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胡峪龙 《职业时空》2008,4(7):109-109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其教育功能是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的。而绿色校园文化则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
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及其作用的发挥,是在英语隐性课程与英语显性课程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中进行的。英语隐性课程的显性化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接受能力的重要途径。英语的隐形课程显性化,不仅有利于增强英语课程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而且有助于教师不断的补充知识,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良性促进。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德育的隐性课程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德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方式,显性课程已经纳入了学校的教学计划;但是德育的隐性课程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的作用,如何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就高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的涵义、必要性及德育隐性课程建设的内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它与显性课程相辅相成,协调配合。合理地开发并利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因素对于完善高职语文课程建设、拓宽课程范围,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东生 《职业》2016,(24):140-141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素养课程开发与一般课程开发既有共同点,也有一定的区别。本文在总结作者学校实践经验、分析他校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从开发的程序、开发的主体、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五方面对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素养课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宣仲良  杨永娟 《职业时空》2008,4(10):186-187
课程开发的起点是在一定课程模式思想指导下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模式承载着教育思想,反映了课程的价值取向、影响着课程开发者对课程的态度和行为。课程改革与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着落点,构建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的起点。课程标准对课程开发核心要素及其标准的明确要求,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核心产品,是课程开发之纲。课程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设计的学习者的学习计划或学习方案,是学校的主要产品。”  相似文献   

7.
李可欣 《职业时空》2016,(4):19-20,26
隐性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具备职业能力、关键能力等各项综合素质的高素质型技术技能人才就必须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重要作用。文章在把握隐性课程的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深入论述了隐性课程在高职中存在着课程目标不够明确、课程内容偏重物质层面、课程实施忽视情感因素、课程评价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并从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对隐性课程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园文化与德育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相得益彰。但是目前大学校园文化中存在着冲突:理念性冲突、主体性冲突、制度性冲突,对德育课程的开发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大学校园文化与德育课程开发的联系:用优良校风引导大学德育课程的落实;在和谐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中促进德育课程开发;加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发挥其隐性德育课程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晶 《现代交际》2014,(5):244-245
"隐性课程"是国内外的教育者和教育理论界如今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从隐性课程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的隐性课程,找出其呈现方式、规律及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并进行反思,以期为大学英语教材中的隐性课程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造成教学质量不高的因素有很多,而能否根据不同的教学影响因素合理开发和配置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不同的教学时段、科学设计课程类型等,这些都与课堂教学效果直接相关.而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从制度、政策上有效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笔者从教师自身和学校等方面分析影响高校教师积极性的因素,进而制定实施增强教师积极性的方法,以提升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国际教育界就已经意识到"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重要性,并不断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开发。所谓隐性课程,就是隐藏在规章制度下的或显性的理论性及实践性教育教学课程之外的"课程",如良好的道德风尚、公平竞争制度等。本文将通过概括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总结其特点,分析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更好地把握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2.
杨新敏 《职业》2014,(20):170-170
随着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笔者学校也着手开发就业指导课程校本教材,笔者着重从课程设置时长及内容上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魏斌 《职业时空》2009,5(3):5-6
在学校知识管理中,针对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学校隐性知识具有非正式性,因此要对教师隐性知识进行识别,并需对隐性知识进行转化活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就是以开发学校为历史课程的编制主体,让学校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开发供学生学习或选修的高中历史课程,它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搞好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要立足于从地方实际出发,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不断丰富的过程,而开发目的在于重视学校师生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吴红英 《现代交际》2014,(3):216-217
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不断的推进,大学英语教学也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为了促进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其教学逐渐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时代特色。但是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一定问题,其中,教师偏重英语中的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的问题就比较突出。由于隐性课程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促进英语教学实践的提升等方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就对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研究状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正处于深刻变革阶段,项目课程是这场变革的重要主导理念。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开发和实施项目课程会对校企合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当前中职校企合作的现状,指出中职学校实施项目课程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发展,并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王宇 《职业》2007,(30)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是一种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它以学校教师为开发主体,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学校自身及当地社区(包括企事业单位)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相似文献   

18.
隐形课程的系统化和可视化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规划具有深远的影响,隐形课程是学校的一种教育资源和精神氛围,对学生的品德修养、作风和文化素养、身心和潜能培育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隐性课程体系的建设分析,以及此体系对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作用研究,进一步阐述了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大框架下隐形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介绍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显性和隐性知识之间相互转换的因素,即组织学习、交流与理解力、知识网络、知识载体。由此提出显性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闭环良性循环模型,并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提出及现状分析 开发和利用课程(教学)资源是新课改的一大闪光点,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有充足的课程资源为支撑。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课程资源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充足、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搞好课程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课程改革的成功是无法得到保障的。因此,许多地区、学校和教师都把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当做保障课程改革或功的头等大事来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