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穷富之交     
谁也不能否认,当今这个社会有穷人和富人,即便穷人不怎么穷,富人也不见得富到哪里去,但的确还是有差别。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穷人见了富人,内心里往往便会生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首先是自卑,然后是自谦,最后是压抑。哪个富人若是主动表示要与穷人结交的话,则穷人或多或少会有受宠若惊之感;换过来,若是哪个穷人主动想与富人交朋友的话,富人的心,则马上会咚地一跳,产生防范之意。这只是开始阶段,再进一步,假如某穷人与富人因某种原因成了所谓的朋友,则穷人每一次与富人相见,脸上都会是谦卑的笑容,话要考虑着怎样说,事要考…  相似文献   

2.
从前,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谈论什么是幸福。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破旧的衣着,轻蔑地说:“这怎么能叫幸福呢?我的幸福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啊。”一场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各奔东西。一夜之间,富人沦为了乞丐。七月流火,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穷人的茅舍,想讨口水喝。穷人端来一大碗清凉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幸福?”乞丐眼巴巴地说:“幸福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其实,幸福本来就是现在。只有将一个个现在串起来,才成就这一生一世的幸福。幸福是一碗水@蓝石  相似文献   

3.
伊索寓言里有一则关于"石头汤"的故事:一个饿得发慌的穷人这天来到一家富人门前乞讨,看门的仆人说,"滚开!不要来打搅我们。"穷人冻得发抖,"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想,反正也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这个穷人在烤干衣服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一句话:“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可见泡脚的作用之大。在忙碌了一整天后,一定要花上20分钟来泡泡脚。你可不要小看这20分钟,只要天天坚持,就能让你少生病。  相似文献   

5.
佚名 《伴侣(A版)》2010,(7):38-38
正"有一种穷人算是穷到了家。他们宁愿位列一支穷人的队伍之首做一辈子穷人,也不愿跑到一支富人的队伍之尾去做一会儿富人。"曾到中国讲犹太商法的这个日本学者的观点很有意思。这个学者名叫手岛佑郎。讲坛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搭建。他讲的题目是《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  相似文献   

6.
世相写真     
《老年人》2008,(3)
⊙富人羡慕穷人的健康,穷人梦想富人的财富。——对"财富"的不同见解⊙你打开电视机,看到全国电视台都在傻乐,一窝蜂选秀,一窝蜂创智,一窝蜂"你对  相似文献   

7.
法国的一位年轻人曾经很穷,很苦。后来,他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迅速跃身于法国50大富翁之列,成为一位年轻的媒体大亨。不幸的是,他因患上前列腺癌,1998年在医院去世。他去世后,法国的一份报纸刊登了他的遗嘱。在这份遗嘱里,他说:我曾经是一位穷人,在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我把自己成为富人的秘诀留下,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成为富人的秘诀,他将能得到我的祝贺。我留在银行私人保险箱内的100万法郎,将作为睿智地揭开贫穷之谜的人的奖金,我也将在天堂给予他欢呼与掌声。遗嘱刊出之后…  相似文献   

8.
WTO主张自由贸易,于是穷人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加入到自由贸易这个行列中来了。穷人们出力,富人们出钱。穷人们出卖的都是初级产品或者劳动力,富人们卖的是附加值很高的科技产品。几十年过去了,穷人们还是卖初级产品,富人们的生产技术都更新换代n次了。穷人们还发现,给富人打工,收入没有增加多少,自家的环境却被破坏了不少,而且家里值钱的都拿去“自由贸易”了。穷人依然是穷人,还增加了不少.  相似文献   

9.
骆潇 《职业》2010,(5):13-15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自己的钱袋子不够自信?为什么谈起理财,我们总觉得自己财商低下?我们不停地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是“穷人”? 十年前,《富爸爸穷爸爸》被汤小明成功引进中国掀起了财商热潮。十年后,我们的财产多了,烦恼却有增无减。于是,我们再次向“富爸爸”寻求答案。汤小明说:是“富爸爸”还是“穷爸爸”,不取决于拥有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你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10.
说到婚前财产公证,许多人都可以理解,却很少有人去做,也许很多人都认为,爱情应该是毫无保留的投入。就算婚姻是一场赌注,就算爱情是一场美丽的错误,也要无所顾忌地赌一把。然而,选择婚前财产公证的人还是越来越多了,随着离婚率地不断攀升,热恋中的人们仍保留了一份理智,他们希望当爱情仓皇而逃的时候,至少还有金钱与自己做伴。半年前,一个曾经促成了八对姻缘的"高人"给我介绍了一个男  相似文献   

