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今计算机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艺术领域。计算机艺术是数字化时代新兴的艺术形式。计算机对艺术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它能更有效率地创作,也给艺术与设计带来了新的风格和形式,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计算机艺术如此蓬勃的发展,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为人学,影响于人的基本因素是多元;其最主要的是它蕴涵的思想内容。文学的思想内各影响于人的独特方式,是在形象思维过程中形成的它与审美表现的各种形式因素的完美结合。游离于审美表现诸形式因素之外的思想内容,不是形象思维的结品;它无法引发读者的审美感受与共鸣;因而也失却了文学的本体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倒是文学的审美表现形式及形象思维规律决定着文学的特性。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是文学的社会作用,又首先取决了其思想内各,如果思想内容不正确、不深刻、不丰腴、不充实、缺乏时代感或历史感,再好的形式也不过是一堆精致的纸花,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女性杂志封面设计及其作用的分析,基于艺术设计表现形式和风格,结合女性杂志的品牌定位和设计元素应用,探讨女性杂志封面功能美和形式美的设计融合,以满足女性读者心理需求,提升时尚杂志封面表现力,增强杂志封面的情感和审美意念传达。  相似文献   

4.
一、审美文化中当代情结的提出与表现审美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项。当前社会正面临着一个文化转型,如果从文化转型的过程来看审美文化这一子项,那么它不过是转型过程的一个方面,然而当我们从具体的文艺创作和接受等状况来审视,则当前审美文化的转型就不只是以一种变化可以说明的,在某种意义上它经历了一次革命,以至于当人们要言说它时,已不能简单地以审美文化中的当代状况来描述,而必须称之为当代审美文化了。在启用“当代”这一术语时,它的涵义是指当前的时代,当下的、现时的状况之义,那么,审美文化必冠以“当代…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现代生态建筑设计与"包豪斯"设计理念的契合点,架构二者之间的对话,从而为现代生态建筑设计寻找有力的例证。分析认为,生态建筑设计是生态美学思想与设计学完美结合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当下建筑设计发展的终极取向,它蕴含的人本主义精神及其对功能理性主义的重视在20世纪初期的"包豪斯"设计理念中就有着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作为当今高新科技的产物,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空间,开拓了艺术家创意的潜能,同时也带来审美标准和审美形式的深刻变革。只有注入艺术家的个性和深厚情感,才能使科学技术与艺术内涵完美融合。技术越发达、人们对美的追求就越强烈。对美的追求,其实也正是人类发展科技的本来目的。  相似文献   

7.
万兀 《东方论坛》2013,(4):123-127
现代漆画与环境装饰关系密切,尤其在特定的环境装饰中得以展现。漆画在材料技法的特色方面,丰富了环境装饰设计的创作语言与表现形式。装饰设计追求人文化和人性化,而现代漆画的人文气质、自然气质和个性之美极大的满足了现代环境审美的标准。现代漆画只有继承古代漆艺的传统内涵,同时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而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审美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唐卡艺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鲜明的特征,但由于时代的变迁与人们日益丰富的审美需求,唐卡艺术的功能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由以往的供奉和宣传品演变为一种审美对象,人们在对唐卡作品的欣赏中关注它的供奉与宣传作用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它的审美作用,因此对唐卡的题材与创新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唐卡的艺术审美当中,我们只有在充分、客观地理解它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它的审美本质,进行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文字编排的曲线美在封面设计中的应用,指出将封面设计中的路线图刻画成曲线,可以突出视觉魅力。文章还对文字编排的手法、曲线美的表现形式以及风格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工笔画是水墨画得以产生的艺术基础,水墨画从工笔画中走来,它的艺术审美思想,理论基础,造型原则都出自工笔画,其艺术表现技法也是从工笔画基础上发展而出。如果离开了工笔画的理论支撑,水墨画将成为无骨之人,其本体是不能立足的。因而,工笔画与水墨画之间的审美联系自不待言。工笔画与水墨画的审美差异,总体来说是大同小异。大同的是审美思想和审美追求;不同的是艺术表现形式,其实二者的艺术审美精神还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
和谐之美是中国传统建筑追求的重要美学原则,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深得儒家、道家文化影响,是一种追求心灵复归、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中国传统建筑通过建筑物的美学形态,切合了华夏子民的审美心理,是礼乐之行的完美与统一,它将建筑凝固了礼的精神,并赋予其乐的意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物化表现形式。讲求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生态追求和审美追求,这一理念也深刻地影响着华夏子民对建筑艺术的认识,也是人们对审美精神复归的家园。这种美学原则应充分利用于当今建筑,并物化成一种精神习惯。  相似文献   

