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行记     
一、五行说最早的五行说,见于《尚书·洪范》。周武王打败殷时,俘虏了殷臣箕子,箕子作《洪范》。箕子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所谓“洪范九畴”,洪,大也。范,规范、法则。畴,类。即大法九类。建工有序社会需要九类大法,即:“初一日五行,二日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口协用五纪,次五日建用皇极,次六日×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日念用庶微,次九日向用五福,威用六极。”这“洪范九畴”,首列“五行”。五行指什么?《洪范》接着说:“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日金,五日土。水田润下,火日炎上,木…  相似文献   

2.
姚垚 《学术论坛》2001,(3):98-99
"民"字的金文字形,或释为"以锥刺眼",于是将民字的本义解释成"奴隶".本文试图用金文字形,参证以周代的经传文献,来说明"民"的本义并非奴隶.从文字通假的关系来看,民应是萌的本字,后来假借为人民之民.  相似文献   

3.
五行与易虽然早已融合而成五行易学,但是,关于两者的结合还存在一些学术疑问。五行易学在西汉京房的著作里已初具形态,后经东汉的郑玄而完成基本理论体系。在京房之后,多种形式的“五行易学”发展较快,但其中真正严格意义上的五行解易者并不多。五行易学使五行与易两种理论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美的本义:羊生殖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的本义:羊生殖崇拜王政黄杨同志《“美”字本义新探──说羊道美》一文(刊于《文史哲》1995年4期),读后颇受启益。文章以为美的本义与“羊”的文化符号有关,是“羊”体现的原始宗教祭祀(祥)、道德(善)、正义(羲)等观念的凝合。笔者以为,黄君所说的这些...  相似文献   

5.
《诗经.周南.关雎》之"好逑",前贤诠释众多,均无公论。本文认为"好逑"当释为"喜欢的女性伴侣"。根据如下。(1)《诗经》时代,"仇"与"雠"是同源关系,而与"逑"既无同源关系,亦不能通用。段玉裁、闻一多等前贤说"逑、仇古多通用"、"逑、仇古通",是没有根据的结论。(2)"逑"是为"求(裘)"的引申义"敛聚"、"女性配偶"等造的区别字,由此"逑"与"求(裘)"构成了同源关系。《关雎》篇中的"逑"专称女性配偶,而不包含男性伴侣。(3)战国以后"仇"的词义外延扩大了,覆盖了所有的伴侣或朋友,不再专称男性伴侣或朋友,故时人引用《诗经》或有将"好逑"引作"好仇"者,由此而形成异文,尽管如此"逑"仍不与"仇"通用,"逑"虽能写作"仇",但"仇"却不能写作"逑"。(4)国人喜欢用"衣服"来比喻妻子、女友。这种习俗来源久远。古人最早就用裘衣来比喻性爱中的女伴、女友,于是"求"和"逑"就具有了称呼女性配偶的词义特征。(5)《关雎》的"好逑"是指男人"喜欢的女性伴侣",这类被喜欢的女性伴侣因久久追求而不易得手,故男人视之为"怨匹"、"冤家",今人或称"欢喜冤家",亦就是《关雎》所谓"好逑"。  相似文献   

6.
“黎民”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主要有三种解说。第一种,《诗·云汉》郑玄笺“黎,众也。”第二种,黑发的人。《孟子·梁惠王》朱熹注:“黎,黑色。黎民,黑发之人,犹秦言黔首世。”第三种,黎族人民,杨筠如《尚书诂》:“黎民当即九黎之民。”上述三说,乃循《诗》、《书》、《孟子》三书行文作解,故歧义纷出。今人释“黎民”一词,大凡因循上述三说,未察其本原。弄清“黎民”一词的本义,“黎”字是关键。就目前而言,甲骨文和金文中尚未确认是否有“黎”字。因此,最权威的解释莫过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云:“…  相似文献   

