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量子力学的互补原理作为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正日益以它神秘的魅力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其他领域,并进入社会科学领域,成为一种时髦的方法。尤其在哲学领域,这一原理似乎已经涉及到了方法论的基础和本质。  相似文献   

2.
D·玻姆作为当代杰出的物理学家提出了以隐序为基础的整体性思想 ,以完备量子力学诠释。这一探索性思想引起了许多争议 ,但大多数局限于对量子力学的本体论诠释或认为他的思想是不可知论的 ,而本文则就其整体性思想加以分析 ,以揭示其思想中所蕴含着的语境观实质  相似文献   

3.
佛学的空性理论与量子理论对物质世界根本实相的认识是具有相似性的。两者间的相互诠释,不仅有利于对佛学空性思想的理解,也增加了对量子力学理解的维度。而且将佛学的空性理论与量子理论结合起来,对于认识真空的深层次结构,促进现代科学的发展,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推动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哲学界对量子力学的哲学诠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强调量子力学认识的主体性;认为量子力学所揭示的仪器的特殊作用突出了主体性(包括选择性)。其二是强调量子力学认识的客观性,认为量子力学所描述的就是微观客体本身,量子力学中不存在仪器的特殊作用,即使有也可以通过D—L—P理论加以补偿。这两种尖锐对立的倾向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5.
1.在现代科学中,由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引发的哲学争论最为激烈,直到今天仍没有迹象表明这场争论会在近期内结束.2.哲学界大多数人都把这场争论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有人认为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是唯心主义的,比如金观涛、何祚庥都认为量子力学否定了客观实在性.金氏赞同唯心主义的立场,何氏批判之.也有人说哥本哈根派的诠释是唯物主义的.之所以会出现“见仁见智”的局面,一方面与以玻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诠释过于深奥有关,另一方面也由于不同的争论者各自戴着不同的“眼镜”——唯物论的、唯心论的、机械论的、辩证论的等等.我认为这场争论的实质并不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而是辩证法与形成上学之争.因此,我们不仅应当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去评价量子力学,还应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研究它的思维方法.很多对于量子力学的哲学误解,都源于忽视其中的辩证法思想.只要我们比较一下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在思维方法上的差异,就会明白玻尔等人的诠释不是唯心主义.而是蕴含着深刻辩证法思想的唯物主义.罗森菲尔德称赞玻尔是辩证法的大师,是实情而非溢美词.范岱年教授曾撰文列举大量材料证明玻尔是唯物主义者.本文通过与经典力学对比着重介绍量了力学思维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自量子力学建立之后,在科学家和哲学家之间就围绕着量子力学的哲学认识论的诠释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观点认为,量子力学把“观察者”引入了微观认识过程,导致了量子认识的主客体不可分,从而在量子力学的认识对象和结果中把“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不可剔除地包括在内,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动摇,认识的主体性成为科学认识的本质特征。在国外,如科学哲学家波普就曾认为,量子力学使我们不断地想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14-17
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提出的语言系统的并协与互补原理,是21世纪西方功能主义思潮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从语言哲学的视角可以看出,语言系统的并协与互补原理与中国古代辩证法有诸多相通之处,它既体现了韩礼德语言哲学中的辩证统一思想,又是中国古代辩证法值得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推广的佐证。  相似文献   

8.
诠释学作为理解的哲学,它对诠释问题的研究,一般是在理解与诠释的关系考察与阐发中进行的。在诠释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诠释意义的把握和对诠释的态度就体现在不同的理解与诠释关系之中。本文旨在探讨西方诠释学传统中理解问题的起源与发展问题,主要从五个层面阐述理解与诠释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西方诠释学传统中诠释观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主题思想诠释史就是文学意义“此在性”的解读史,它体现了诠释的本体论特点,也反映了在文学领域中传统认识论基础上的解读方法即对于作者原意的探求是有其局限性的:在人文科学领域中的“主体-客体二分”的解读是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拙劣模仿,它忽视了读者的“前理解”与文本意义生成的同一性。当然,哲学诠释学的解读也有滑向相对主义的危险,因此,在对文学作品的诠释过程中要注意诠释的整体性原则和历史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初叶产生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台柱.它们的历史发展既相互独立,又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早期量子论和相对论的联系主要归之于爱因斯坦,他的光量子概念的提出是量子论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决定性的突破,与狭义相对论对以太概念的放弃不无关系.尔后,爱因斯坦本人虽未直接参与量子力学的构建,但其相对论作为一种认识背景,无论在认识论、方法论或是物理内容方面,都对量子力学的产生起了巨大作用.在爱因斯坦与玻尔、海森堡等人就量子力学经验诠释的论争中,相对论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效果历史"是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核心概念,也是他的诠释学和客观主义诠释学间的分水岭所在。伽达默尔正视了理解作为"效果历史"之实相。不同读者对同一文本的不同理解,以及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经典所作的不同诠释,佐证了伽达默尔关于理解是"效果历史"事件似的自我理解的历史性判断。伽达默尔关于理解是"效果历史"事件的深刻洞见,开启了一场诠释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相似文献   

