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和谐国企关键在人,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首先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特别强调“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建设高素质政工队伍,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才能进一步保证党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2.
薛丽  李亚 《公关世界》2016,(5):31-39
吴守明老师的采访邀在老师家中。温馨雅致的客厅,一幅气势宏伟、墨色淋漓的《秋染太行》犹如一首诗意沉静、气势磅礴的华章,让整个空间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转身回头,对面墙上是一幅《宝塔晨晖》,旁边是李世苓老师(吴守明爱人)的《晨曦》,山水与花鸟的交相呼应,给人一种幸福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3.
夏利荣 《现代交际》2013,(9):101-101
以人为本,是指人在这个以人类为主宰的星球上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三部分构成,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灵魂的重量     
刘洋 《老年世界》2008,(9):41-41
王老头很早就相信灵魂的说法。前不久,他又听说外国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精确的秤称了一个人生前死后的重量,发现在生前死后的那一瞬间,体重普遍轻了十多克,这十多克就是灵魂的重量。一个人死后,灵魂离开了肉体,体重自然就减轻了。  相似文献   

5.
唐爱华 《现代交际》2010,(10):94-94
本文通过一幅漫画,试图从尊重学生、营造平等的和谐氛围,用爱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心沟通、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等方面介绍个人对和谐师生关系心理构建的认识,对小学教师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个分工看守社会良心的人,社会既要助长他的利己之心,又要助长他的良心。这么个巨大矛盾植在他心中怎么会不迷失了他的灵魂呢?  相似文献   

7.
广义的伊斯兰道德论提倡采取中庸之道,运用理智,因时因地使人的形体、道德、精神三方面都达到和谐的自然状态。“灵魂确实是令人作恶的”(12:53),这里的灵魂是指人的原始倾向,有人把它译作“人性”。这种灵魂追求形体需要的满足,与动物无异。但人的灵魂又是“自责的灵魂”(75:2),自讼自责,就能涤荡罪恶,约束情欲和兽性,显示高尚道德,从而使人的灵魂成为《古兰经》所说的“安定的灵魂”(89:27),这时人的精神已经纯化,便可进入天园。  相似文献   

8.
王瀛  邵今春 《当代老年》2010,(10):32-33
一只小小的易拉罐,转眼之间,就成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易拉罐手工艺画。京城易拉罐老人刘燮昌,5年成就了近千幅作品。易拉罐玩出大名堂,有人以数千元价格收购他的‘一只鹦鹉”,有人以巨额高薪聘请他合作,他总是淡淡一笑,摇头拒绝。他的画只赠不卖,他免费给人传授易拉罐手工艺画技法,他说:“我喜欢这么玩,这就是找乐。”走进刘燮昌先生的易拉罐手工艺画家庭艺术馆,不禁会竖起大指:您玩的,  相似文献   

9.
江北雪 《老年世界》2009,(21):35-35
健身养生是人类抵御疾病、保护和延续生命的自我防御措施。然而,养神又是诸多养生方法中不可忽视的手段之一。中医理论认为:精、气、神是人生命的灵魂,所谓神,即人的气质精神。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好与坏,首先是由人的神态和神采、举止气度表现出来。因此,老年人养神促进健身养生愈加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0.
罗丽艳 《城市》2014,(5):64-66
正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人类发展经历了漫长而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黄色农业文明时代;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而污染和生态破坏空前严重的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他的著作《理想国》为人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和谐城邦。柏拉图所设计的理想国是一个在哲学的统治下,以正义为原则,实现个人灵魂和谐和城邦和谐的一致协调,达到真正意义的正义与和谐的国家。和谐思想贯穿着构建理想国的始终,这对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有的人象一池柔水,他以谦让以融和赢得和谐;有的人象一泻山洪,他用扫除用威严赢得和谐。共同生活在一个集体、一个单位,适应是一种必备的能力,服从也是必不可少的。不是你在适应他、服从他就是他在适应你、服从你。而且,在这单位或集体如果你能和谐合作,你能友善互补,必然是你适应别人、服从别人是主要的,大比重的,让别人来适应你服从你是次要的,是少数时候。两个人分进同一个单位做了同事,你就无法选择他,他也无法选择你了。这不象朋友,今天是朋友,明天发现两个相去甚远,可以马上降格马上冷却,进而分道扬镇。可到了同一单…  相似文献   

13.
陈传熙 《公关世界》2023,(14):151-152
<正>我与颜默先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相遇,得知颜默先生在书法艺术与理论方面很有研究,交谈中他把新出版的《颜默书法与理论作品集》赠予我。回到家细细品味,作品集中一幅幅书法力作与具有独到见解的研讨文章,让我暗自感叹这位天天在军校工作的人,怎能在书画领域创作出令人心旷神怡的作品,是什么孕育了他如此浓厚的书画情缘呢?  相似文献   

14.
饶平如与妻子毛美棠从相识相爱至生离死别,历经整整一甲子。5年前.妻子去世。在两人共同生活的60年里,妻子的照片时有遗落。生活的点滴也无法保留。于是他把对她的思念画成一幅幅图画,  相似文献   

15.
胡杨之地     
人用灵魂这个词把自己跟动物拉开了距离。因有灵魂,人才有喜悦和悲伤,有良知与禁忌。人在灵魂的引导下,会哭泣和欢笑。人并没有把“灵魂”这个词送给动物,更不觉得植物有灵魂。一株草,由青到黄,从春到秋,怎么会有灵魂呢?但如果你见到胡杨林,这种看法也许会发生转变。我在四子王旗的速亥看到的,与其说是胡杨林,不如说是一个又一个悲泣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陈晖 《现代交际》2010,(4):47-47,46
走出湘西大山的沈从文虽身处都市,但急于寻找精神上的栖息之所。湘西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成了疗救他疲惫心灵的一剂良药,他期望重建人类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以及反思民族道德的重建。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在对湘西生活和城市生活的生动表现中,通过血肉饱满的灵魂,表达自己对于人性思索以及对生命的热爱;揭示出人类生命形式里所具有的终极关怀;他尝试通过对人类生命的真切认识与理解来超越这种充满宿命的人性关怀,到达理想的家园。沈从文的文学观,是人的文学观;沈从文的文学形象,是在人性的对比中形成对自然、生命和道德的挽歌;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涂上一层宿命色彩,探索人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在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经常可以看见一位老人背着一个摄影包,走街串巷,熟悉他的人都会打招呼:老王,今天又来采访啥新闻啦?这位年过六旬的“乡土记者”,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已有30多个年头了。每天奔走于村村寨寨、田间地头,用他独特的视角,拍摄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新闻图片;用他朴实的笔触,讲述了一段段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他就是被当地老百姓亲切称为“草根记者”的宝丰镇政府退休干部王义富。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理想,是党的执政目标。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当前,我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理想,是党的执政目标.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