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营销活动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后,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化而派生出来的以垄断市场为主导的企业经营战略。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则是随着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而产生的以开发和占领国际市场为主导的企业经营国际化战略,是以国际市场为舞台展开的国际间经营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不是狭意义上的商品外销,而是包括企业经营理念在内的经营资源全方位国际化的企业经营战略。战后,日本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是50年代初随着跨国公司的再度兴起,作为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并形成了独具日本特色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2.
美日现代企业管理特色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营环境的变迁和国际市场发生的重大变化不断向企业提出新的挑战。美国和日本作为现代企业模式的典型代表,在这场变革中地位的起伏变化自然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在探求其原因时,不可以不首先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去考察。本文拟从企业经营理念入手,通过美日企业文化与公司管理运行模式的比较,来揭示两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特色。一、美、日企业文化之比较由于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环境,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企业文化。美国企业一贯崇尚个人主义、能力主义和契约主义,是一种理…  相似文献   

3.
美日政府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差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就政府补贴政策来看,美国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更多的是对研究开发活动和技术创新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而很少提供直接资助.日本政府则直接干预企业的研发活动,实行直接的经济补贴,代替市场规划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规模;就税收优惠政策看,美日两国都有完备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但是由于美日经济体制和文化的差异,税收优惠政策也不尽相同;就风险投资政策来看,美国对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完全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企业的风险资本很少受到银行业和保险的左右,因而能够更客观灵活地选择技术创新项目.而日本由于风险投资制度的不完善,很难把风险资本集中在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上,这方面日本处于劣势.借鉴美日两国创新支持政策优劣差异,对我国创新支持政策的构建无疑有着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自 90年代初开始 ,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 ,日本经济进入了衰退期 ;虽然 1 999年度开始复苏 ,但步履缓慢 ,持续低迷。然而 ,90年代的美国经济却呈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 ,保持着稳定增长的势头。相同的国际环境 ,同为市场经济体制 ,世界上第一、二经济强国为何产生如此的反差 ?只有对两国进行比较 ,才能探其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进而对日本经济衰退作出解释。而企业制度比较 ,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企业制度。本文将以企业制度为内容 ,从美日比较的角度分析日本经济衰退产生的根源。一、企业与股东…  相似文献   

5.
日美两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招生制度是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和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至关重要。近年来,日本和美国就此做了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经验。本文试就日美两国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及措施予以分析比较。一、日本研究生招生制度日本是一个重学历的社会,名牌大学高考竞争激烈。研究生招生工作亦不例外。日  相似文献   

6.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分期的意义。日美两国都由此向国家资本主义过渡。不同的是,日本加速法西斯化,美国则保持了资产阶级民主体制。日美两国政治走向不同,有诸多因素,不宜简单论之。本文试图对两国当时的反危机政策(“高桥财政”与“罗斯福新政”)略作比较。  相似文献   

7.
3.11天灾人祸中的日本人亲美疏华,是其无论自觉与否都必然要做出的选择,是其无论主动与否都不得不采取的主要政策形式,这是由今天的日本仍处于深受美国影响的同盟国这一地位决定的,是日本虽有脱美归亚的明确意愿却能力不足所决定的。从日美关系发展的周期性特点来看,日本人亲美疏华,既是日美关系处于非平等时期日本人为了满足其社会需求的无奈之举,亦是其根深蒂固的缘人这一生存方式所致,充分体现了缘人的自我认知的特点和感情配置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日美声明下的日本修宪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磊 《日本学刊》2012,(3):21-26,157
为实现政治、军事大国和正常国家之目的,日本外交战略与内政上的修宪战略双管齐下,相互呼应。随着新的日美共同声明的发表,日本修宪战略的总体框架浮出水面:一是制定《国民投票法》确立修宪程序,二是设置宪法审查会推动修宪的实施。日美近两次共同声明与日本修宪进程之间有着本质上的逻辑联系。随着日美同盟的深化,修宪战略的逐步展开,日本宪法的修改恐怕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9.
美、日、德三国劳动生产率之比较据美国《经济活动》杂志1993年第2期报道,近年来,美国有关部门对美、日、德三国各行各业的劳动生产率状况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自90年代以来,日本和德国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呈上升的态势。就机器制造业部门而言,日本和...  相似文献   

