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汉画像石的产生原因、制作过程和特色与题材表现在上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己经清楚表明有其独特的社会原因,毋须削足强纳入现代西方美术史纪念碑性的靴履中。同样,也无必要把中国美术史研究的背景资料改换为图像学的图像志名号,真要做图像学研究就应先做数据实验,不能以概念交换代替学术研究。1 相似文献
2.
邳州汉画像石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庆华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71-73
邳州是汉画像石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汉画像石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为研究两汉文化提供了详实而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杨建华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3):141-143
分析淮北汉画像石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归纳其题材内容为六个方面,即:社会生产生活、远古神化、祥瑞辟邪、天文现象、建筑样式、装饰纹样等,同时断定其产生年代是始于西汉末年终于东汉晚期,且认为淮北汉画像石的艺术特色鲜明,成就显著。 相似文献
4.
臧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77-78
用于墓葬装饰的汉代画像石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一朵奇葩.其中的动物造型丰富多姿,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感.汉代画像石中的动物造型富于粗犷豪放的动势之美,具有浪漫色彩的寓意之美,蕴藏原始生命力与大胆创造之美. 相似文献
5.
王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38-139
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其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汉画像石在本质上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颠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7.
南阳汉画像石和篆刻的艺术风格虽然各有千秋,但两者在肌理美、布局美、边栏美、刀趣美、形式美上也有共通之处,相互之间更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渗透力。篆刻艺术在借鉴汉画像石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能够融会贯通,对当代篆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汉画像石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子中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4(2):211-219
人们不自觉地依从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偏见和风尚,对汉画像石蕴含的内在精神及其当代意义视而不见.对汉画像石的研究,需要在方法上来一个根本的变革.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期实现汉画像石研究视角的转变.以跨学科的手法,分析了汉画像石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因缘,深入发掘了汉画像石的文化功用和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
徐玲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6):58-60
动物形象在汉画像石中最为常见,其中一部分因其特有的属性或形体被披上了"神"的外衣,成为承载着特定文化内涵的祥禽、神兽。历史的发展、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这类动物在今天很难见到,因此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它们只是先民们的虚幻之物,但从一些史料和实物来看它们应该是在当时或之前真实存在过的动物。 相似文献
10.
南阳汉代画像石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内容最为丰富的汉代艺术形式,其中的人物艺术形象,为我们研究两汉人物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南阳汉画像石中人物艺术的审美心理、画面布局、人物形象、造型技法等方面的艺术特征,对更深入地理解传统中国人物画的造型语言及其艺术渊源、今天的人物画创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刘克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6):61-67
尽管从汉代墓葬中出土的画像石不是纯粹的佛教绘画,但它蕴涵有丰富的早期佛教存在论生态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的产生,与当时特殊的文化转型背景有着密切关系。通过汉画像石直观生动的表现,我们在领略早期佛教无情有性、众生平等这一心灵金弦的氤氲热气之外,也可以感受生态灾难警示、命运终极关怀这个醒世木铎的悲壮与厚重。这些作为两千年前墓葬依附物而保留下来的文化遗迹,对于当前克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反映了汉代的礼俗、节俗、宴饮陈俊习俗、丧葬习俗、辟邪风俗、祈雨风俗,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汉代民俗。 相似文献
16.
汉代画像石是我国两汉时期尤其是东汉时期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虽然是一种民间工匠的集体艺术创造,但她同样折射出汉代的时代精神。铺陈美则是汉代艺术共同的美学风格,也是汉代画像石,包括陕北汉代画像石突出审美特色。以铺陈美的艺术风格,汉代画像石反映了汉代人共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深刻地表现了汉代艺术整体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17.
18.
孔令忠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135-137
石盘汉墓彩绘画像石的发现,改变了晋陕两地画像石艺术形式的传统观念,再次拓展了对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全貌的认识。对该墓葬较为确切的纪年判断,关系到对该地区画像石风格特征、演变规律的研究,也关系到汉代彩绘画像石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等问题的研究。石盘墓的断代,其发掘报告中说得较为宽泛,"约在东汉桓帝、灵帝之间"。运用图像语言比较的方式进行分析,该墓画像石的图像结构与造型特征,均与桓帝和平元年画像石相去甚远,而与灵帝建宁四年、熹平四年时相近。因此,石盘墓的完成年代应该就在175年前后的数年之间。 相似文献
19.
南阳汉画像石的艺术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蓉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157-159
南阳汉画像石是我国现存汉代画像石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成就之一。它完整地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绘画表现、艺术审美的追求,是研究汉代艺术文化的重要资料。南阳汉画像石在散点透视、以线造型和意象造型三个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