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伏羲 廪君 白虎——巴人族源臆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有关历史典籍、神话传说以及口碑材料指出巴人为伏羲后裔,其先祖后照南迁至巴陵,号为巴人;因尧、舜、禹三代连续不断地攻伐三苗,被迫西移至鄂西长阳武落钟离山.巴氏子务相与四姓争神获胜,被立为廪君.其后,廪君率其族继续西移,射杀盐神、君乎夷城,建立巴国.巴人之族徽由鸟而蛇而虎,最终以白虎为图腾.同时,本文对白虎图腾的象喻意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认为白虎图腾以其祥瑞、骁勇、善变、凶残等图语对巴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致使在其势力范围内的不同区域出现了崇白虎、赶白虎、杀白虎的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代,在华夏大一统观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产生了五方神系统。五方神系统是对一统天下的地理空间的解释:天下由五方组成,五方各有主宰动物的神灵。廪君巴人地处中原西方,便以五方之神的西方之神白虎作为本族的图腾。廪君巴人此举实际上将本族纳入了华夏天下系统,表现了对华夏文化的根性认同。巴人后裔土家族继承了廪君巴人的白虎图腾文化,并进行了创造性的转换,逐渐淡化了其原始宗教的色彩,增添了世俗生活的内容,白虎图腾逐渐成为土家族人民生活中吉祥的象征,并由此发展成为现代形态的中华文化认同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根据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及现代民俗中的文化遗存.可证明盐对古代巴人兴衰的巨大作用:盐业使巴人兴盛.使巴人在与周边交往中有重大影响;同时.盐的占有争夺,又是巴人对外战争的主要动因.导致巴人的衰败分裂。盐经济产生的盐文化.也成为巴人文化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其主要后裔土家族中保存着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4.
巴人崇虎习俗自夏商时始,经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现代。从战国时期巴人的墓葬形制、随葬物、丧葬习俗及文化事象进行对比分析,可见白虎崇拜在土家族的意识形态中占据了显要的神圣位置,成为土家族心理意识的一个历史性内核。  相似文献   

5.
白虎不是鄂西、湘西土家先民——虎巴的图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虎的崇拜者不以白虎为自己的部落命名 ,又不禁止猎虎 ,也不禁止互通婚姻 ,所以 ,白虎不是虎巴的图腾。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关于廪君的记载中可以看出 ,虎巴崇拜白虎 ,就是崇拜他们的精神始祖廪君的亡灵。因此 ,白虎崇拜就是祖先崇拜 ,白虎神就是虎巴的祖先神。  相似文献   

6.
土家族白虎崇拜的起源可远溯至伏羲。白虎崇拜在土家族的意识形态中占据显要而神圣的位置.深深影响了土家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由此具有了民族凝聚、道德铸造、文化创造和传播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土家族的白虎文化中,客观地存在着“敬白虎”与“赶白虎”的二元性特征。其实,造成这种二元性特征的根源,在于认识主体——人的认识的二元性和认识客体——白虎的自然的二元性的对立统一,它是主、客体的对应和沟通。而其它种种解释,都有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8.
虎崇拜在土家族与汉族中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综合古文献记载、考古材料及流传于民间的习俗等多方面的材料,认为土家族及其先民的白虎崇拜是源自汉族虎信仰的产物,并以此追溯土家族白虎崇拜的渊源,探讨民族的交流与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古代巴人具有刚勇尚武、忠义至上、勤劳智慧、开放包容的精神,对巴人后裔子孙影响甚为深远。巴中既是巴人精神衍生与传承之地,更是巴人精神与巴中红色精神的传承之地。在革命战争年代,巴中人民表现出了骁勇善战的大无畏精神、宁死不屈的忠义精神、机智灵活的创新精神、勤奋建设的自强精神、军民交融的包容精神等,它们与古代巴人精神具有一脉相通的历史渊源。推动巴人文化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进一步打造巴人精神与巴中红色文化相结合的“红+古”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酉水流域是包括土家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长期共存的重要地区之一,白虎崇拜及习俗从古到今都是有代表性的文化因素,至今犹存,这有深刻的历史、民族、文化等根源.渝东南酉水流域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其民间文学中的白虎神信仰及习俗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定都重庆的巴国兴于禹夏时期而毁祀于秦惠王,享国1700年.巴部族共奉白虎图腾,立国之初当是有夏属国.入周后巴国臣服姬周,周季在南楚北秦两大霸主挤压下,公元前316年走到尽头.此前,虎巴文化源头仅见于神话,让人感到扑朔迷离.运用新近出土的考古资料并兼采民间神话,整合解读相关文献,昭示巴国由鄂入渝的秘踪.  相似文献   

12.
土家族古傩具有悠久的历史.商周傩仪是傩的早期形态,土家族虎图腾之傩公、傩娘与商周傩仪之方相氏率百隶索室驱疫一脉相承,表现出土家傩祭演唱的作用.王母、梅常、巴虎同样以罗神娘娘、罗神公公出现于傩祭之中,其巴虎则为於菟,汉时,虎危害生灵,"高祖因复之,专以射白虎之事".巴虎、楚乌同引为傩祭演唱中的面具,以黄金四目之虎的形象和虎座飞鸟表现出土家族傩祭演唱的神密,致使虎图腾一辈辈衍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丰富翔实的资料,深入探讨和考证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虎图腾崇拜起源、演进和流传的历程。阐述了虎图腾崇拜在古代政治军事史上以及中国人民的审美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中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多元一体政治格局下的文化传播理论视角,比较考察了西南少数民族和中原虎文化的信仰实况,认为虎崇拜是氐羌族群普遍的信仰习俗,西南各族群有关人老死后化为虎的传说,反映出远古先民原始宗教信仰的灵魂观。并指出在中华虎文化的民俗信仰体系中,西南少数民族的虎崇拜具有地方化、民族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人虎缘故事在中国民间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全面考察中国人虎缘故事传承流变的文化根源 ,系统梳理了人虎缘故事久远丰富的生活史 ,运用母题方法分析人虎缘的基本形态 ,并对中外相近类型故事作出比较 ,认为人虎缘故事蕴含了三种文化意义 :虎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性 ;折射了中国文化伦理中心的特质 ;显示出早期中国文化吸纳世界文化进而改造、重构本土文化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