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人才逆向流动及其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的人才流动近十几年来,我国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大致是沿竞争力强弱的梯次流动的,即从竞争力弱的地区或企业流向相对较强的地区或企业。具体来说大致呈现以下规律: 1.从地域上看,国际上我国大量人才流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国内优秀人才纷纷流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并集中于京、沪、深等大城  相似文献   

2.
各国吸引外流人才回国创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 仅用了30年,韩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国。过去,由于经济不发达,韩国有大量的科技人才流往国外。例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韩国向美国派遣了数万名留学生,但大都没有按时返回。自20世纪90年代,由于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经济腾飞,经济建设部门都迫切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于是韩国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吸引上述人才回国服务。由于措施得力可行,使移居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学者、工程师以及赴海外留学人员纷纷回国,形成一股回归大潮。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为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各地纷纷开始了人才特区建设的探索。两年来的实践表明,设立人才特区,是区域人才工作的重大创新,对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区域人才开发、发挥人才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月1日,由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政策创新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上,来自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江苏无锡、福建平潭、深圳前海等8个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代表,分别介绍了试验区建设的主要经验、政策创新等。据了解,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颁布以来,全国各地纷纷试点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了4种主要类型的人才试验区:以北京中关村为代表的园区型试验区;以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代表的基地型试验区;以无锡人才特区为代表的区域型试验区;以深圳前海为代表的行业产  相似文献   

5.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了解国内外人才流动和人才引进工作现状,可以看出,他们在人才流动和人才引进方面卓有成效,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总结他们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提高了人才的战略意识,构建了人才工作大方略 经济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优势的竞争,随着我国改革不断深化,人才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1992年珠海率先对知识分子实施重奖,拉开了全国人才争夺战的帷幕,1994年上海开始”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对策研究”,将人才资源开发引向深入,各省随后…  相似文献   

6.
人才流动规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流动是人出自自我的实现的需要和对于比较利益差异的追求,在既有认识的基础上的变换活动。人的流动受客观的、外部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因而是有规律的运动。通过频繁、复杂的人才流动现象,总结人才流动规律,对于研究人才流失、人才配置等人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通过分析资料,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出了人才流动的六个规律——规律一:从地域的角度看,人才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由中国西部地区向东南沿海流动。在世界范围的人才争夺中,发达国家充分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所能提供的优厚待遇、环境,吸引了大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人才流动十分频繁,无论是当初的“孔雀东南飞”,还是如今的“再回桑梓写风流”,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为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各地都在出台引进人才优惠政策,而为了防止人才流失,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得不“扎紧篱笆墙”,出台不接转关系、不提供档案、不同意放行的“三不”政策,就在情理之中了。于是,经济发达地区“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重建档案”,仿佛一枚重磅炸弹投向了各地的人才市场。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人才流动的特征是:国际间人才流失严重;国内人才流动失衡。据此,我们认为遏制人才外流趋势,扭转人才分布失衡的局面,实现人才的合理、有序、高效流动,已经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建设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直接改变我国人才资源的再配置格局,关系到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最终影响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在目前阶段,我国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个目标,搭建两个平台,完善两大机制,落实三项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国际间人才流动的一个新时期已经到来,这将有助于人才的发展成长和科技、经济、教育的国际交流,同时,也直接牵动着各个国家人才的扩散。国际人才流动与国家人才凝聚,正在成为一对新的矛盾。国际人才流动的根源和特色据统计,目前全球的留学生,一年,已超过100万人,他们学成后有相当一部分在国际上流动。美国每年吸收的移民,比法定名额50万人多得多,其中大都是外国人才;加拿大、澳  相似文献   

10.
刊中报     
编辑潘旭我国将出现第三次人才流动浪潮在日前召开的长江流域人才资源开发联席会议上,国家人事部流动调配司的负责人分析,"十五大"召开以后,我国将出现人才流动的第三次浪潮。据了解,国内人才流动的第一次浪潮出现在改革初期,"统包统配"的旧体制被冲破;第二次浪潮出现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以1993年首届全国人才技术交流大会为标志。"十五大"为人才流动形成第三次浪潮创造了有利条件。无论是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还是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共同发展,都要求人才身份的多样化,从而使人才流向是现多元化趋势;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  相似文献   

