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眼     
《人生与伴侣》2014,(12):4-5
【逸趣】倒宝塔诗上世纪30年代,冰心与先生吴文藻计划周末去娘家探望,冰心嘱咐丈夫上街购买一种当时比较时髦的衣料"香云纱",并且要深浅咖啡色回形花纹的;再买一种"萨奇玛"点心。结果,吴文藻先生到了商店却忘记了衣料和食品的名称,比画了半天仍然说不清楚。多亏女店员脑袋还算灵光,终于帮吴买到了“香云纱”和“萨奇玛”。  相似文献   

2.
冰心在纪念吴文藻诞辰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今天大家在这里聚会纪念文藻诞辰95周年,我感到十分欣慰。特别使我高兴的是30年代就和文藻和我一起共事的老朋友雷洁琼,以及他的老学生,老一辈的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和历史学家如费孝通、林耀华、...  相似文献   

3.
纪念吴文藻先生诞辰95周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我在吴文藻先生领导下工作时间不长,我是1931年秋到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吴先生是社会学系主任,1937年“七七”事变,我就辞职去了江西从事抗战工作,后到了上海。吴先生一家到了云南,有许多年不通消息。在吴先...  相似文献   

4.
深切怀念吴文藻老师陈永龄文藻师已经走了11年了,但在许多场合下,我们还时常怀念他。特别是民族学专业被国家教委指定中央民族大学为其重点学科,虽然这也应与林耀华教授等的积极努力分不开,但也使我们忆起40年代初,文藻师大倡导“社会学(包括民族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这一较具争议性的话题进行了探讨,试图回到吴文藻与费孝通两位跨代社会学大师那里,重新审视他们对于社会学本土化的观点.通过梳理发现,两人既有关联性也有实质上的区别:吴文藻在社会学本土化问题上所持的是以"行动"为取向的社区研究,费孝通则一直践行着吴文藻所提倡的社区研究;而与吴文藻研究所不同的是,费孝通认为社区研究也可以有历史维度,特别是在其晚年的学术反思中愈加突出历史维度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两人虽在社会学本土化取向上存在着间距,但对当代中国社会学建设均有积极的倡导意义,即中国社会学在坚持一贯的"行动"取向之外,"历史"维度取向的社会学研究将丰富和确证中国社会学的"自性".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吴文藻教授95华诞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宗蜀华今年是国内外知名学者、中国民族学及其妹妹学科社会学、人类学的先驱吴文藻教授95岁华诞,能有机会在这里发言,是我莫大的荣幸。吴先生一生待人接物正直无私,培养学生言传身教,尽心尽力。他对中国民族学及其姊妹学...  相似文献   

7.
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伍精华在纪念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同志、同学们,今天我和在座的各位都是一个心情,抱着对吴文藻先生非常崇敬和感激的心情来参加这个会的。吴文藻先生爱国的精神,敬业的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刚才前面几位,我们的校长和我们雷洁琼副委员长、著名的教...  相似文献   

8.
吴文藻社区研究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藻先生是"社会学中国化的奠基人",他曾借鉴以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英国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创立了中国社区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提出了进行社区研究的具体方案,并对社区研究和社会调查的区别、社区研究的意义和功用进行了阐释.吴文藻的社区研究思想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我们当今进行社会学调查研究更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民族学中国化而奋斗──纪念吴文藻先生诞辰95周年马启成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仁:今天,我们大家怀着对老一辈学者的深厚敬意,欢聚一堂,纪念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吴文藻教授诞辰95周年,感到由衷地高兴。借此机会,我代表民族学研究院全...  相似文献   

10.
在吴文藻先生诞辰95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哈经雄费老、雷老,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吴文藻先生95周年诞辰纪念会,我首先代表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和行政,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  相似文献   

