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体现了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八荣八耻"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划清了是非界限,褒奖了真善美,贬斥了假恶丑,反映了市场经济的道德诉求,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确立了新标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成为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一面光辉旗帜,对于建立良好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的。  相似文献   

2.
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合时宜的提出,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是对人类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荣辱观的创造性发展。它对扼制人精神生态的恶化,将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学术生态的恶化,过分强调生活方式选择的自由性,片面强调“各人有各人的活法”,这就为丑陋的生活方式和颓废的生活行为提供了理论上的帮助,成为荣辱倒置的思想器具。因此,学术期刊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文风、学风和作风,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提供理论与智力支持,要尊重媒体传播规律,突出特色,创造性地使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贯穿了共同的指导思想与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的统一。深入探讨两者的关系,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校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时代呼唤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高等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和革命道德中关于荣辱观问题的正确思想,反映了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要求,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体现了民族性、时代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同时也出现了主流价值观念淡化、道德相对主义盛行、善恶荣辱标准扭曲等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在社会发生巨大而深刻变革的情况下,思想道德建设内在动力机制的弱化和解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是对那种单向度发展模式的不足的文化理念补正。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思想道德建设,其深刻意义在于强化主体道德水准自我提升的外在与内在动力机制,把实现社会的风俗美正和个体的德性良善作为关键。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反映人民的心声,代表人民的意愿。为了更好地在实践中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应处理好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获取荣誉与追逐名利以及荣誉与人生幸福的关系,从而更加坚定正确的人生目的,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实现正确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传统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我们党历来坚持的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阶段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指针。“八荣八耻”的要求对于大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标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必须树立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传承文明的重要任务,理应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前列,切实发挥好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关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定位是它是对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现代弘扬,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伦理的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1.
荀子关于荣辱的界定,先义而后利者为荣,先利而后义者为辱。荣辱分为两类,即“义荣”、“义辱”和“势荣”、“势辱”。荀子认为正确树立和践行荣辱观的途径是教化和法度,是融礼重法。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学习和贯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应该和必须坚持“义”的主导地位,实现义利统一;坚持道德约束和法律调控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荣辱观是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类荣辱观的产生、演变,根源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和社会心理因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荣辱观是一种道德意识形式,又是一种理论观点或学说,是人们对荣辱问题认识的结晶,有着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八荣八耻"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美德、近现代革命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学习和理解"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一定要与构建和谐湖北的实际联系起来,发扬湖北的光荣传统,努力践行"八荣八耻",使湖北成为中部崛起战略中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  相似文献   

14.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较少谈论“上达天德”之类的高妙话头,而是致力于探讨“耻德”,认为它是做人、立身之本。顾炎武还提出了一系列培养“耻德”的方法。顾炙武的“耻德”观对当代荣辱观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是教师最根本、最重要的素质。高校师德的建设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高校出现师德滑坡与失范,亟待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今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从宣传教育、理论研究、自省自律、师德评价等方面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胡锦涛同志就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提出的“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认为其内容具有传统美德与现代要求相结合;扬善与抑恶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东方优秀文化与西方优秀文化相结合的特点。深刻把握其思想特点,对指导高等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载体建设的科学性、契合性、文化性、多样性和系统性原则,提出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载体的途径与方法:精心选择教育载体;用“三贴近”指导载体建设;突出教育载体的文化品位;实现教育载体的有机结合等。  相似文献   

18.
有选择性地勾勒了中西思想史上若干典型的荣辱观,并对其社会历史意义加以评析。认为中国古代思想家重视荣辱文化的探讨,西方哲人则长于荣辱的科学和哲学分析。从中国思想史看,礼乐文化心理结构蕴藏着知耻的文化种子;《管子》开创了政治文明层次的荣辱机制思考;孔子发掘和复兴了耻辱感的文化建构方向;孟子通过道德心理学思考,完善了孔子荣辱观的内在化环节;苟子对中国知耻的社会心理和伦理文化作出了理性论证。西方对荣辱本质的认识经历了许多环节:亚里士多德讨论了有德行的人和正义的制度对于荣辱的关系;康德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了自我和尊严的价值,完善了荣辱本质认识的基本环节;包尔生界定了客观荣誉,分析了荣辱的道德意义;詹姆斯对自我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从社会自我概念上明确了荣辱依托的核心是社会自我;罗尔斯继承康德的精神,又克服了康德的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局限性,将有关荣辱的道德心理学、伦理学和公平正义的制度原理统一起来。比较而言,中国长于利用荣辱机制治理社会,西方透过荣辱看清了荣辱的本质在于自我尊严,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和文明进步。站在历史的高度,占有中西荣辱问题研究的成果,通过比较思考,建构自我尊严和荣辱文化统一互补的理论甚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建党90年的光辉历史表明,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思想,到邓小平关于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的论述,到江泽民的"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再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演进,体现和反映了党领导人民并与人民荣辱与共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的荣辱观始终与时俱进地服务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