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恩格斯的典型原则,历来就存在不同的理解,但在一些不同的理解中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把人物的典型性格做为人物的全部性格来理解,以致产生些不良后果。为了使我国文坛多出现些不朽的艺术典型,我不揣冒昧地对此提出一管之见,未免班门弄斧,如果能成为引玉之砖,便如愿以偿。一由于把人物的典型性格做为人物的全部性格来理解,塑造典型则力求面面俱到,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全面提纯和升华。把世间一切好的性格品质都集中在好的“典型”身上,就不能不雕成“高、大、全”的神像;把世间一切坏的性格品质都集中在坏的“典型”身上,就不能不塑成彻头彻尾的鬼胎;把这做为艺术创作的普遍原则,就不能不陷  相似文献   

2.
表现中、小城市和农村下层贫苦劳动人民,特别是手艺人、工匠、侍女、妓女等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艰辛与不幸,以及这些人物为摆脱贫困和痛苦而进行的挣扎和反抗,是水上勉平生作品中的一个永久性的主题。作者以自己扎实的生活基础、深刻的社会观察力、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和比较典型的现实主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具有悲剧性格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主体.中国古代史家认识到历史人物的多样性,在史书中设置了专传、合传、类传等传记形式,用以反映历史人物的这一多样性特点,并从不同侧面认识到他们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进而阐述了评论历史人物的社会意义.这些构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演义人物的高度理想化 ,是作者在塑造人物时 ,受英雄史观、道德史观的左右 ,将人物视为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理想的艺术载体以及民众学习的榜样导致的 ;而人物的类型化 ,则不仅是人物理想化的结果 ,同时也与演义小说以情节为中心 ,从事件的角度来写人 ,人物在小说中扮演着固定的角色 ,演义因袭宋元以来戏曲、讲史的人物造型原则 ,迎合读者大众对英雄人物的审美期待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茅盾对于典型问题有大量的论述。他强调了人物创造的类型化,更强调人物的个性,这两者是可以完美统一的;他也论述了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互相影响的关系。本文重点探讨了茅盾关于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思想,在肯定了茅盾贡献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晏子,姓晏名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晏子春秋》(以下简称《晏》)是以晏婴为中心人物的古典文学名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晏》中的晏子已经不是历史上的真实原理,而是艺术上典型。 (一) 晏子虽然是我国古典文学中著名的典型之一,但除过“晏子使楚”的故事广为流传外,其它关于晏子的传闻就鲜为人知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试图从分析晏子的形象特征入手,探讨一下这  相似文献   

7.
典型是"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它往往依托于"人物",与"新的人物"、"(新)英雄人物"及"中间人物"这些概念有着紧密关系,从对作品中人物的书写及其引起的讨论、批评乃至批判中,我们看到当代文学曲折的发展轨迹及其随之而来的文学的政治意识形态性的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人物瓜葛与情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在影视作品中得到验证.情节的生成和展开往往依附于人物瓜葛,人物瓜葛为情节的生成提供先决条件.人物瓜葛中的人物个性冲突与情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从人物瓜葛的个性冲突中罗织情节,着意从纷繁的人物关系中归纳出人物瓜葛,组成以中心人物为核心的多边人物关系.另外,设计人物瓜葛时要考虑其偶然性和必然性,处理好人物瓜葛中的偶然因素.  相似文献   

9.
李艳梅 《学习与探索》2007,1(2):198-200
纵观中外历史题材的戏剧作品,有的是典型的悲剧,有的则表现出强烈的悲剧性。究其原因,是由于历史剧的题材来源、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矛盾斗争、悲观的人生观念和历史剧的创作动机等因素造成的。正是由于历史剧的悲剧性,使之在戏剧精神、戏剧人物和戏剧风格等方面表现出悲剧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诸葛亮是典型的二重形象人物,而二重形象的心理学意义在于元形象是如何被演化塑造成为艺术形象的.通过对诸葛亮个案人物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完美艺术形象塑造的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田俊武  孙晶晶 《社科纵横》2006,(10):177-179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斯坦贝克深受《圣经》、《道德经》或其他东西方文本的影响,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有意无意地根据这些文本的内容来给人物命名,最典型的表现是他的两部史诗性小说《愤怒的葡萄》和《伊甸以东》中的人物命名。不了解这些作品中人物的命名方法以及其背后蕴藏的文本互涉含义,我们就无法揭示斯坦贝克作品的宏大主题。  相似文献   

12.
2021年12月1日,北京新起点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北京新生命养老助残服务中心主任唐占鑫获评凤凰网"年度十大公益人物".此前,她还担任过2016年国际脊髓损伤日的中国形象大使,以及2017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大新闻人物"等.由她参与发起成立的北京新生命养老助残服务中心、北京新起点公益基金会积极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  相似文献   

