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录的功用,历来为学术研究者所深知.清代章学诚在其<校雠通义>中将中国传统目录学功能归纳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王鸣盛则认为目录乃是"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若言及最为有名的目录学著作,清乾隆时由纪昀主持修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不可不提.该书对<四库全书>著录和列入存目的万余种书籍撰写了提要,可谓中国古代目录学著作之集大成者,因此向来被学界推为读书与学术门径.  相似文献   

2.
以传统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四库全书总目>为例,将"小说"放置在整个传统目录学文类系统中,全面系统地梳理分析了"小说"与"杂史"、"传记"之问的种种联系和区分,力求回归"小说"文类原有的文化语境来把握其叙事类作品多方面的文类规定性.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总目》是在清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过程中产生的一部目录学著作。是书对《四库全书》著录和列入存目的共一万余种书籍——撰写了提要,是一部代表了我国古典目录学最高成就的巨著,向被学界推为读书门径、治学津逮。 但《四库全书总目》又是一部存在许多缺点的著作。这是因为提要之作,成于众手,各纂修官水平不一,更加上迫以时日,  相似文献   

4.
李凌杰 《船山学刊》2010,(1):173-175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纪昀主持编纂《四库全书总目》体现着其目录学的成就;其自撰《玉台新咏校正》体现着校勘学的成就。此二书集中地体现了他的目录学思想,并进行逐一剖析,正确评价纪昀目录学思想。有助于研究纪昀的的目录学理论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中华书局1965年版.[7]<四库全书日知录[9]湛晓白,黄兴涛:<清代初中期西学影响经学问题研究述评>,<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11]<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949页.[12]陈德述:<儒学文化新论>,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590页.[15]葛剑雄主编:<大清王朝>,长春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相似文献   

6.
《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的新成果──读《文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总目》王余光《四库全书总目》自1793年间世以来,两百年间,在社会上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作为一部官修目录,其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正如清代著名目录学家周中李在他的《郑堂读书记》中所说:“窃...  相似文献   

7.
<左传>作为十三经之一,在经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代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不断推动其向前发展,至清代发展到鼎盛时期.随着清代汉学的复兴,清代<左传>学的主要内容是以考据学方法研究<左传>.<四库全书总目>的编撰过程及其问世极大地推动了<左传>考据学的发展,即重新确立了<左传>在<春秋>学上的地位、提倡以训诂考据方法研究<左传>以及坚持<左传>的经学正统地位等.  相似文献   

8.
近代西学东渐,产生很多西学书目,研究康有为所著<日本书目志>的图书分类体系及目录学思想,探讨它对于近代西学书籍传播,以及近代目录学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早年研究校讐目录学.1947年冬,我还在四川大学中文系四年级读书,毕业论文<(汉书·艺文志)研究>已基本上完成.我又写了一篇<校讐通义评误>投寄南京<学原>杂志社,不到半年,1948年5月就在<学原>一卷十二期刊出.  相似文献   

10.
李祚唐 《天府新论》2009,(5):122-125
现存<四库全书>整体文本中,只有<文溯阁四库全书>尚未启动全部影印.这种状况继续存在,会造成:一、全面公正评价它和四库学研究的不便.它在四库整体文本中最劣的评价仅基于片面、局部的证据;它相对其他阁本的优与劣,对四库学研究都具有其他阁本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二、妥善保存的担忧.三、它的藏馆与其他阁本藏馆的尴尬.甘肃省图书馆难免它研究冷落的尴尬,而甘肃购齐他阁影印本,建成世间唯一四库整体文本齐全的研究中心,他阁本藏馆又难免尴尬.<文溯阁四库全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应当得到中华民族中热心传统文化的机构、人士(文题中以☆☆指代)的支持,我们期盼这种有效的支持早日出现,上述的不便、担心和尴尬早日转化为方便、放心与和谐顺畅.  相似文献   

11.
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是动用全国人力、物力,按照封建政治标准,进行大规模古籍整理而成的一套标准本藏书。在这套标准本藏书的基础上,又由许多著名学者撰写了一部我国最大的目录学著作——《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及《总目》附入存目之书,大多来自民间。为了使读者知其书之来历,表彰藏书家“珍?资益之善”,清高宗命令在《总目》中注明各书的来源。凡是进书在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总目>对明代文学的批评与定位,深刻影响着明代文学的研究与传播.四库馆臣对明代文学复古问题的复杂态度,凸显出清代官方学术在政治约束下的畸态.本文以<四库全书总目>批评视野下的七子派为考察起点,对该著的学术姿态、撰述方法及批评思路进行还原和再认识,通过梳理明人别集提要,解析其中的政治约束和文学观念的逻辑矛盾,以期对"四库学"及明代文学研究进程中的认识局限作具体甄别.  相似文献   

