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四川五大经济区之一的川东北经济区,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27.1亿元,占全省16.5%,经济增速为13.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青海统计》2009,(3):43-43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经济总体仍保持了较快增长。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2.19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高出全省2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为43.91%;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比重为38.01%,增速高出全省4.2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省的比重为67.23%,增速高出全省0.9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出全省281元,增速低于全省1.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高出全省882元,增速高于全省1.9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51个重灾县推动全省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 灾后重建使灾区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9年,四川51个重灾县地区生产总值3526.7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高出全省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其中,39个国定重灾县地区生产总值2582.6亿元,增长16.2%,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10个极重灾县地区生产总值606.7亿元,增长21.9%,高出全省平均增速7.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GDP总量:在全国排位较2009年上升1位 四川GDP总量在全国占比有所增加。2010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898.6亿元,占全国GDP的4.25%,比上年高0.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声音·数字     
《四川统计》2010,(10):46-46
15.2% 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327.6亿元,同比增长15.2%,增幅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比全国高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情》2008,(7):20-22
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初步核算,上半年四川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388.5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同比回落4.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5.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测算,上半年全省人均GDP6442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872.5亿元,提升到了2013年的262204亿元,增长了300.52倍,第三产业增速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从统计数据看,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数额排名较高的地区包括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四川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8242.31亿元,处于国内中等水平;从第三产业占比看,国内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较高的地区包括:北京、上海、西藏、贵州、天津、海南、广东等省市,四川占比34.5%,处于国内中等偏下水平,可提升空间较大。研究和体会国内外发达地区服务业改革发展的举措和经验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3148亿元,全省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三千亿元大关的市州;8.9%,增速居全省第1位。这是2021年宜宾交出的发展答卷。2021年,宜宾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三千亿元,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比2020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在四川经济版图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GDP比上年增长8.9%,分别比全国、全省高0.8、0.7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7%。如此亮眼的发展成绩,宜宾是如何做到的?  相似文献   

9.
2008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06.25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工业的比重由3713%上升到39.4%,增加了2.1个百分点,全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4%,同比上升6.3个百分点,工业仍然是推动四川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自去年9月份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国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四川工业一路走低,年底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并采取有力工作措施,力保工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06.25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工业的比重由3713%上升到39.4%,增加了2.1个百分点,全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4%,同比上升6.3个百分点,工业仍然是推动四川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自去年9月份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国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四川工业一路走低,年底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并采取有力工作措施,力保工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初步核算,上半年四川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388.5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同比回落4.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5.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测算,上半年全省人均GDP6442元,同比增加1028元.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12.
2021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19916.98亿元,比上年增长8.6%,即将踏上两万亿元新台阶,经济总量保持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位势,占全省GDP比重达37.0%、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多项指标发展态势好于全国全省,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高于全国1.2、2.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3、1.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两年平均增速高于全国1.6、6.0个百分点。可以说,2021年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进一步增强,为全省经济总量突破五万亿元贡献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3.
综合发展:在经济大省中增速最快 201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23849.80亿元,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以及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GDP增速依然保持12.6%的较快增长,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在全国居前列,继续保持在经济大省中增速居第1位的格局.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人均GDP也快速增长.2012年四川人均GDP达到29579元,接近3万元,这意味着四川将稳步跨入中等收入地区的行列,即将迎来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结构快速转型的"黄金期".  相似文献   

14.
张永盛 《四川省情》2010,(7):32-32,33
初步核算,上半年四川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128.18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在去年同期较高基础上提高2.1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3%,拉动GDP增长1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继2007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万亿元大关以后,2011年四川GDP突破2万亿元,达到21026.7亿元。经济增长15%,高于全国5.8个百分点,创近四年来的新高。GDP四年实现翻番,这是四川经济发展创造的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龙强 《四川省情》2023,(3):36-37
<正>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2022年以来,全省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成都都市圈积极应对困难考验、成功抵御风险冲击,对全省经济恢复贡献突出。有力拉动全省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持续增强主干功能突出主干功能突出。2022年成都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21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9%,增速与全省持平,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为46.2%,拉动全省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其中成都地区生产总值达20817.5亿元,占全省比重为36.7%。  相似文献   

17.
《青海统计》2009,(6):42-42
5月份,全省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7亿元,同比增长18.7%,比上月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速为15.8%,比去年同期的实际增速高5.28个百分点。市的零售额完成17.70亿元,增长18.2%,占市场份额的73.5%;县及县以下零售额完成6.37亿元,增长20.0%,占市场份额的26.5%。  相似文献   

18.
《四川统计》2013,(1):10-14
201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384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继续领跑前十位经济大省。 2012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四川将“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局面,为201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是北京高精尖产业的重要载体 中关村是北京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中关村示范区(以下简称中关村)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5455家,实现增加值4227.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1.7%.实现总收入30497.4亿元,利润总额2264.8亿元.中关村规模(限额)以上工业和第三产业收入、利润分别占全市的23.8%和10.9%.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速为19.2%,高于全市8.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第三产业营业收入增速为19.5%,高于全市7.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胡渤 《四川统计》2008,(12):11-11
2008年四川消费市场5月受地震影响增速出现急挫后,在经历了6、7、81二个月的快速修复后,9、10两月增幅波动区间逐步收窄,并在10月创出了累计22.3%的年内新高,11月市场增长态势发生逆转,增速明显回落,已降至年初水平,11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5%,较上月增幅回落2.8个百分点,1~11月全省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299.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8%。(如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