11.
徐珲  汪怿 《人才开发》2004,(8):20-21,17
自我革命:人才市场形成新格局 上海人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路走来的,经历了由政府推动向市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由封闭向逐步开放、服务全国、融入国际,由主要促进人才流动向实现人才资源市场化开发转变的  相似文献   

12.
世界人才流动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望着已经过去的2007年的背影,你会发现世界人才流动出现一些新动向,围绕经济发展这个热点,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的人才政策都有新规出现。中国、印度等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需求旺盛,对世界人才的吸引力始终保持领先的地位,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了留住人才也在不断出台新的规定。在一个多极化的和平的发展环境里,世界各国为了发展和保持优势,人才流动及国际化已经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入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人才全球化流动已经成为人才流动的新趋势。近年来,我国企业面临人才全球化流动与竞争的压力,有机遇,但更多的是挑战。入世后,国外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据有关资料,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300多家投资中国,并大力推行本土化战略,挖走更多中国本土企业人才。美国微软公司在中国聘用了500多名各类人才,微软中国研究院就有60名中国的留学人员和博士生研究人员。IBM中国研究中心的70多名研究人员大都是中国  相似文献   

14.
1994年2月7日,依每年的惯例,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南海会见并宴请在华工作多年的外国老专家。席间,专家们提出,改革开放十余年,一直没有机会看一看沿海特区的发展状况,身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见证人此实为憾事。江总书记听罢慨然应诺,指示由国家外国专家局负责组织承办。1994年5月6日至16日,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徐振元领队,9位外国老专家赴深圳、珠海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考察访问。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特区人目光惊异地留着这些不同寻常的客人。特区人不能想担,这些人在中国度过的岁月有半个世纪之久,他们意味深长地注视着特区,仅…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智力、知识、智慧是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也是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宝贵资源。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面对“强手如林”,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想“出奇制胜”,就必须从过去单纯的“引进人才”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打破旧的封闭式的人才管理模式,迅速建立起新的人才流动机制,运用灵活的人才策略,多层次、多形式、多方面地向社会招贤纳能。实施“人才柔性流动”就是一种促进人才自由流动的新策略。所谓“人才柔性流动”是指  相似文献   

16.
人才流动的大潮汹涌——一股继股票热之后的新的社会热浪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商品经济开始发育的时候,人才流动,一种不同于计划调配的人才配置形式,就在整个中华大地上悄悄地、零零星星地开始了。这些对于全社会来说可以忽略不计的“动作”,在计划调配的一潭  相似文献   

17.
所谓“软流动”即是在不迁户口、不转关系的情况下,广泛吸引科技人才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使科技人才拥有的知识向企业流动。 人才“软流动”,对那些目前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和经济实力不强的企业很有启发性。一是降低了对人才投入的成本。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和企业  相似文献   

18.
人才流失的失与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60年代中期,当英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流向美国时,“人才流失”一词开始流行,并保留下来。 人才流动自古有之,同自然界的物理流动相反,它总是趋向于由低向高走。当今国际间的人才流动长期存在着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的单向趋势。当发达国家凭借其不可阻挡的“引力”吸引了大量人才时,发展中国家必然承受着“人才流失”的痛苦。“人才流失的实质是一个国家花费大量钱财培养出来的人才,到头来把他们的教育收获奉送给别的国家”,它隐喻着无代价地丢掉了极重要的资源。 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与印度在“人才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试谈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赵留成,尚铁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下,旧的价值观、旧的人才标准都发生了变化,顺应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和全社会“人才合理流动”的强烈呼声,人才市场应运而生.一、建立人才市场的必要性人才流动,必须建立人才市场。人才是知识的...  相似文献   

20.
记者:李市长,深圳市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引进国外和港澳地区智力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能否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李灏:深圳是一座新兴城市,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对人才需求非常迫切。几年来,我市从全国各地调进专业干部3万多名,对特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从人才的专业分布和知识结构来看,精通经营管理、国际金融、新技术开发的高级人才,经济发展战略专家、投资专家、信息专家、软科学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仍然欠缺;训练有素,既懂外语,又懂对外经济贸易业务的人才尤其不足。这就制约了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人才问题成了能否推进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