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客家文化的世俗性与超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特殊分支,客家文化在特殊的迁徙过程和艰难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活动中,继承了中华先祖不畏艰难的开拓传统。客家文化的创造主体以平民为主,其世俗性主要表现在核心价值的世俗性、宗教信仰的世俗化以及围绕物质生产的世俗文化中。客家制度文化、耕读文化、民间化教育以及积极参与爱国斗争的活动,同时也表现出客家文化寓于世俗性之中的文化超越性。  相似文献   

2.
电视剧欣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而当前电视剧制作者们也越来越多的把眼光投向平民的日常生活和世俗情感,越来越多的平民题材的电视剧应运而生.题材的选择离不开受众的需求,而电视剧的绝大部分观众是生活在市民社会中的普通百姓.本文将以当前的文化环境为背景,对这种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平民文化是由平民创造或为他们创造的、反映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风貌的文化。它肯定平民的实践主体地位,具有真实、积极向上的日常生活色彩,关注平民百姓的情感世界,必将取代大众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角。随着文化研究对象的转变,文化研究的目的、理论框架和方法等也将发生相应的转变,从而完成从大众文化到平民文化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4.
萨满文化对萧红和迟子建平民文化立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的作家萧红和迟子建在意识形态被禁锢的历史时期,自觉选择、坚守平民文化立场,和同时代大多数作家选择主流文化立场及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立场形成了鲜明对比,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学艺术景观.这种创作上的突破,来自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萨满文化的影响,萨满教神际平等关系影响了两位作家平等意识和平民思想的形成,萨满教的万物有神论和万物有灵论影响了两位作家悲悯情怀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凡俗世界的歌者--论池莉小说的平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莉是当代中国文坛执著于颂扬市井平民凡俗生活的作家之一.她坚守平民价值立场,显现出歌颂庸常人物、凡俗人生的写作姿态;运用洒脱通达、幽默风趣而又不动声色的叙述话语和平民化的人物语言,真诚地面对现实人生,描摹日常生活的原生形态;展现困在爱情婚姻中的市井平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所展示出来的文化特征是平民文化。从经济活动上看,它是16世纪中国运河经济文化的产物,体现出中国东部地区民众生存发展的丰富内涵;从宗教意义上看,小说生动而又十分丰富地展示了民间宗教的活动场景与信仰状态;从哲学思想上看,它以各种方式阐述了民众的人生态度,尤其是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社会的人与自然的人的关系;从政治态度上看,小说从平民百姓的视角,通过对政府官员故事讽刺性的叙述和评价,表明平民大众对政治的鲜明看法。《金瓶梅》的平民文化内涵,标志着中国小说对现实平民百姓命运的关注,成为明代社会平民文化的重要文本。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宗教意识淡薄,它将个人的人生价值观限定于此岸,缺少形而上的超越性.在当代,这直接催生了审美文化中宗教意识的畸形发展.因而缓解中国社会当前面临的信仰危机,正是宗教意识应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审美情趣,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及艺术作品中的审美价值,作出直接、感性的审美评价及体现的审美态度。审美情趣对艺术作品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人的核心素养,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而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样式,自1958年走入国人的生活开始,便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着众多受众。那么,一部获得较高收视率、讲述中国平民故事的电视剧有着怎样的审美情趣?又是怎样展现其审美情趣的当代性和影响电视剧创作的呢?本文从时下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可以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9.
路遥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曾经激荡起数代人的理想,至今依然受到许多读者的青睐.他始终关注普通百姓,具有强烈的而独特的平民意识,并以此为自己的创作指引.路遥的这种平民意识有其自身形成过程和特点,同他的作品、人格、精神气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针对路遥的平民意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有"精英文化"之称,而墨学有"平民文化"之称,墨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多层面的,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逻辑学、哲学、宗教领域的影响,不可低估,从当前社会现实的发展看,把"精英文化"与"平民文化"有机对接,是优化中国文化的内在结构,消融西方文化,为今天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文化借鉴的必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苏青创作具有超前意识,即独具魅力的先锋性。主要表现在她运用独特的女性体验、大胆而直白的女性话语打破男性话语的垄断;苏青正视男女间的差异,争取真正的男女平等。苏青不仅是先锋女性,更是世俗的女市民,她关注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热衷于平凡而琐碎的人生;她务实而重利;她热闹而坚韧地过日子。苏青的女性意识和市民实用价值观取得同构,所以在其作品中,先锋性与世俗性、市民性不断交叉出现。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需要以个体的心理和谐为基础,面向大众的积极型心理教育是实现心理和谐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以大众对心理学的误解为切入点,结合心理学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转向,提出了大众积极型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以来的当代诗歌日益受到都市文化的影响,并在诗美呈现、时空营造和意绪表达上呈现出新的质素。通过诗歌写作,大部分抒情者开始反思都市化造成的人类精神的"异化",流露出带有批判性的现代意绪。同时,在现代都市品格的熏染下,诗人们更为关注城市人当下的生存处境和思维空间,注重日常经验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化这一现象和概念是从西方传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逐渐在我国产生。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已经成为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三足鼎立的文化格局中的重要一级。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对我国的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引领、规范大众文化,使其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家体系中的文化安全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当前国家体系中的文化安全主要包括政治文化安全、语言和信息安全、国民教育体系安全三个方面."非传统安全"的研究视野促使各国更加重视建立国内文化创新战略与对外文化交流战略的良性互动.各国在政治文化上的"新本土意识形态"与"跨国意识形态"共建,在语言学习和传播上的鼓励多元一体化以及在国民教育体系上的普遍开放和改革趋势,都可以为我们创建文化安全的中国战略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大众文化研究已提升到了美学的高度。大众文化的审美特性对现有美学理论提出了有力挑战,而现有美学理论是把大众文化的审美诉求排斥在外的。在融入大众文化的美学视域下,美学理论也面临着理论重构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论当代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时代的主题逐渐过渡为和平与发展。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保卫好国家文化安全,就相当于打胜了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虽然当下我们的文化安全面临着内在和外部的压力,存在着种种问题,受到了方方面面的挑战,但是随着我们对这一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其解决也呈现出多种途径,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不仅仅是保持乐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傣族文化当代变迁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文化的变迁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它与该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族际交往等关系密切。在文化的变迁研究中 ,可把其视为变量整合到该文化系统中去 ,但要避免因此而陷入决定论的窠臼。傣族文化系统的实物、行为、观念三大层面 ,在当代变迁中 ,现代化与民族化、现代性与传统性胶着在一起 ,表现出兼容并蓄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文化定义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的定义从教育、艺术到日常社会生活的重心转移,揭示文化是意义和意识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意义和意识的生产、消费和流通的过程,它不光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不光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何去何从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