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冉晓仲 《老年人》2009,(4):22-23
未央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诗人。在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那充满豪情而又朴实无华的诗句,激励了无数年轻人投身到祖国建设的洪流中。他从湖南常德临澧的田野上走出来,是解放军这所大学校把他培养锻造成才。  相似文献   

2.
《金色年华》2009,(5):27-27
苏东坡在最落难的时候,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写出最好的诗句出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  相似文献   

3.
苏东坡在最落难的时候,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着最好的诗句出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  相似文献   

4.
他的名字是彼得。他只不过是一条狗,一条十五个月的猎狗,还只能算是一条稚嫩的小狗,虽然他经历过一次狩猎的季节,学习过怎样在两三年之内(如果他能活那么久的话)当好一条狗。  相似文献   

5.
浩波 《当代老年》2007,(9):20-20
他是一位年过七旬的退休干部,十年来他倾尽全力,奔波在助学扶贫的路上。  相似文献   

6.
黄明 《老年人》2007,(12):7-7
2007年4月28日,是叶剑英元帅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叶帅是卓越的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解放战争期间,我有幸在他身边工作过一段时间,亲耳聆听过他的教诲,也感受到他的大睿大智和人格的崇高。  相似文献   

7.
24年前,他在部队服役时,就开始悉心照顾驻地附近的一位老人。退伍后,他相继照顾并亲手送走十几位鳏寡孤独老人。24年来,在那条孤寂的路上,他有过愉悦,也有过痛苦,更有过泪水,但他始终执著地走着。意想不到的是,他却因此重获真爱,也收获到震撼人心的一次次感动。他,就是刘国江——2007年度“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获得者。  相似文献   

8.
秦文 《中外书摘》2007,(8):42-44
2005年10月12日,重庆首例艾滋病患者贾林(化名)死亡,他也是目前我国存活时间最长的艾滋病人。1995年12月,贾林被确诊。当时,人们对艾滋病还了解很少,对此的感觉是恐惧。但是,重庆市政府对他提供了全部食宿和医疗费用,前后投入八十多万元。在贾林生命中的最后十年里,他有过爱情和友谊,有过感激和煎熬,更多的是后悔和对生命的坚持。  相似文献   

9.
“1989年,海子死了。他的死似乎是在为那个时代注脚:理想主义的1980年代结束了。”但无论所身处的现实如何,海子仍在用他的诗句提醒,我们依然可以追寻这样一种可能:“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父亲缪天瑞生于1908年4月15日。他生前历来不在意过生日,所以在他百岁之前.家人几乎没为他庆祝过生日.直到近年父亲才终于同意大家给他祝寿。从2006年起,他“被迫”过了4次不同“类型”的“百岁”生日。  相似文献   

11.
佚名 《老年世界》2009,(20):12-13
孙起孟是老一辈民主党派领导人,为民建的创建和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1938年起与黄炎培等人一起,致力于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工作作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淮盼 《老年世界》2010,(6):21-21
2007年4月12日上午,他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由于这个活动较为重要,电视节目是以直播的形式播出的。他的演讲稿因为以一个“情”字为着眼点,自然也就容易激起人们情感的浪花,当他说到“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就教育我要讲真话”的时候,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的母亲当时就在电视机前收看电视直播的画面。这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用他的话说:“我妈妈近90年的人生沧桑,经历过战争、吃过苦……”  相似文献   

13.
北京是鲁迅从日本归来后长期生活过的城市,从1912年到1926年,共生活了15年,仅从这一时期鲁迅日记中,我们发现他去过的有名的餐馆就有65家!鲁迅对于北京菜、北方菜非常喜爱。他喜欢吃油炸的东西,硬的东西。尽管他的胃不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胃药丸一两粒以助消化,但他还是乐此不疲。回到上海后,许广平甚至曾想为其请一位北方厨师到上海,但因为厨师薪水太高,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相似文献   

14.
张功臣 《中外书摘》2010,(12):19-22
陈彬龢的身世是个谜。他是江苏吴县人,生于1897年,家庭背景不详,仅知他母亲曾在犹太裔富商哈同的夫人罗迦陵身边做过侍女。他小时候在苏州读书,也来当时上海最大的私人园林——哈同花园住过。因为这一层关系,1917年,20岁的陈彬龢来沪上求职,在哈同创办的仓圣明智大学附属小学(又名哈同女校)当上了一名教师。  相似文献   

15.
王旭明 《公关世界》2010,(11):35-37
他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新闻发言人之一;他认为“一个好的新闻发言人是稀有动物”,需要媒体“像保护熊猫一样保护他们”;5年时间,100多场新闻发布会,上千次记者采访,他有过得意也有过遗憾。他就是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在卸任之后,王旭明通过《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前教育部发言人的“内幕”经历)》一书,讲述了他记忆最深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6.
傅力 《老年世界》2007,(9):19-20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全军只有一个牙科,位于延安。今年86岁的张翘老人当时是牙科的一名医生。张老没有学过正规的牙医专业,只是跟着牙医小组巡诊半年就接过了牙钻机。他曾为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治过牙,在叶帅家里吃过四五锅面条……忆起往日趣事至今令他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17.
王旭明 《公关世界》2010,(10):34-36
他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新闻发言人之一;他认为“一个好的新闻发言人是稀有动物”,需要媒体“像保护熊猫一样保护他们”;5年时间,100多场新闻发布会,上千次记者采访,他有过得意也有过遗憾。他就是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在卸任之后,王旭明通过《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前教育部发言人的“内幕”经历)》一书,讲述了他记忆最深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8.
李芳 《炎黄世界》2013,(2):72-75
黄遵宪,近代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字公度,别署人境庐主人,亦号东海公。他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出生在广东梅州,身为光绪二年举人,在近代中国风起云涌的大时代环境之下,放弃了传统意义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选择了前途未卜的外交官事业。自1877年随驻日大使何如璋出使日本,担任随行参赞,至1894年因中日战争国内局势不稳被召回国,担任清政府驻各国外交官,成为他人生中最致力为之的事业。在人生重要的出使阶段,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百年过半洲游四”,从香港、日本、新加坡至英国、法国和美国,行迹遍布全球。作为传统士人的重要标志之一,黄遵宪在足迹所到之处,均赋有多首诗歌。所以,他曾不无自负地表示“吟到中华以外天”。  相似文献   

19.
南风 《老年世界》2013,(11):36-36
现已年过古稀的金庸先生依旧是那样潇洒自如,风度翩翩,是因为他保持了一份顺应自然的心态。他说:“可以说《天龙八部》表达了我对人生的部分看法。我们中国人认为,虽然死不可避免,但生时应该过得好好的,应该去帮助别人,心平气和的,讲究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20.
阮红松 《当代老年》2006,(12):15-15
唐先生是个退休工人,军人出身,不赌钱不好色不抽烟不喝酒,也从不惹事生非,是一个活得不安分的男人;但他绝不是那种活得很面的老实疙瘩,惹恼了他,也会充老子骂娘,训得人脸上冒黑气。这样一个男人,回家竟然没了脾气。夫妻结婚近三十年,从没红过脸、拌过嘴、打过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