11.
嫁给穷人吧     
我说的穷人是这样的:房子不大,刚好住下;工资不多,刚好够花;不能天天喝咖啡,顿顿进餐馆;没有私家车,不能老打的。但是他可以让你吃上可口的饭菜,陪你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相似文献   

12.
佚名 《现代妇女》2009,(5):32-32
"有一种穷人算是穷到了家.他们宁愿位列一支穷人的队伍之首做一辈子穷人,也不愿跑到一支富人的队伍之尾去做一会儿富人."10月间到中国讲犹太商法的这个日本学者的观点很有意思.这个学者名叫手岛佑郎.讲坛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搭建.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家林毅夫提出: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在此之后,学者郭之纯针对“穷人太穷”的观点提出:“穷人太穷”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其与“富人太富”有着一定的因果联系。学术界的这场争论旨在为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找出“药方”。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交际》2008,(1):4-6
张维迎:中国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学费太低来源:4月27日《上海证券报》我过去讲过一句话,"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因为学费太低"。什么意思?世行的研究、欧洲的研究都发现,我们用低学费的办法实际上补贴的是富人,而不是补给穷人。如果我们把学费  相似文献   

15.
曾有一个房地产业者声言他"只为富人盖房".这番话立即招来一片谴责.这话讲得是难听,但仔细想来,其实为社会福利或公益目的而建房本是政府的责任,对民间商人而言这样要求他们显然是做不到的.为慈善而建房的商人可能有,但对于绝大多数房地产商来说,盖房就是为了盈利.为富人还是为穷人盖房并不是一个问题,哪怕是为穷人盖房,一般说来也要赚钱的,不大可能是给穷人搞慈善.  相似文献   

16.
某种程度上,我愿意这样理解茅于轼教授的说法:既然为穷人说话和为富人做事的人都已经很多了,多一个少一个无妨。然而,我以为,学者贵在直道而行,行事本乎道德,治学本乎真知,而非以站在哪一边的人之多寡而预定自己的轨迹。我可以同意茅教授的说法,现在为穷人办事的人不多,而且对茅教授在为穷人做事上作出的努力(如给农民小额贷款)深为  相似文献   

17.
<正>当你一天天长大,在远离家乡的城市里生活和打拼时,常常想起且一想起就会眼眶潮湿、温暖满溢的人,会是谁呢?蒋雯丽说:"是姥爷,尽管他在我十二三岁时,就去了天堂……"2013年3月初,蒋雯丽在其首部散文随笔集《姥爷》和读者见面之际,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的采访。她说:"姥爷就像一棵大树,而我却像一棵小树。小树慢慢长大了,大树却不再参天蔽日,而是不堪风雨地倒下了。对于某个已经逝去而你却  相似文献   

18.
论语数字     
"我对于最近流行的分析感觉到非常的怀疑,就是说现在我们社会有两种(人群),一种叫精英,一种叫草根,或者叫大众,我对这种分析表示担忧。"——2007年"中国经济50人论坛"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说。"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就是文明礼貌不仅施与‘熟人’,而且同样施与‘生人’,不仅施与‘富人’,而且同样施与‘穷人’的社会。"——对文明社会的理解。"我觉得,现在中国的有钱人不是在享受产品的质量,而只是在享受花钱的快乐。"——一位韩国商人谈他眼中的中国富人时举例说,在北京一家商店,一块手表标价10万元,但一直卖不掉,后来老板就将价格标成100万,结果当天就卖掉了。  相似文献   

19.
秋风 《中外书摘》2010,(10):84-86
当代中国的贫富差距可能是比较大的,而当今穷人与富人之间的隔阂与对立可能是非常严重的。穷人和富人这两个词在当今的媒体——尤其是网络论坛上总是能够引起强烈的激情。最极端的表现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残忍地杀害自己的同学,舆论热衷于为其寻找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学解释,以论证其行为之合理性。相反,富人的非正常死亡,总是能够招来一片喝彩。  相似文献   

20.
正多年前,曾经读过一个很经典的故事。说的是"有个人很穷,一个富人见他可怜,就起了善心,想帮他致富。富人送他一头牛,嘱他好好开荒,等春天播了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贫穷了。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穷人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等羊长大了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穷人的计划如愿以偿了,只是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卖了,买些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些,卖鸡蛋立即可以赚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