10.
朱颖 《日本学刊》2007,(3):47-59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占世界的40%。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崛起并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背景下,日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相对下降,两国经贸关系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90年代日本经济的停滞不前和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出现改变了日美两国的关注焦点等。日美经贸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处理日美经贸关系有双边和多边渠道,但建立日美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两国经贸关系的第三个渠道。中国应该考虑到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1.
日本加强对印外交的背景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2005年小泉访印为转机,日本采取了一系列实际步骤,加强与印度的政治、经济与安全关系。其目的是:战略上企图利用加强日印关系牵制和抗衡中国;外交上配合美国推动建立“美日澳印”四国对话机制;军事上加强日印海上安全合作,保障日本在印度洋上的海上航线安全;经济上将印度视为“尚未开拓的市场”,为日本企业进军印度开辟道路。日本促进两国关系发展,既有有利条件,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预料未来两国关系会有较大发展,但却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2.
影响战后日本对华政策的政治原因有三:日美同盟、派阀政治和中日互动。日美同盟是影响战后日本对华政策的结构性原因,也是基本的国际背景,它决定了战后日本对华政策由敌视变为和平友好,再进入合作,最后出现防范和对立的过程,是日本对华政策制定的前提。自民党的派阀政治是战后日本对华政策的国内政治原因,亦即内在原因,它决定了战后日本对华政策由于不同的派阀执政而经常出现摇摆的现象,是日本对华政策变化的内因。中日互动是由两国围绕争端焦点而表现的不同反应所引起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有时是良性的,有时是恶性的,良性互动使得日本对华政策比较理性,恶性互动则使得日本对华政策比较僵硬,它是日本对华政策思考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3.
蔡昌淼 《学术交流》2007,(4):98-100
日美两国企业文化各具特点。进入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理性主义企业文化与日本的灵性主义企业文化融合的步伐日益加快,主要表现在价值观规范趋向互补;管理理念相互渗透;用人之道相互效仿;领导方式相互借鉴等。日美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在于: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融合;企业文化融合要在原有文化个性的基础上生成一种新的文化特质;人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更是企业文化融合的核心;企业文化融合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14.
太平洋战争前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美关系史是近代日本对外关系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近代日美关系史,对于弄清楚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十分有益的。本文拟就太平洋战争前美国对日本政策的演变,进行初步探讨。一近代日美关系,始于1853年“黑船来航”。随着日本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是中日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甲午战争之后日资企业进入中国,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了。百年沧桑、斗转星移,中日两国关系既经历了不堪回首的昨天,又迎来了平等互利、合资合作的今天。面向明天,两国企业将在经济技术合作中谱写新的篇章。本文拟从宏观的角度,将本世纪前半叶与近二十年日本企业在华投资的主要特点,加以比较分析与研究,以期吸取历史的教训和启示,进一步推进中日两国企业间的经济合作,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昨天与今天,日本企业在华投资经营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昨天,日资依靠战争敲…  相似文献   

16.
本刊1999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按照评审委员会制订的评选办法,在读者投票和评审委员会聘请的专家初评组于2000年1月28日评议并投票选出5篇候选论文的基础上,2000年3月18日至4月15日,由《日本学刊》优秀论文评审委员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了优秀论文2篇。其结果如下(以作者姓氏笔画为序,括号内为年、期):叶渭渠:《20世纪日本文学回顾与思考》(1999.6)江瑞平:《现代日本企业体制中的法人产权控制》(1999.5)本刊将于近日向获奖论文作者颁发奖状和奖金,投票读者也将获得本刊赠与的纪念品。此项评选活动得到了中华日本学会、中国社…  相似文献   

17.
韩爽  王鹤 《日本研究》2005,(4):55-58
合理的钢铁产品结构是一国钢铁产业实现结构优化的关键。通过论述中国和日本钢铁产业发展史,划分了中国和日本钢铁产业的发展周期。在此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比较同期与同发展阶段中日两国钢铁产品结构和进出口产品结构,并预测了中日两国钢铁产品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而借鉴日本钢铁产业发展经验,指出了中国钢铁产品结构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18.
日美贸易摩擦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美贸易摩擦堪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代表性的国际贸易摩擦。正因为如此,本文在探究日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及特点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分析了日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以及日美贸易摩擦对日本本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并且深入总结了日本在处理日美贸易摩擦过程中的应对措施。日本在处理日美贸易摩擦的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与教训,值得中国在应对中外贸易摩擦过程中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9.
日美是当今世界两大经济强国 ,日美关系则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它直接影响到世界局势及整个亚太地区的形势。战后日美关系始于日本被占领期 ,这期间所形成的日美之间的上下主从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战后日美关系的原型。但是 ,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 ,冷战时期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及世界各国力量对比的变化 ,日美关系由战后初期的占领关系逐步演变为日本独立后的美主日从的追随关系 ,到了 90年代又进一步演变成日美趋于平等的态势 ,可以说这些变化是极其明显的。本文拟就战后以来的日美关系的演变略作一番探讨。  一、美君…  相似文献   

20.
关希 《日本学刊》2006,3(4):5-14
“海权论”近年来在日本大有流行之势,《呼声》月刊最近登载的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标本。其基本内容是刻意煽动“大陆国家”与“海洋国家”的对立,主张日本采取“挟美制亚”、“借船出海”的国家战略,从中透露出作者对日本侵略历史的“胜王败寇”式的消极总结,对“美主日从”的日美同盟架构难以摆脱的心理依赖和神学式附会,对中国发展的莫名恐惧与无端仇视以及对21世纪日本生存之道的“战略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