7.
胡正旗 《殷都学刊》2011,(3):115-117
"京"字的本义,两部大型汉语工具书《汉语大词典》与《汉语大字典》均释为"高丘"。考察"京"在上古文献材料中的实物指向,有高大建筑、高丘、大仓、国都、都邑诸义。通过文字形体、语音演变、文献例证等分析手段,"京"本义宜确定为干栏类的高大建筑,其余皆为引申义。  相似文献   

8.
玄鸟新解     
《诗经·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郑玄笺:“天使鸟乙下而生商者,谓鸟乙遗卵,娀氏之女简狄吞之而生契。”商族为玄鸟所生,后世史家或以为是“虚妄之言”(《论衡·奇怪》篇),但《商颂》本是商人后裔、春秋时代宋国贵族祭祀祖先时的庙堂乐歌,其歌词内容决非向壁虚造,而是必有所本,从现代科学的民族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宋人所言不虚,所谓玄鸟正是古代商族所崇拜的图腾。  相似文献   

9.
杨年保 《云梦学刊》2009,(4):151-151
《周易本义》(李红著)于2009年3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共分三编:上编是《周易》经文,以传世通行本与马王堆帛书本逐卦对照,附以《彖传》、《象传》和《文言》;中编是《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以上两编均有白话译释。下编则“是参悟《易》道和《周易》入门的知识”,有《悟(易)本相》、《读(易)举隅》及《读(易)入门》三篇。这三篇更能看出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幸福新解     
正幸福究竟是什么呢?窃以为,幸福是一种美好的心灵感觉。这与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言幸福是人类灵魂的一种香味的观点很相似。哲学家叔本华说:幸福即痛苦的避免。所谓痛苦是实在的,而幸福则是根本不存在的。痛苦不存在时之状态,无以名之,名之曰幸福,是故人生之目标,不在幸福之追求,而在痛苦之避免。人生即一串痛苦所构成,能避免一分的痛苦,即一分的幸福。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所提出的因果链条律是宏观动力机制规律,而不是微观动力机制规律;马恩所说的“自然历史过程”仅仅是针对世界历史总的发展轨迹而讲的,而不是说历史演进的快慢、具体实现形式等,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典作家所讲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实乃历史变迁的微观动力机制。而之所以社会形态的演进最终可以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因为在经济、社会系统的反馈控制机制中,最终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效果检验标准的。  相似文献   

12.
孝道新解     
<正>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曾参……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明确地指出《孝经》乃曾子所作。《汉书·艺文志》之《六艺略》记:“《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是说孔子向曾子陈述孝道后所作。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他陈述后,由曾子记下来,亦可证明《孝经》的作者是曾子。从《论语》记曾子“慎终追远”等论述看,曾子本人尽孝道、讲孝道,确有一套孝的理论和主张。  相似文献   

