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通货紧缩成因之源从货币推导到虚拟经济,是本文的新颖之处。文章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方法,沿着马克思研究货币产生的路径分析了货币在不同背景下内在矛盾演化的进程及其与通货紧缩的关系,把是否创造剩余价值作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分水岭,推导出随着货币虚拟化和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提升,必将加深实体经济部门从而加深整体经济的通货紧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定数字货币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内在逻辑。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铸币和纸币,货币经历了从具有内在价值到无价值符号的变迁。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法定数字货币实现了从诱致性变迁转向强制性变迁的发展过程。法定数字货币在不计息发行阶段,主要发挥交易媒介的作用;如果推出数字货币利率,它将成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信用创造的作用,并通过背后的数字技术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开放状态下,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一篮子法定数字货币”有可能成为“超主权”货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国需要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加大法定数字货币应用规模,共同构建区块链联盟链下具有“共信力”的多方平等、去中心化跨境支付体系和国际结算体系。  相似文献   

3.
虚拟货币是指非由国家发行、基于区块链或类似技术的电子化方式记录的数字资产。虚拟货币本身不具有危害性,属于财产范畴。但虚拟货币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的特点,其缺乏价值基础,导致投资者权益受损;监管难以追踪,易被用于非法交易、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我国自2013年开始对虚拟货币加强监管,2021年又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界定为非法活动“一律严格禁止”。然而,禁令型监管未能完全实现预期效果,反而出现虚拟货币地下交易活跃,同时还出现司法类案异判的现象。应当明确虚拟货币的虚拟财产属性,保护私主体之间的虚拟货币交易,构建政府、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三元层级协同监管机制,穿透式监管境外交易平台保护投资者权益,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有效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国债运行内在的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其不同影响必然导致不同的国债管理政策选择。一般地,国债运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通过基础货币来实现的,而且其影响往往具有确定性,这样,国债政策有向公开市场业务调整的趋势。但在我国特殊的转型经济时期,国债运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具有特殊性,“流动性效应”与“财富效应”决定了我国国债运行对狭义货币存在扩张不足而对广义货币存在扩张过度。结合我国目前消费需要不足的现状,国债管理政策选择必然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虚拟世界的真钱交易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虚拟物品的真钱交易是指用真实货币购买虚拟商品和虚拟货币.虚拟商品的价值在于它能给玩家带来效用,真钱交易的本质是商誉,商誉转移的过程则是买方为获得其使用权和所附加的娱乐价值而支付给卖方货币补偿的一种行为.真钱交易市场的出现对大型多用户在线角色类游戏最大的影响在于它产生了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实现了社会福利水平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6.
网络虚拟货币是一种在互联网上购买虚拟商品的支付工具。它产生于网络小额电子支付的困难。网络虚拟货币虽带有“币”字,其本质属性仍为商品。随着其使用基础的扩大和功能的延伸,网络虚拟货币在虚拟世界逐步衍生出了类似货币的属性。就目前而言,网络虚拟货币还只是商品,与真实货币或准货币还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货币理论是金融理论的基础,要理解金融资本权力的产生和金融寡头社会统治的必然性,首先必须了解货币以及货币资本的内在本质.马克思主义的货币—信用—金融的系统性理论说明了:商品及其商品社会的内在矛盾是货币权力产生的前提条件,资产阶级的整个货币——信用制度又造成了货币权力转化为以单纯利用货币资本占有权来收息为标志的金融资本社会权力的现实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发展进一步提供了金融寡头得以产生和其社会统治向现实性转化的根本条件,而对资本主义国家货币发行权的垄断则进一步加强了金融寡头的统治和掠夺.  相似文献   

8.
虚拟性货币是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货币,经济学的研究不能再以实体性货币的特性要求或匡正虚拟性货币的运行。虚拟性货币的发行量只能取决于流通的商品世界的价格总额,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还必须从理论上理清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到底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还是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抑或是既有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又有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这是考虑虚拟性货币的发行过大还是不过大,必须自觉准确认识清楚的重要理论问题。现代的电子化货币属于现代虚拟性货币的新的表现形式。电子计算机的微型化和网络化为现代的电子化货币的产生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人类进入了高消费时代为现代的电子化货币的使用创造了广阔的市场条件。  相似文献   

9.
网络虚拟货币是一种在互联网上购买虚拟商品的支付工具.它产生于网络小额电子支付的困难.网络虚拟货币虽带有"币"字,其本质属性仍为商品.随着其使用基础的扩大和功能的延伸,网络虚拟货币在虚拟世界逐步衍生出了类似货币的属性.就目前而言,网络虚拟货币还只是商品,与真实货币或准货币还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张春莉 《浙江社会科学》2022,(11):52-59+156-157
虚拟货币是网络科技快速发展的产物。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当下,财产的载体发生变化,财产概念发生变革,法律也应与时俱进调整规制范围,虚拟货币刑法属性的界定就成为刑法适用的基础性问题。根据刑法基本原理,虚拟货币具有类货币属性,但不属于“财产”,应认定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虚拟货币作为以计算机程序为基础的数据,带有与生俱来的技术风险;与此同时,虚拟货币相关的犯罪风险也在增加,刑法应实行虚拟货币交易实名化,明确责任主体;重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适用,准确定罪量刑;正视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实现更高层次保护的飞跃;对于尚无法适用刑法救济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虚拟货币违法行为,应尽快构建配套规范,遏制经济泡沫。  相似文献   

