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地方教育行政在整个教育行政体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教育所面临的热点问题都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是政府的严重失职.因此,地方政府必须从转变职能、社会参与、教育督导和教育立法等方面加强改革,这样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北洋时期的宗教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全国教育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对这一时期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就整个宗教学校教育来看,教育体系日趋完备,建立了一套从幼稚园到大学这样一个完整的宗教教育体系,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宗教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世俗化的人才,活跃在当时中国的政府、工商业、文教事业等各个领域;宗教教育也引起了北洋时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比发达国家低,甚至比一些发展中国家都低.其原因很多,根本原因是国家未制定有关教育的投资法律,国家无法对未按国家规定逐年增加教育投资的地方政府和部门依法进行处理.因此,国家必须通过立法,即制定<教育投资法>,各级政府必须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依法逐年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否则将依法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教育的优先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4.
颇罗鼐总理藏政的实质是藏王制,这在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职官设置、权力体系以及日常行政等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颇罗鼐统治时期的藏王制运作是很成功的,颇罗鼐藉此建立了稳固的政治统治,并在军事、宗教、经济、对外交往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政绩。颇罗鼐的藏王统治是高度极权的,但这并非是对西藏早已形成的与中国的领土主权隶属关系的否定,相反许多有力的事实充分证明藏王制只是清朝前期治藏的一种地方政府管理体制,颇罗鼐的藏王统治的成功运作也为清朝逐步加强对西藏的直接影响与控制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5.
孔子和耶稣都是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巨大影响的文化宗师.他们不仅孕育和建构了深刻影响人类文化历史发展进程的思想和宗教学说,而且通过教育指导学生、门徒的传道授业,既丰富充实了其思想文化内涵,又扩大衍续了其文化影响.因此,关注和探讨他们在教育方面的思想和实践,无论是对于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宗教的精神实质,还是寻求有利于现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不同文化之间交流、沟通的借鉴,都是十分有益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从本质上讲具有教化塑造人的功能.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是统治人们的外部力量的虚幻的反映.宗教和教育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本文旨在阐明人类文明从起步到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与宗教的关系及其运动轨迹,理清这一思路,对我们认识党和国家规定的宗教政策,坚守教育主阵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欧宗教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都影响深远。本文分析了宗教教育特点;阐述了宗教教育的功能;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方面探讨和借鉴西欧宗教教育成功的经验,在比较借鉴中不断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推进教育均等化、公平化,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基础.为了避免西藏因经济欠发达导致教育发展落后,我国以中央财政支出、对口援助等方式帮助西藏建立了布局和层次较为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1980年以来,国家实施了教育援藏,教育对口援藏,不断提高农牧民子女义务教育"三包"标准,援助内地西藏班(校),促进了西藏义务教育稳步发展,促进了西藏共享全国优质教育资源.西藏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共享型发展特征,为西藏居民更好地接受教育、提高文化素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上半叶,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传教士为到达拉萨使西藏的民众皈依天主教,成为首批进驻汉藏边缘滇西北一带的西方人.1854年,罗勒拿(Charles Renou)以"汉商"的名义,在紧邻云南北部边境的西藏察瓦龙境内的崩卡谷地主持传道,对当地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着重讨论了当地民众对法国传教士及新宗教的反应,揭示了滇西北边地复杂的族群关系、地方政治、经济和宗教形势.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中学教育财政体制发生的重要变革,不仅健全了地方教育经费管理机构、加强了地方政府的教育财政能力,还确定了各类中学的主要教育经费来源.这一时期中学教育财政的许多法律法规很难真正实行,相关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同时,地方教育财政各自为政,中学教育地区差异不断扩大,中学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总结其中经验和教训表明,中学教育财政发展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提升直接制约中学教育平衡发展的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支付能力;强化负责教育资源再分配的中央教育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从制度上保障中学教育财政的整体实现能力.  相似文献   