13.
古代婚姻观念涉及的内容很多。如娶妇纳(土胥)之标准、再嫁、贞节、结婚年龄等。类似这些观念,数十年来或分散或集中,都已有所论列。本文所讨论的,是一个人们比较熟悉而为研究者疏忽了的婚姻观念,即“五行八字婚姻观”。一、以“五行”、“八字”推断婚姻可否的由来旧时民间缔结婚姻的一般做法是:男女双方首先通过媒人致意,苟有可望,女方即将当事者的生辰八字交给男方,男方将其放在神案或什么地方,若三天家中无磕磕碰碰及伤损事,即请先生将双方八字对参,看其五行年命是否相克相妨,同时还要看女方八字与未来翁姑年命之谐克。此即“合帖”。若俱无关碍,则婚姻可期。然后再根据男女双方的八字给纳吉、纳征、亲迎等各个婚姻程序选择一个皆大欢喜的吉祥日子。这种方法,涉及到两个观念。一是各人诞生的年、月、日、时即所谓“八字”不同,决定人们一生的富贵究通:二是不同的“五行”组合,决定男女婚姻的贫富寿夭,因为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周山 《社会科学》2023,(1):38-43+63
自《周易》问世以来,对其卦辞爻辞的释读,虽有《易传》为基准,历来仍多有分歧,误读、过度释读亦多。其中《乾》卦九四爻辞、《咸》卦卦辞、《未济》卦上九爻辞,是长期以来被误读的典型。“或跃在渊”的本义不是待时而起,而是高位者如临深渊的忧患意识;“取女”的本义不是占断能否娶新妇,而是指男女谈恋爱应以婚娶为目的;“濡其首,有孚失是”的本义不是指失节违礼,而是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不仅有信心,更要有力量。只有把握住每卦的特殊语境、每爻在其特殊语境中的特定位置,才能对借譬取喻的卦爻辞的本义有一个放心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慎独”本义新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慎独”说在儒学思想史上影响深远,但从郑玄、孔颖达、朱熹以至王栋、郝懿行、王念孙,其解释莫衷一是,近年来由于出土资料的发现更引发了新的争议。本文在王栋、刘宗周、王念孙、凌廷堪、梁涛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郑玄以来解“慎独”为“谨慎独处”是错误的,而王念孙以及令人据筒帛《五行》篇解“慎独”之“慎”为“诚”亦不可信。传世文献与出土筒帛中的“慎独”,其“慎”宇只能以本义“珍重”为解。  相似文献   

16.
诉讼效益的本义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学家们已经证明法治社会里,直接表征一个社会的法治水平和社会秩序状态的不是纠纷和诉讼发生的数量,而是诉讼机制对于纠纷的排解能力和效果.[1]诉讼效益则是衡量一个国家诉讼制度对纠纷排解能力和效果的主要尺度.从形式上看诉讼效益具有多样性、客观性、综合性、目的性、不平衡性等特征;从内容构成上分析,诉讼效益由诉讼目的、诉讼利益、诉讼效果和诉讼机制等要素构成.要提高诉讼效益,必须校正诉讼目的,提高诉讼机制发挥功能的条件,改善诉讼机制运行的社会环境与制度环境.本文主要对诉讼效益的概念和形式特征进行探讨,诉讼效益的内容则另外行文研究.  相似文献   

17.
理解文化的本义必须打破传统知识论的认识方法 ,把文化置于人类生存实践中进行 ,才能把握文化的真正内涵 ,即文化的本质就是它存在的实践性。在关系层面上 ,文化与人是共生共存的关系 ;在性质上 ,文化属于社会存在范畴。因此 ,必须从人的主体性实践去揭示和体现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才可能彰显文化的本义  相似文献   

18.
管理伦理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天平 《河北学刊》2004,24(6):50-55
管理伦理是以人的管理行为为载体而表现出来的伦理道德 ,是伦理道德在管理领域的一种具体的、特殊的表现。因而 ,管理伦理既是一种过程伦理、一种制度伦理 ,也是一种组织伦理、一种德性伦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卿”字的字形构造和在文献中的用法两方面的分析,认为“卿”的本义应当是“飨食”,“卿”是“■(飨)的初文,其它各义项和用法皆从本义而来。同时,本文还指出了《汉语大词典》在处理初文和本义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诗味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结构主义语义学的角度来看,艺术作品的“味”并不是、或主要不是作品所传达的语义内容,而是来自作品“结构”所产生的意义。艺术作品的意义可分成“指称意义”、“逻辑意义”、“结构意义”三个层次,前两者是艺术形象的语义内容,是认识活动的产物,因而它所提供的主要是认识的或道德教化的价值,而非审美价值。只有艺术的“结构意义”才是艺术的审美价值所得以产生的关键,因为它不是艺术形象直接指证出来的语义内容,而是一种“象外之旨”、“言外之意”。从这一意义上讲,任何优秀的文艺作品都具有超越语言逻辑和形象符号的特征。也正是这一特征,才使得艺术作品具有了“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