11.
网络虚拟货币交易规模及对现实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及规模的逐渐扩大,人们开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多种多元化的交易,因此产生了网络平台交易的媒介即网络虚拟货币.网络虚拟货币从货币交易规模、货币需求函数、货币流通速度以及基础货币的角度都可能会对现实经济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马克思<资本论>三卷商品、货币、信用等范畴到虚拟资本的论述,以及人类社会经由商品经济发展以来逐步演变过程的剖析,本文认为,在现实的市场经济和竞争框架的社会关系下,以货币及其本身的延伸(包括股票、债券、各种金融衍生物等货币的资本化形式)为代表的当代虚拟经济,在本质上即是一种货币经济,现实中并不存在一种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实物经济".这样,虚拟经济的各种运动就在一定程度上合理的解释了我国当前的有效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遵循马克思对资本与虚拟资本本质论述的逻辑架构进行分析,阐明信用货币、银行资本等虚拟资本的虚拟性本质和资本特性.虚拟资本是资本概念泛化的产物,资本是能够增殖的价值体,增殖是资本的内在要求,虚拟资本是资本的虚拟性和增殖性的统一体.虚拟资本本质上是由现实资本派生的、无价值内容却能带来货币收入的资本形式,无论虚拟资本的外在形式如何变化,其内在本质是永恒不变的.  相似文献   

14.
对国际货币体系紧张与冲突根源的分析,不仅限于纯经济学的领域,基于伦理的视角,货币的利益关系性所导致的利益冲突是其根源。在此视角下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表现为国际间资本扩张的无序性、国际货币体系作为全球公共产品集体行动的伦理困境、国际储备发行国的道德风险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异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唯物史观与主体性哲学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主体性哲学与货币的产生及其历史之间的内在关联,国内外学界鲜有论及。马克思虽然从宏观视野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发生学逻辑,但对货币与主体的关系却没有详细的论述。德国哲学家索恩-雷特尔从商品交换形式的分析出发,为主体性哲学的产生及其与货币起源的关系找到了一个唯物主义的答案。他深入探讨了商品的两种抽象即交换抽象与思维抽象的内在关系,并把货币看作交换抽象向思维抽象转化的功能性中介。在此基础上,索恩-雷特尔抓住了货币在中介过程中所展现的抽象同一性与认识论主体同一性本质的一致性,以及货币所形成的社会综合对主体的影响,最终得出主体性出自货币这一根源。货币一旦产生,主体性与货币的关系就不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性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原发端于货币的主体性始终处于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的压抑之下,进而导致了对主体性的遮蔽与新的支配。  相似文献   

16.
货币幻象: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幻象起源于货币特权对人性的侵蚀 ,使人对外部世界的价值判断出现可量化和不可量化的双重标准 ,并由此带来人与人关系内在维度的改变 ,货币对人的认知系统和评价系统也随之产生影响。货币幻象发生在货币符号被实体化、主体化和神圣化的过程中 ,其实质是在观念中用货币来剥夺整个世界的固有价值。在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人的价值与货币价值有着既可通约又不可通约的辩证性上 ,它体现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性和社会制度进化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对影响货币乘数内在因素的实证分析和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5年我国确立了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管理体制.该体制中的三要素--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的关系开始形成.它为我们从统计实证角度分析影响货币供给的内在因素提供了制度基础;1998年中央银行取消了信贷规模控制,提出了健全和完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这对我们结合中国实际,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基础货币的控制及货币乘数的稳定,提出了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私人数字货币横空出世,对既有的国家货币发行机制提出挑战,央行数字货币由此应运而生。私人数字货币和央行数字货币之间存在彼此竞争、相互补充的复杂关系。竞争层面,央行数字货币可对冲私人数字货币带来的风险挑战,并防范私人数字货币的过度衍生。私人数字货币在国际结算、跨境支付领域蚕食央行数字货币的交易体系,甚至会形成数字货币区,与央行数字货币分庭抗礼。互补层面,央行数字货币可兼容私人数字货币的技术,私人数字货币可借鉴央行数字货币技术特性实现社会共识机制。央行数字货币通过为私人数字货币提供信用“背书”、稳定加密币的币值、完善稳定币的功能,使得私人数字货币之间有效互通。央行数字货币与稳定币结合形成数字版货币提款权,补充私人数字货币的支付功能。  相似文献   

19.
加密货币作为以数字通讯及虚拟技术为表征的最新全球化的发展产物,既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法定货币,但也不能否认其所具有的独特的财产价值和法律属性。加密货币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得以迅速推广,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以其渐趋显著的金融属性受到美国、英国、日本、萨尔瓦多等诸多代表性国家的特别关注,相关基层技术成为新金融基础措施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大提升,或将表征未来经济、金融之范式,进而对我国国家治理乃至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欲实现高质量迈进新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对加密货币的持续关注及跟进规范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0.
从国际金本位制到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百年变迁,其演变既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必然反映,也是大国经济利益博弈的最终结果,更是货币形态、汇率安排以及国际收支调节手段改进的演进过程.借系统论的研究视角,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及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国际货币体系的本质及其运行演化规律,从而为我国参与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探索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