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杨景春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4):43-47
毛泽东诗词创造性地揉合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蕴含着精辟的内容,令人折服。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些修辞方式的运用,才使得作品更具诗情画意,魅力万千,成为社会主义文艺园地中永不凋零的鲜花。 相似文献
2.
传统英语语法规定了直接引语在转换成间接引语时相应人称、时态等成分的变化规律,但却没有给出其语用成因。从语用学指别理论的指示投射角度入手对英语中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转换规则进行语用分析,则可以找出其深层语用成因,为理解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相互转换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3.
文和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本文从语法的修辞角度讨论了语法与语法修辞二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具体讨论了6种语法形式所体现的修辞意义,介绍了8个介词与反身代词连用时的修辞性比喻用法,探讨了自由间接引语的修辞功能。最后认为语法和语法修辞二者相互补充,可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4.
巫晓凤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2):38-41
修辞是最有效地运用语言,使语言能很好的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本文从音韵修辞、语法修辞、词汇修辞等方面阐明了修辞在英文写作中的作用。修辞种类繁多,在使用过程中应正确把握,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稿件中,恰当地使用直接引语不仅可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同时也会令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增强新闻稿件的可读性。同时,正确合理地使用直接引语,还可有效规避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因此,对于记者来说,学会使用直接引语,既是对新闻事实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必须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今年2月28日一整版刊登梁衡同志的文章《文章大家毛泽东》,笔者读后感到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其用大量事实无可辩驳地概括了毛泽东一生著作和文章的思想与气势、说理与用典、讽刺与幽默、 相似文献
7.
张荣建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03-107
从多视角对英语引语进行分析,可知其重要性在于它们源于与言语的产生相关的人、语境和体裁的多种共鸣。对引语的分析可更加清楚地了解转述现象的本质,同时也为我们在日常交际中正确理解和使用转述语言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雪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114-116
通过考察《红楼梦》“前80回”文本中内心独白六处自由间接引语的使用情况,发现这些自由间接引语在《红楼梦》内心独白中发挥了重要的艺术作用,主要表现在突出反讽效果、增加语意密度、增强读者同情等方面,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著作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9.
林一顺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4):14-17
对偶是毛泽东诗词创作中运用的最重要的传统修辞方式之一。毛泽东诗词中的对偶句具有语言精约、意蕴深邃、对称和谐、文采辉煌的特色,成为安排时空转换、塑造艺术形象、突出语意差异、抒发大“我”情怀的有力手段,其手法变化多方,流转自如,达到了文质相胜、语意两工的高度,显示出“古为今用”、独领风骚的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10.
“换词求雅”的修辞作用及衔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词求雅”作为一种消极修辞手段,在避免重复、增加文章的文体色彩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如此,作为一种衔接手段,“换词求雅”也在保证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这种辞手段的应用原则及分类方法的阐述,试图表明“换词求雅”并不是为了语言花哨的目的而存在的,无论从修辞还是语法意义角度上看,这一修辞方法的作用都是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 相似文献
11.
唐善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3):44-48
引语的形成与意向活动和言说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次意向活动的语言化需要借助一次言说过程,言说过程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意向性。如果着眼于言说的物质性,意向活动的语言化就表现为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如果着眼于言说的意向性,意向活动的语言化就表现为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 相似文献
12.
姜春兰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8)
“倒装”是相对于行文中的正常语序而言,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英语诗歌创作中被广泛应用.根据布拉格学派的标记理论原理,“倒装”可分为“无标记倒装”和“有标记倒装”.在英语诗歌中,“倒装”偏离了人们的认知规律,故称为“有标记倒装”.就其修辞功能而言,“倒装”在英诗中的应用至少具有3个方面的功能:第一,表示强调突出效果;第二,平抑音韵强化节奏;第三,制造悬念渲染气氛.了解倒装的这些修辞效果,有利于读者加强对英诗的鉴赏. 相似文献
13.
曹旭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28-131
作为叙事学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引语包括两个部分:引述语和引用内容。这两个部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先后顺序有差别,翻译时需要进行调整;两个部分的关系在四种引语中有所不同,翻译时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转换,使得引语所属明确,有助于译文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以段落为翻译单位的翻译理论要求对两种语言在叙述语和引用内容的分段与合段上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14.
秦建栋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115-118
“视点”可分为四类 :时空视点、观念视点、叙述视点和知觉视点。“自由引语”分为“自由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就象其它语言单位一样 ,“自由引语”蕴涵着这四种视点。但与其它语言单位不同的是 ,“自由引语”因其独特的结构形式且在叙事语篇里往往与叙述语穿插交织而呈现“双重视角”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刘湘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2):88-93
"汉武故事"系列作品,在汉武帝求仙的历史背景下,将博物志、小说、神话及编年史各种文体形态杂糅,利用读者与作者在知识体系、价值判断和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制造出叙事张力,揭示汉武帝求仙的宗教意义。同时,"汉武故事"系列运用象征、排比、反讽等修辞手法,对汉武帝和西王母的形象进行改造,强调道教凌驾于世俗皇权之上的崇高地位,以此宣扬道教意识形态,提升道教的社会及宗教地位。 相似文献
16.
Grice认为会话是受规则或条件限制的,人们在会话时要遵循"合作原则"。但没有详细说明人们在会话时为什么经常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其实话语的修辞性(话语的象征力量)弥补了合作原则之不足。话语不过是话语修辞者(或说话者)根据其修辞目的和语境,利用多种修辞资源对其受众表达思想或进行说服的行为而已。 相似文献
17.
罗雅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80-82
语音修辞是修辞的一种 ,它指的是人们在使用有声语言进行交流或表达时 ,利用语音因素对话语进行修饰、加工的语言现象。由于语音本身包含着音质、音高、音长、音强四要素 ,所以无论是强烈还是细赋的感情 ,均可运用不同的语音手段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8.
杨家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6)
美国叙事学家费伦说:"叙事就是修辞"。而本文认为,叙事是一种表达。同样以波特的《魔法》为例,五个讲述者的讲述,就是五种不同的表达,因而赋予了"魔法"五种不同的内涵。表达是人们的一种意志活动,它包括没有被物化的表达和物化了的表达。根据受事载体的不同,表达还可以分为绘画、雕塑、音乐和用语言文字进行的表达等多种形式。作为一种表达方式的叙事,是对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
徐文明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4):61-64
寓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于平易浅近的语言文字之中,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这是毛泽东政论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政论文章的写作中,毛泽东大量采用了比喻法、寓言法、文学故事法、成语典故法、引用法、群众语言法等方法,增强其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以达到宣传、教育和鼓舞人民,指导革命和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试论柏拉图的“哲学修辞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志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5):539-545
在《高尔吉亚》《斐德若》《苏格拉底的申辩》对话著作中,柏拉图探讨并总结了在雅典民主制下,言辞技艺在政治领域的实践运用,创造出ρητορικη?一词指称公共政治领域的言辞技艺(即狭义的修辞术),并且从正反两面揭示了智术师派修辞家宣讲的修辞术存在的利弊。在哲学与修辞术的关系上,柏拉图并非简单地一概否认修辞术在政治领域的运用,而是在肯定修辞术作用的同时,一面强调政治修辞术必须为追求正义服务,不能以牺牲人们对美德的培养为代价,而败坏了城邦政治和人的灵魂的秩序。柏拉图在研究和批评智术师派的政治修辞术的同时,对自己的写作技艺也作出了正面的总结和归纳,推出了为哲学服务,化解哲人生活方式与城邦大众之间价值取向之间矛盾,流传哲学火种的哲学修辞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