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数据库     
《社会》1985,(1)
●我国国民经济迈出历史性步伐,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突破一万亿元。今后每年保持递增9%,翻两番可提前四年实现。●我国农村在深入改革中,农业又获全面丰收:1984年粮食总产量突破八千亿斤。●我国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35万个,到1983年底止,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222亿元,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2.1%,占农村经济总产值的三分之一。●198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突破七千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全国生产发展,人民收入增加。1984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突破三千亿元,比上年增长17%以上,创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全国高等院校将招生52万,比去年增加15.95%。到本世纪未,我国将需要70万名研究生,一千万名大学本科生,一千万名大学专科生和两千万名中专生。●据预测,在九十年代,西方将在中国近海勘探中投资3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8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与资金的大量投入密切相关。1988年,全国乡镇企业资金投入已达3922.3亿元,比1979年增加8.30倍,年均递增28.11%,其间,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递增31.61%,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30.28%,所安排从业人员年均递增14.11%。现在,乡镇企业总产值已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4左右,乡镇工业在全国工业经济中已呈“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态势。显然,巨额资金的投入与积累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对乡镇企业宏观调控乏力,乡镇企业伴随投资膨胀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也是促使中央采取治理整顿方针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乡镇企业投资膨胀根源与后果剖析,并结合整治以来出现的情况,提出对乡镇企业投资调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绍兴市乡镇企业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1987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77.38亿元,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120.31亿元的64.32%,其中完成工业总产值69.5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5.37%。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其出口创汇也有较大增长,1987年全市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它的蓬勃发展,给国民经济带来了生气。1977—1985年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并且近年来呈加速度的趋向。1985年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一年增长了43%。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748亿元,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0%以上,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6.8%。正是因为它如此快速的发展,才掩盖了它存在的问题。事实上,其发展的高速度是由这些年我国过热的经济环境孕育的,一旦经济环境由“热”到“冷”发生了变化,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会充分暴露出来。本文试就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的根本的问题以及可供选择的对策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注意、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整顿经济秩序,治理经济环境中,要不要持续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这是广大农民十分关心的问题。黑龙江省乡镇企业近些年同全国一样,有了较快地发展。到1987年底总产值已达85.5亿元,并初步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等在农村几乎无所不包的行业和产业。从业人员已有147万多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0%以上。迅速发展的乡镇企业,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农村多余劳动力,推动农民脱贫致富和以工补农,加快农村经济乃至全省整个经济的振兴,都开始显示出不可缺少和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我省乡镇企业毕竟是基础差,起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村工业是中印两国农村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工业发展非常迅速。1986年中国乡镇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了五倍多。从1973-74年度到1984-85年度,印度乡村工业和小工业的产值也增加了1.5倍。198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中国的“七五”计划还规定,乡镇企业总产值到1990年要比1985年增长一倍。印度计划部长马德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指引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乡镇企业目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有些耗能大、与国营企业争原料、争市场而且管理落后、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乡镇企业要坚决整顿,对大多数乡镇企业要强化现代化管理。牡丹江市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虽然不长,但近几年来,却有了长足的发展。1988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比1987年增长31.5%,牡市郊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5.4亿元,占社会总产值的80%,上缴国家税金1300万元。产值、利润、税收分别比1987年增加38.4%、34.1%和45.5%。乡镇企业在牡市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乡镇企业已成为牡丹江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沟通城乡关系的  相似文献   

8.
一乡镇企业小型多样,行业繁多,涉及面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制订、完善支持发展乡镇企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乡镇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1984年底止,绍兴市有乡镇企业9,550个;在业人员43.1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5.62%;  相似文献   