12.
情感作为一种抽象的心理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尽管它是飘忽不定、无影无形的东西,但是人类却对它有着万般地依恋,这是因为情感的纯真,为人类带来了无限地慰藉与温馨,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但是,“如果它不是有形的,亦即没有一个用来体现什么的表现形式,那么从审美目的说  相似文献   

13.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的“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见解,它不离审美而又超越审美,也即指艺术的伟大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神”与“道”互通,它们共同表现了一种玄妙的人生之境。严羽认为只有李杜诗歌才达到“入神”境界的根本原因,在于李杜诗歌是真善美的完美结合,在于李杜能在变中求常,在时代中求永恒,把根本性的人生问题的时代兴奋点、聚焦点转化成艺术,从而实现了文学的“伟大”并入于“神”。  相似文献   

14.
台湾当代闲情散文的繁盛是文学源流和社会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与中产阶级的壮大和自由主义思潮的盛行密不可分。台湾闲情散文是以维护和表现人性、人情为其审美本质的,它不仅显示了作家在现代社会中渴望完满自我、使精神更接近自己灵性的追求,而且更显示一种愉悦的审美关怀,与人生的终极审美指向一致。它的审美价值就在于人格与文气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5.
民生题材的影视作品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重要主题和内容,它不仅推动着文化艺术创作的进步,而且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本质的深刻诠释。从民生观念走向人民意识,从民心工程走向时代使命,从发展本位走向倡导公平,民生题材影视作品的审美价值直指人性美与人文美,审美视角直指情感美与人格美。民生题材影视作品如果忽视审美价值实现的基本规律,自然的审美过程就会演绎为非自然的功利过程,远离预期的教育目的和传播目标。因此,美与审美的对话、审美体验的生成、艺术与传播的相统一等,是民生题材影视作品审美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和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读图时代与新闻审美的价值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读图”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业的一个重要现象,“读图时代”是20世纪末中国出版界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读图时代,中国报业经历了由“图文并茂”到“图文并重”的历史发展走势,它给予中国报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就新闻的审美而言,读图时代使新闻的审美价值得以提升,但也使新闻娱乐化程度加深,这有可能背离新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企业形象设计系统将企业的信息进行概括、提炼、抽象并顺利转化成企业的视觉符号,是企业理念传播、企业形象塑造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必须运用图形符号来进行塑造,同时也应该遵循一些设计原则,以求达到设计的完美。  相似文献   

18.
在传播媒介多样化的时代,当代新闻的审美创造立足于文化、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表现出追求真、善、美,追求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完美统一,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一致,在表达方式上更追求个性,注重受众的需求。人们对新闻的审美,主要体现在对内容的吸收、消化、借鉴和对精神需求的期待、获取和满足上。此外,盛行网络的审丑事件背后也有群体的审美诉求。  相似文献   

19.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形式 ,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 ,艺术设计也不例外 ,情感涵盖了艺术设计的方方面面。因此 ,编排设计通过不同的载体、地域文化、读者年龄以及审美方式 ,构筑了不同的情感世界 ,也影响了设计的诸方面 ,从而产生了各具风格的编排设计。  相似文献   

20.
环境美学研究已经明显地扩展了审美理论。环境具有交融性、包容性、动态性等特征,它促使我们采取一种比体验艺术时更直接、更有力的欣赏体验方式。这种新观念既对艺术欣赏提出了挑战,也对审美理论提出了挑战,促使我们重新反思传统美学中的审美静观说与审美无功利概念。环境美学能够作为一座桥梁,将审美欣赏的传统形式与其他领域的审美价值密切联系在一起。如果自然美学、环境美学和艺术美学能结合在相同的理论框架中,那么我们就必须发展一个充分开放的结构,既尊重三者各自独特特征,又适应各个领域,从而重新改造美学学科。在对审美欣赏的尊重中,我们能够尊重地球及其所有栖居者,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因而走到了一起,美学与伦理学也因此而达到了根本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