13.
段吉方(以下简称段):王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的采访.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您置身美学研究已经有近三十年了,能首先谈谈这三十年来您的学术成长历程吗? 王杰(以下简称王):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三十年了.1978年我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读本科,开始并没有太明确的兴趣,除了听哲学系的课程以外,也选修了诸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目录学>、<外国文学>等其他系的课程.当时武汉大学实行学分制,对学生的自由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六经正名>表述了龚自珍关于儒家经典的观念.此观念以刘向的<七略>为依据,反对经与传、记、群书、诸子的混而不分,提出以经还经,以记还记,以传还传,以群书还群书,以子还子,并力图据以写定五经.而龚自珍所认定的五经及其可与相配的著作,实际上是他自已思想的反映,而与<四库全书>的划分有着很大的不同,具有诸多的独特价值,有不可忽略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翻览李述来<读通鉴纲目条记>(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有藏,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342册)一书,见卷首有洪亮吉所撰叙文一篇,为<洪亮吉集>(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版)所不载,亦不为赵厚均先生所辑得(赵先生计辑有<苏门山人诗钞序>等16篇[首],分载<江海学刊>2008年第2、4期,<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二辑).兹将叙文迻录于下,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李述来,字绍耔,一作少仔,江苏武进人.侨居仁和.诸生.阮元视学浙江时召为幕宾.工书及画梅.诗笔清雅,五言尤胜.卒年九十一.著作另有<蒔乡阁诗草>、<蒔乡诗草>、<陈渡草堂集>等.  相似文献   

16.
姚燧是元代散文大家,人比之汉之司马,唐之韩、柳,宋之欧、苏,各为一代文宗.明清人对他推崇备至,今人对他却很少了解,其重要原因,是其文集散佚.姚燧原有<牧庵集>50卷,佚于明中期.所幸的是,他有大量诗文收入明初所编<永乐大典>,清代修<四库全书>时,得以从<永乐大典>辑出,编为36卷,此即四库辑本.<牧庵集>散佚之余再得流传,赖四库馆臣辑录之功.但此四库辑本存在着严重的漏辑误辑及文字错乱等问题,需要深入考查加以是正.  相似文献   

17.
丁海燕 《中州学刊》2004,(1):112-116
笔记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著作体裁,其中史料笔记以其重要的史料价值而备受历代学者关注.<四库全书总目>对宋人史料笔记的评价,反映出清人对史料笔记特点的一些认识,如指出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记事追求赅博、选材多寓惩劝等.  相似文献   

18.
陈垣(1880~1971) ,现代著名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字援庵,号圆庵,广东新会人。早年业医,后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教育部次长兼京师图书馆馆长、辅仁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氏治学从目录学入手,幼岁尝读《书目答问》,并按此访书、读书。其后研究《四库简明目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苦读文津阁《四库全书》十年,对其逐架逐卷调研,取得累累硕果。余就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特藏部,尝于馆藏宣统元年刊傅以礼著《华延年室题跋》卷上《钦定四库全书考证》条中见夹有陈垣先生学术札记一纸,对傅氏撰《钦…  相似文献   

19.
刘知几<史通>在分析正史"六家""二体"时,对"偏记小说"进行了"十类"类目厘定,第一次比较明确地确认了文言小说的类目,是对于<汉志>有"小说家"类而无细目厘定的发展,为<四库提要>小说类目厘定提供了借鉴.其目录学的意义已有共识,而对于文学的意义则研究较少.<史通>偏记小说"类目厘定的文学意义在于:体认了"偏记小说"的琐碎莱残,并认识到琐碎菜残的原因,抓住了唐前小说的体裁特征;从"以叙事为宗"出发,分析了史家叙事与小说叙事的根本性区别,以及小说"可观"审美功能的不可替代性,这正是唐后小说的发展方向,为唐后小说的繁荣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寻霖 《船山学刊》2005,(3):79-81
清乾隆三十七年清高宗下诏编纂<四库全书>,湖南先贤著述收入全书者共40种,收入存目者共103种.乾隆此举之用意在于"寓禁于征",由于乾隆的严厉督促,各级官府的宁枉勿纵,造成大量先人及时人著述被销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