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吴德萍 《职业时空》2008,4(2):51-52
随着Web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资源的类型以及信息产生和发布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信息服务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信息资源空间的数字化,用户信息行为正从文献获取转为数字化网络化地获取信息,并逐步成为一种基本要求和行为习惯。那么,怎样合理、有效地对各类数字信息进行组织、检索、访问和利用;怎样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向用户提供海量数字信息服务;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董艳 《职业时空》2008,4(10):241-241
医院是一个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场所,医院建筑同时也是一种集专业技术、复杂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类型,它与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及医学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理念的转变,医疗科技的飞速进步以及人类对生命和健康日益全面的认识,医院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视角发生改变,观念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需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就要求高校教育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大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在现实社会的影响下也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随着教育改革的和社会经济急速变化,社会性的因素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的影响更加深刻。这个问题值得社会各界思考。本文从和谐理念的角度出发,以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归宿,探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理念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更新了体育教学观念,同时对体育课的作用也做了进一步深化,从而确立了适应现代社会性质的健康观念。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体育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培养学生善于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合群的性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怎样采用“运动处方”等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实施贯彻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自出现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观念的改变,高层建筑在本世纪中,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建设热潮。近20年来高层建筑在造型形式方面不断翻新,高度记录一再被打破,其空间构成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致使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一个知名的品牌足以抬升产品的自信和生活品味,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品牌的效应所体现的就是这个品牌被赋予的含义和所能诠释的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外企的进入,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头脑中的物质观念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欧美等先进国家的许多消费理念正在潜移默化地移植到中国民众的头脑中,崇尚品牌消费,以此来界定成功的标准,或以成功的标准来界定社会消费层次。美国人有以服饰、住房、家具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当代青年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也随着发生变迁,在西方物质主义价值观影响下,当代青年消费出现物化意识观念下享乐型消费盛行、个人主义观念下符号型消费凸显、异化消费观念下消费理性失衡等消费误区。后物质主义作为绿色政治理论核心价值观之一,其提倡的生态优先发展、绿色消费、理性平衡等观念能为青年绿色消费模式的建构提供理念导向。从物质主义到后物质主义是当代青年绿色消费模式建构的必然选择,绿色消费模式建构包含三个转向,即从物质——享乐型消费到后物质——生态型消费、从个性——符号型消费到需求——发展型消费和从欲望——异化型消费到理性——适度型消费。  相似文献   

8.
董印红 《现代妇女》2010,(11):49-53
新中国成立后,傣族女性才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而在近二、三十年才得到迅速、全面的发展,使傣族的整体文化素质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对傣族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傣族女性在教育这一问题上与男性具有平等权利,更大的变化恐怕是深层的东西,即傣族的心理、传统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一个社会要保持发展的活力和趋势,就必须教育、发展和鼓励其中的女性。女性资源的发展必须靠提高女性的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来实现。实现的过程除相应的政策支持、理论指导和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外,如何改变女性的教育观念,是改善女性以及傣族整体教育状况的前提。而女性教育观念的改变与发展则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傣族女性观念一方面受到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和束缚,一方面现代文化发展带来的新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影响着女性教育观念的变化,两种文化在女性教育观念影响与变迁中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会通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怎样从过去传统教学中转变过来,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出合格人才,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代文学影视艺术创作观念的变化,随着当代中国商品经济的盛行,特别是西方创作观念的入侵,大量涌现出一些浮躁、肤浅、不切实际的文学艺术作品,恩格斯的典型化理论似乎已被卷入时间的潮水中被人们遗忘。中国当前的文学艺术作品要不要遵循典型化理论来创作,恩格斯典型化理论的现实意义又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对当代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和价值又是什么,本文将从对恩格斯典型化理论的分析及对当代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给予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宽松、交往范围的扩大以及妇女经济上的日益独立,人们的婚姻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新一轮的离婚浪潮汹涌而来,离婚式单亲家庭也日益增多。据广东省佛山市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纪念馆展陈设计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播,更应该关注深层次观众体验需求,这需要纪念馆管理者对观众的期待和参观体验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以此为核心借助现代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成果,重新构建展陈设计的思路与理念,使观众享受更多的体验和人文关怀,从而建立纪念馆与观众的良好互动关系,不断吸引更多的观众。  相似文献   

13.
《当代老年》2011,(1):59-59
近期有不少读者来信反映,随着养老观念的变化,进养老院逐渐成为养老方式的选择之一。但是,对怎样选择养老院等一些具体事宜几无所知。  相似文献   

14.
农民养老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老年人的生存处境正在发生变化,农村家庭养老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呈现出诸多新特征、新趋势。 曾几何时,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老吾老及人之老等传统反馈式养老模式与理念一度盛行乡村社会,农村老年人有着较高的养老预期。在养儿防老的年代,只要有了儿子,不仅是有了香火,更是解决了日后的养老问题。也因此,拼命也要生儿子成为传统中国农民生育观念的主要表现之一。然而,改革开放尤其是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不仅农民的生育观念有了新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更是呈现出诸多新特征。  相似文献   

15.
变化中的青年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生活正发生着令人眩目的变化,这不能不首先引起敏感的青年一代心理上、观念上的急剧变化。有些久受崇敬的观念因其不合时宜而被怀疑和抛弃,有的则经受了生活的检验而保持其价值。新的观念正经历着临产前的阵痛。这是一个紧张探索的时代,也是一个痛苦然而又大有希望的时代。饱经忧患而渐趋成熟的青年一代在价值观念上的变化,首先是价值标准(尺度)发生了变化。以前(五、六十年代)青年评价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是社会,是社会的利益。当时青年  相似文献   

16.
江西是一个农业省份,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大量青壮年到城市务工,家庭关系、子女教育、老人赡养以及农村空心化、社会道德滑坡等问题给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2007年以来,我们抓住推进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契机,不断将社会工作服务的理念、方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嵌入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使农村经济社会的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工作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彰显。  相似文献   

17.
2013《社会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群体性事件作为公民参与的一种特殊形式正在给政治环境带来重要的变革。本文在分析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现状以及政府应对情况的基础上,探索频发的群体性事件使政治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政治环境的改变对行政组织的变革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的观念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做为青年医护人员怎样通过对患者服务这一载体体现其社会的人文关怀,显得优为重要。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皇陵选址的风水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墓葬,起源于灵魂观念的产生。灵魂观念的产生,大约在原始社会中期就已经开始了。古人认为,人是肉体与灵魂的统一体,人死了以后,虽然肉体死了,但灵魂还会存在着,由此而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人死后,灵魂何去何从是一个抽象的问题,但对死者的埋葬问题,却是一个具体而实际的问题。遗体如何处理,怎样人葬,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和因民族信仰不同而异的。在古  相似文献   

20.
《上海科学生活》2003,(3):30-35
重读12年前的这篇文字,我们也许可以从性别这个角度,体会今天的社会及社会观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