11.
西藏的宗教绘画是为宗教服务的,因此它的绘画艺术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藏族最重要的绘画形式是唐卡和壁画,通过它们,我们能够找到了解西藏宗教绘画艺术的窗口,同时它们也能传达出藏族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周遭地区风格影响的信息.西藏宗教绘画中对色彩的巧妙应用使它更加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2.
作为西藏重要的节日习俗,20世纪50年代之前,二月"驱鬼"仪式在西藏全境都有实施."驱鬼"仪式既是原始巫术遗存与宗教的结合,也是人们追求世俗娱乐的体现.与"驱鬼"有关的仪轨,还反映了西藏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19世纪的湘西苗疆,由于屯政的深入开展,地方政府拿出一笔经费用于教育事业,建立了广泛涵盖苗族、土家族以及汉族等民族、初级与较高层次的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从教学的投入、管理、教师人选以及课程设置,都显示出这个体系的近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1642年,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统一卫藏,结束了西藏噶玛巴地方政权,成为总揽西藏行政大权的汗王。在固始汗蒙古贵族势力的支持下,西藏佛教格鲁派跃为蒙藏地区占统治地位的教派。特别是经1653年清朝政府的册封,就进一步肯定了固始汗在西藏汗王的政治权力和五世达赖喇嘛为宗教领袖的地位。当时,清朝对西藏的施政是通过固始汗的地方政权进行的,而这个地方政权中具体掌权办事的行政官,藏语叫“第巴”或  相似文献   

15.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既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标志,又是影响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经历了恢复初建、调整改革、积极发展三个阶段,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学位制度,以及由政府研究生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和培养单位组成的三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藏区发展专题 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冉光荣教授从西藏社会经济环境变革人手,就当地农牧民宗教生活的变化提出了独特见解.他指出西藏农牧民宗教活动与寺庙经济关系日趋淡化.对寺庙依赖关系也在削弱,代之而起的是农牧民宗教信仰自由度的提高.中共中央统战部办公厅主任安七一博士、博士生导师杨明洪教授等.从西藏金融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特殊优惠政策支持下的西藏金融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前期,西藏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代表前藏势力的阿尔布巴、隆布鼐等杀害代表后藏势力的康济鼐而引发卫藏地区之间的战争.这是西藏农奴主阶级之间为了争夺地方政府统治权而进行的内战,不仅对当时的西藏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而且成为七世达赖喇嘛移居康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到目前为止,关于西藏教育史的主流观点将西藏教育的历史限制在体制性教育的狭隘领域内,丧失了历史人类学所追求的他者的立场,使得西藏教育史成为庸俗进化论的注解。文章认为,在教育史上还存在另一种为学者所忽视的小区性社会教育;这种教育使体制性教育得以成立;通过援引卡尔.波拉尼的实质性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文章认为小区性社会教育的特点在于它的社会和文化嵌刻性。文章从一个藏族小区的现代教育发展历程着手,考察小区性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于它承载着藏文化的基本信息;同时指出,现代性学校教育在西藏的扩展是和西藏传统的体制性教育——寺院教育并存并且动态互动、互补的;寺院教育作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他者,其优越性至今未被超越。然而二者都需要以小区性社会教育作为存在的基础和在历史的进程中作为互相转换的中介。从个体的竞争力上说,我们很难判然断定体制性教育优于小区性社会教育。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发展体制性教育,我们必须培育作为其基础的社会和文化。  相似文献   

19.
教育负担与清末乡村教育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教育冲突是清末乡村教育领域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学界一般认为,教育经费增收造成的经济负担加重是乡村教育冲突产生的最重要原因.然而,从清末乡村教育负担的实际情况来看,新式教育给乡村社会造成的经济压力非常有限.教育经费之所以屡屡引发教育冲突事件,主要是由于清末乡村教育财政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经费分摊中的实际不公平,地方绅士在经办教育经费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腐败现象,地方政府与官员在教育财政政策中缺位造成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之间缺乏必要的缓冲,以及这种新财政体制对传统农民的心理和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强烈冲击等几个原因.因此,新式教育要想真正扎根于乡村社会,不仅需要双方都做出适当调适,也必须发挥其社会改造作用,促进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西藏与四省藏区之间的发展显得不够协调。自第五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后,统筹西藏与四省藏区协调发展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文章从发展政策的角度研究西藏与四省藏区间的平衡发展,通过西藏与四省藏区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比较,提出了西藏与四省藏区协调发展政策普惠的三维模型,即通过政府政策与藏区民族文化的融合、中央与地方政府政策的联动、藏区地方政府之间的政策互动,三个维度的协调来实现西藏与四省藏区的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