13.
郭弘 《社科纵横》2007,(9):105-106
七绝《从军北征》是李益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抒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把音乐形象、景物特点和人物情感有机融为一体,构成寓意深邃、哀婉深沉的诗歌意境。本文从色、音、情三方面分析征人思乡之情,从而领略李益边塞诗情韵兼胜、含蓄动人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艺术典型有没有代表性?如何正确理解它的代表性?是研究、探讨典型问题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关于艺术典型的代表性问题,是恩格斯提出来的。他在对斐·拉萨尔的剧本《弗朗茨·冯·济金根》的评论中指出:“《济金根》完全是在正路上;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  相似文献   

15.
六、语言何以有了文学性? 文学的构筑材料是语言,这种特殊的媒介决定了文学的手法和技巧,也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本质,值得花大力气深入研究。可惜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文艺理论著作大都把中心注意力放在文艺与社会和政治的关系以及形象、典型问题上,即使谈文学语言,也大半限于叙事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或作者语言的特色等表层问题,很少深入到文学符号的深层。当代西方一些文艺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极为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很有价值的成果。在对文学媒介的研究方面,20世纪西方学术界主要有两大派学说,一派是符号论,另一派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6.
论《断头台》对《圣经》叙事的全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淑贤 《学术交流》2005,(2):182-184
艾特玛托夫在小说《断头台》中塑造了阿夫季这一耶稣基督式的人物,他以典型的意识流手法,借阿夫季之口,说出了自己对现实、宗教、善恶的一系列思考。小说中穿插了《圣经》中的很多故事,但他所展现的耶稣基督形象和《圣经》所记载的完全不同,同时也将东正教传统中的典型观念如末日论、基督的受难及复活等放在现代文化背景中加以全新阐释。艾特玛托夫宗教探索的目标是寻找一条拯救堕落的人类和濒将毁灭的世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这篇评介法国当代著名小说作家克劳德·西蒙的文章发表于西德《法兰克福杂志》1979年第3期。西蒙是法国“新小说”派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小说家的任务不是去解释世界,而是描写世界“本身”,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是把“现在是怎样的”“翻译”成语言和文字。他常采取回忆的手法,在回忆中用一般现在时叙述,他的自传体小说《在佛兰德大道上》就是典型代表作,这部作品被称为是“现代记忆小说”。“新小说”派的作品,一般比较晦涩难懂,在大多数作品中,作者都是以一位几乎毫无个性的人物,即所谓的“反中心人物”(Antihelden)为媒介,罗列一系列无关紧要的细节描写,勾画出“人类的一般历史”,使读者看到人类毫无意义的生息明灭。西蒙还反对作家带有政治倾向,主张描写“自我”。现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老头的毁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曾称赞巴尔札克的《人间喜剧》是法国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的历史。《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在《人间喜剧》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有意识地采用了他本人首创的人物再现的创作方法,让《人间喜剧》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如拉斯蒂涅、纽沁根、伏脱冷等首次登场,让一群上流社会的中心人物,如著名的贵妇和花花公子在此挂名,使作品在结构上成为《人间喜剧》的序幕。 作品以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子爵夫人的沙龙为舞台,主要描写退休面条商被他的两个进入上流社会的女儿遗弃,最后穷死在伏盖公寓的悲剧。作品还描…  相似文献   

19.
赵树理的作品,可以说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和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一面镜子。他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以农民为对象,替农民说话。一个个性格丰富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的成功塑造,如"三仙姑""、二诸葛""、小芹"、"艾艾""、孟祥英"等,通过这些典型形象再现了当时的环境下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生存状态,这一系列经典的塑造,常常被作为与其有相似特征的人们的代名词。赵树理用自己的创作理念,初步实现了现代文学"民间化""大众化"的话语转型。  相似文献   

20.
韩春晖 《学术交流》2007,(5):180-182
《送冰的人来了》是美国伟大的戏剧天才尤金.奥尼尔晚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奥尼尔对上帝的质疑和对人类命运的思索在这部剧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这一创作意图的实现则是建构在对《圣经》文本进行原型引用的基础上。《送冰的人来了》不仅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众多暗示、隐喻和象征,一如《圣经》故事的惯用技巧,而且在标题、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也与《圣经》联系密切。在该剧的创作中,把《圣经》的内在精神融入到了作品的人物性格里。除了主要角色外,次要人物也都有着《圣经》原型,并且,他们对中心人物的形象起着鲜明的烘托作用。尤其在对剧中原型人物的解构和重塑中,奥尼尔揭示了神的缺席,也否定了宗教对人类的拯救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