9.
程胜利 《社会》2003,(5):45-48
研究问题的提出 乡镇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贯穿于整个90年代的乡镇企业改革,主要是产权改革,不仅仅是企业产权的变化和经营机制的转变,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一场涉及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社会革命。但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从经济角度或从规范管理的角度来研究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缺乏从职工参与、劳动力社会分化的角度对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对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而深远的影响的大型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主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突出特点,是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邓小平同志指出:“乡镇企业每年都是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率,持续了几年,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8页)乡镇企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关键在于其运行机制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乡镇企业在近14年的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蓬勃发展,是十多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的一个伟大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乡镇企业由150万个发展到1820万个,遍及华夏每个角落,平均每个乡镇有各类企业150多个,职工人数由2827万人增加到9609万人;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由493.1亿元增加到11752.5亿元,翻了4番;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由229.6亿元增加到3387.2亿元,增加13倍;全国乡镇企业向国家缴纳税金由22亿元增加到 458.6亿元,翻了4番多。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实现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12.
多吉才让部长在《第十次全国民政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按国务院关于农村(含乡镇企业)社会养老保险由民政部门员责的决定,稳定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3.
浅谈乡镇企业的股份合作制改造王树田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对农村经济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力度的不断强化,乡镇企业在经营方式和管理方面的弊端也逐渐显露...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乡镇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迁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中,乡村集体企业的固定资产仍占固定资产总值的较大份额,但这一比重近年来正逐步降低.从数量上看,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乡村集体企业以外的村以下办企业的迅速增长.近年来,以推行股份合作制、组建企业集团、企业兼并、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拓宽与深入,使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但也引发企业转制的成本由谁负担、集体资产出售后收回的价值形态的资产如何经营管理、乡村集体企业转制后怎样解决企业社区性削弱等问题.乡镇企业的定义、作用以及作为一种特定的农村企业组织形式而存在的意义也受到了质疑.  相似文献   

15.
一提起乡镇企业,就使人联想起它的灵活的经营机制。正是由于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形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利益风险机制、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能上能下的干部制度、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及“自我约束、自我积累、自我改造”的发展机制,才使其“异军突起”,迅速壮大。这支“老乡队”很快就占领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乡镇企业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农村社会增加值中,它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但是,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其经营机制的优势逐渐退化,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建立农村商品生产系列的依据建立农村商品生产系列,可以有效地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农村面貌的改观和现代化的实现。但是建立和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系列,不能靠主观意志,必须在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客观上具备了相应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十个商品生产系列,是一个新的探索。 1、建立和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系列,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牡丹江市农村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198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89,851万元(不含村办工业),比1980年增长30.6%,乡镇企业产值达74,960万元,比1980年增长2.9倍,农村  相似文献   

17.
乡镇企业以引人注目的姿态,蓬勃兴起和茁壮成长在我国社会主义农村。无论从全国看,还是从浙江看,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都大大快于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这是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的大趋势。中央[1984]四号文件,对乡镇企业作了充分肯定和新的评价,纠正了种种“左”的偏见,使乡镇企业得以飞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识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要重新认识乡镇企业的战略地位,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梁荣  唐坤炎 《探求》2000,(3):9-11
90年代广东乡镇企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形成此特点的原因有哪些?分析这一问题,对党和政府正确、全面地掌握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促进其发展,都不无裨益。 一、90年代广东乡镇企业发展的特点 ──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0~1998年,广东乡镇企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31.83%,最高峰达到60.1%,最低也有12%;而全国乡镇企业上述指标分别为27.6%、58.3%和10%。这表明,90年代广东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比全国其他省市的乡镇企业要快。 ──出现众多大型骨干乡镇企业,外向度迅速提高,其中一部…  相似文献   

19.
乡镇企业已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深化乡镇企业体制改革,是振兴农村经济,使广大农民奔向小康的必由之路。它对于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完成工业化任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正确地认识乡镇企业及其体制特征,是研究深化乡镇企业体制改革的理论前提。目前理论界对乡镇企业涵义的介定存在分岐。归纳起来,大体有五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乡镇企业是一个产业概念。乡镇企业就是指乡镇办的工业,或是指农村中的非农产业。不容否认,乡镇企业主体是工业,但此外还有建筑业、运输业以及商业服务业等。行业多,品种杂是乡镇企业的—个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策略研究梁兴文一、乡镇企业的现状及问题发展市场经济是大势之所趋,农村经济必须走向市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科学技术和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据统计,1993年我国乡镇企业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