12.
施莱尔马赫将诠释学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创立了适用于整个精神科学领域的理解学说——一般诠释学,奠定了现代诠释学的基础。自狄尔泰以降,诠释学演化为诠释哲学,经由几代诠释学家努力,诠释哲学已发展成为令人瞩目的世界哲学主要流派之一。但是,这一哲学流派却不是由单一的体系构成的,今天,在诠释哲学的旗帜下汇集了各种形态的诠释学,不仅有历史上曾出现的不同的诠释体系,还包括了当代正激烈论战着的对立的诠释派别。从  相似文献   

13.
量子力学自诞生到现在,从物理学领域到哲学领域不同见解的争论一直在持续。这场争论是空前激烈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物理学与哲学的发展。量子力学的观测问题从来就是争论的焦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近年来一些国内外学者撰文认为,量子力学发现了微观物质世界的特殊规律,微观客体不具有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并由于量子效应的存在,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他们还把这一结论推广到宏观物质领域,总结出了“唯物主义被证伪了”的结论,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了与辩证唯物主义不同的回答。我们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正确的,飞速发展的现代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并不矛盾,它们是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4.
《琼州学院学报》2015,(4):32-36
王阳明作为明代儒学发展的代表,他对《大学》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从他诠释《大学》的过程,可以发现其对《大学》古本的重视,对《大学》主旨的心学化理解以及对《大学》中概念与义理的独到诠释,他的诠释方式是以他的心学思想为基础的,通过研究王阳明对《大学》的诠释也可以更好的理解王阳明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7,(3):187-192
王弼的《论语释疑》是其带着调和儒道的魏晋"先见"对儒家经典文本《论语》做出的一种玄学化的理解和诠释。这种玄学《论语》诠释主要不是着眼于对《论语》文本本身的释读和理解,而是假借诠释《论语》来注解和说明其为调和儒道而"发明"的举本统末的玄学观念和方法。从其《论语》诠释中确立的举本统末的基本观念和方法来看,王弼玄学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儒道两家的"和解"。不仅如此,在诠释《论语》的过程中,王弼以"无"释"道"、以"自然"为礼乐孝悌之本所实现的本体论建构和运用,也使其玄学《论语》诠释本身具有了本体诠释的重要意蕴。其中体现的"六经注我"的诠释特点及其本体诠释意蕴,对宋明理学诠释学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费耶阿本德对经验有独特的理解,在他看来,经验不是独立于理论的存在物,并不存在中性的观察经验,经验是理论的集合体,理论是经验的内容.费耶阿本德对经验概念的内涵所作的诠释,对后现代哲学有重要影响,他的经验概念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哲学领域,还影响到了更广的文化领域.  相似文献   

17.
量子力学作为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其哲学意义就在于揭示了微观领域的特殊认识规律。然而,对于量子力学所揭示的微观认识的本质的归结却有极大的歧义。一种思潮认为,量子力学的哲学认识论意义是主客体不可分,使微观认识的主体性得到了突出,宏观性认识成为一种理想企图。如波普认为,量子力学使我们不断地想到区分主体和客体的困难;玻恩认为,“随着量子纪元的到来,关于主体和客体两极性的问题出现了一种新态度”即“量子力学取消了主客体之间的划分”,使“客体和主体之间的分界线已经模糊不清”;冯·  相似文献   

18.
量子力学有二个显著特点:一个是理论形式的高度抽象化,一个是理论内容的高度革命化。因此,无论就它的基本概念与数学方案,还是就它的哲学意义,都存在一个理解或解释的问题。量子力学建立五十多年来,有关它的解释提出过许多很不相同的看法,就是在创立  相似文献   

19.
对《大学》的诠释之所以众说纷纭,一个重要原因是诠释者在思想倾向上的差异。他们对《大学》文本的解读或强调“仁”的精神,或强调“礼”的精神,从而表现出有差异的诠释立场和解释方法。儒者对诠释立场和解释方法的选择,又与他们面向当下历史的问题意识紧密相关。从“仁”与“礼”的角度来理解《大学》诠释上的分歧,对于理解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探讨《大学》的现代诠释等问题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围绕测不准关系争论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因斯坦尽管突破过传统本体论思维框架 ,推动量子力学发展 ,但对测不准关系则坚持从本体论的“客体独立自在”的角度去解释 ;玻尔尽管不乏本体论思想之底蕴 ,但对测不准关系则坚持从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现象来诠释。这反映出传统的本体论思维方式既影响深远又存在不少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