11.
一切历史都是当下的历史,学术史选题也跳不出这条咒语,以孙本文、吴文藻、费孝通三个人为例,研究费孝通的文章数量是孙本文的100倍、吴文藻的15倍,而研究吴文藻的文章数量又是孙本文的7倍.然而,学术关注度与学术人物在学术史上的真实地位并不一定相应,在1949年前的中国社会学史里,孙本文是一座不可忽视的山峰.在对孙本文的研究中,基本评价是著述丰富、体系庞大、自成一家,为社会学的中国化作出了独到贡献.孙本文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不仅仅是"我思"故我在,还是"我做"故我在.他是学术社团的组织和参与者、学术刊物的主持人和编辑、学术丛书的主编、大学系科的负责人、政府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官员等等.作为一个学术组织者和管理者,他对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影响远比一般教授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重新解读吴文藻先生1926年发表的一篇论著《民族与国家》,并在与孙中山有关论述的对比中分析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对于凸现国家的政治性与民族的文化性具有理论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冰心的规矩     
冰心十分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但从不溺爱。为了让孩子们从小说实话,她的规矩可大了。如果孩子说了假话,除了用肥皂水洗嘴巴之外,还要灌奎宁水,让他们牢记绝对不能说假话。冰心的这个“规矩”可谓是别具匠心。肥皂是可以去污的,用肥皂水洗嘴巴,意即洗掉嘴巴上不诚实的东西。而奎宁水是苦的,让孩子尝点苦味,从中吸取教训。这种“规矩”虽然严厉,但并不会伤及孩子的身体,灌奎宁水还有预防虐疾的作用,这种“规矩”可谓是一举两得。冰心的规矩@吴文元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后,北京发生了一件让人久久无法释怀的事情。看2012年6月3日《京华时报》“北京·热线”第7版报道,位于昌平水关长城脚下,北京中华文化名人雕塑纪念园的冰心和吴文藻夫妇纪念碑,被孙子吴山用红漆写了8个大字:教子无方、枉为人表。据纪念园负责人说,  相似文献   

15.
民族与国家──从吴文藻的早期论述出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重新解读吴文藻先生1926年发表的一篇论著《民族与国家》,并在与孙中山有关论述的对比中分析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对于凸现国家的政治性与民族的文化性具有理论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文藻先生是中国民族学的开拓人之一。他毕生致力于促进我国民族学的发展,孜孜不倦地追求中国民族学体系的建设。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培育了几代民族学工作者;写下了大量的学术论著,赢得了国内外学者的敬仰。他的学术思想,是中国民族学发展史上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7.
吴文藻教学方法论指导思想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藻是近代中国爱国归国留学生、著名社会学家和教育家,其教学方法论指导思想,是把西方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教学思想融为一体,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为当今高校的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18.
吴文藻是近代中国爱国归国留学生,著名社会学家和教育家,其教学方法论指导思想,是把西方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教学思想融为一体,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为当今高校的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19.
冰心是我国文坛巨匠,与世纪同龄的老人。1923年赴美留学前,她曾到北京协和医院彻底检查,诊断为肺支气管扩张,医嘱每次发病时,静卧几天就会恢复健康。1958年她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到欧洲访问,在英国伦敦的火车上,忽然大吐起血来,但自此以后居然不再吐血了,且健康长寿,享年99岁。在冰心老人漫长的生活道路中,平坦的少,崎岖的多。起先是身体不好,1958年她的丈夫又被错划为“右派”,接下去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冰心老人一家8口分到8个地方。以后她又被发配到湖北咸宁  相似文献   

20.
论吴文藻先生引进西方文化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藻先生最早把西方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理论全面系统地介绍到中国 ,并发扬光大。他首次引用了泰勒的文化定义 ,并紧紧抓住文化这个核心 ,着力介绍与阐释功能学派的理论。他从文化的整体性理论出发 ,倡导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模式 ,重视社区 ,重视实地调查。他关注中国国情 ,关注“现代”。在倡导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中国化方面也是一位杰出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