指示词的选择原则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指示照应不仅要适用于远近原则,还要依据信息分布的焦点来选择。  相似文献   

13.
词汇衔接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韩礼德和哈桑的词汇衔接理论 ,尝试将这一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相结合 ,并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五册第三课第一段为例 ,说明了词汇衔接在组织语篇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从学科的发展来看基本上是同步的。这两门学科具有共享的特征:确认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文章旨在讨论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整个发展过程看,它本身就具有社会语言学的思想渊源这一观点,不论后者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限于篇幅,文章论述了马利诺夫斯基、弗斯和韩礼德等奠基人的思想,也概述了新一代代表人物,如哈桑、马丁和麦西逊等人的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5.
语篇连贯是语篇与非语篇的最大区别 ,韩礼德和哈桑把语篇的显性衔接看作是连贯的必要前提条件 ,本文对此作了批评 ,并以斯佩尔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为基点 ,集中讨论用关联认知方法构建连贯的语篇。  相似文献   

16.
语篇连贯是语篇与非语篇的最大区别,韩礼德和哈桑把语篇的显性衔接看作是连贯的必要前提条件,本文对此作了批评,并以斯佩尔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为基点,集中讨论用关联认知方法构建连贯的语篇.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准实验法讨论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如何综合运用韩礼德-哈桑的衔接理论,通过实验证明: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综合强化运用衔接理论比单一采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确实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知名汉语讲座。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为指导,从词汇衔接的角度分析了衔接在中文讲座的应用,试图说明衔接手段的应用不但使英文话语流畅,更使中文话语逻辑清晰,前后连贯。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研究文献对会话中的间接答语部分的衔接研究大都是从语用的、社会行为的或社会惯例的角度进行.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关于省略衔接理论我们对这些案例进行了再认识,认为它们可以被省略理论所概括.这些间接答语可以视为被省略成分的附属成分,它们与被省略成分之间有着语义上的主从关系,其主要功能是对被省略成分也就是直接答语作补充说明.间接答语常常单独使用,用于间接回答上文的提问或请求.它们与上文的衔接实际上是通过省略直接答语成分来实现的.研究的结果之一是将韩礼德和哈桑的关于间接回答的范畴类型加以扩展,从原来的三种扩展到四种.  相似文献   

20.
哈桑.图拉比的宗教政治思想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主张社会伊斯兰化,强调“真主主权论”,否定民族主义,否定国家权威,主张开放与对话,倡导宗教对话。其领导的伊斯兰民族阵线审时度势,相机而动,在苏丹的两度军人政权中推动国家的伊斯兰化。由于国内外的诸多影响因素以及图拉比在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之间充满的矛盾,图拉比与军人政权的结盟在本质上仍是权力斗争的需要。要实现苏丹政治稳定和国家发展,务实主义的领导集体和治国方略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