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社科纵横》2006,21(7)
李波阳,男,汉族,甘肃省静宁县人,1968年2月14日生,甘肃政法学院分安分院副院长、教授,主管教学和科研工作。1990年7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系,获法学学士学位,现在职攻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诉讼法学专业硕士学位。系统讲授过《刑事案件侦查》、《侦查学》、《侦查学原理》、《国内安全保卫学》等课程,教授效果良好。在《兰州大学学报》、《重庆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中国刑警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秘密监听证据适用规则研究》、《论秘密监听证据能力》、《我国毒品违法犯罪“H”型态势研究》、《显…  相似文献   

2.
西安文理学院《唐都学刊》是我经常阅读的刊物之一,也是我喜欢阅读的一种刊物。学报是反映其主办学校教学和科研成果的窗口。主办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报的水平。但是,这种反映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由于学报编辑水平的不同,这种反映通常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学报的水平大体上与主办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相称;一种是没有充分反映出学校的水平:再一种是超出了学校现有的水平。依我看,《唐都学刊》就属于这种超水平的学报。据我所知,《唐都学刊》在全国高校学报系列中的排位,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多年来都一直是处于前几十名的,明显地优于他们学校在全国高校系列中的排位。我这样说丝毫也没有贬低他们学校的意思,只是如实地描述一个事实,一个不但无损于他们学校声誉反而能给他们学校带来荣誉的事实。可以说,《唐都学刊》是以其良好的社会影响为他们学校增添了光彩的,是他们学校的一个拿得出手、打得出去的知名品牌。《唐都学刊》之所以好,之所以能在我国众多的学术刊物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经久不衰,就在于它有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主要来自于它那富有特色的栏目设置,在于它的特色栏目。在这些栏目中,我认为,“汉唐研究”尤为突出。尽管在我国的学报中,乃至一般的社会学术刊物中,  相似文献   

3.
《唐都学刊》2011,27(6):2-F0002
学报编辑部成立于1985年,主要从事学报编辑出版和理论研究工作。现出版期刊三种,分别为:《唐都学刊》、《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现有工作人员12人,编辑部主任兼主编陈正奇教授,《唐都学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兰一斐副编审,《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王新奇副编审,编辑部办公室主任石晓博副编审,编辑有:赵喜桃、朱伟东、马云彤、朱小琴、马洁、仲圆,编务邓雯等。  相似文献   

4.
《唐都学刊》已然成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唐都学刊》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 ,以宏扬民族文化精神、宏扬主旋律为己任 ,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 ,力求创新 ,从 2 0 0 3年首期始 ,将以新的学术面貌出现。一、扩版为适应学术作者、读者的要求 ,增加学术信息量 ,扩大学术载体 ,经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及有关部门批准 ,《唐都学刊》将原有的 8个印张扩大为 10个印张 ,由 12 8个页码扩大为 16 0个页码。二、栏目设计《唐都学刊》将以下几个栏目设为固定栏目。“汉唐研究”依然是传统栏目 ,继续为广大从事汉唐研究的学者专家…  相似文献   

5.
王新奇 《唐都学刊》2006,22(6):F0002-F0002
2006年10月12日-16日在陕西汉中召开了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暨2006年学术年会,来自全省22家学报、杂志社、期刊中心等单位的109名编辑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学会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主编张积玉教授到会作“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工作报告”,受到与会人员的热烈欢迎。我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唐都学刊》和《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陈正奇等7位代表也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办刊经验、体会。会议以实施名刊、名栏工程为主题,围绕如何提高办刊质量、提高编辑人员的创新能力、特色期刊评奖、综合学报专业化、编辑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6.
2002年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会议,会后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和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文件突出强调了高校学报要打造精品、树立特色化的发展理念;要求高校学报“根据各地和各校的实际和特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办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塑造各自刊物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鼓励高校学报进行合作和联合,走资源整合之路。《求是学刊》始终以主题栏目的设置来突出办刊特色、追踪学术热点、促进学术繁荣,十几年来先后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史学等研究领域开设了一批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专栏,比如“文化哲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业问题”、“苏联俄罗斯法学在中国”、“美学名家与美学史”、“明清史研究”等,尤其是在2005年“文化哲学研究”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名栏建设工程”后,我刊更加注重栏目建设,在原有“文化哲学研究”幕础上,与《厦门大学学报》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联合开办“现代性研究”专栏,走强强联合之路。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入选栏目:文化哲学研究该专栏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深刻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冲突所导致的人的精神样态,该专栏起始于1992年,至今已经开设“文化哲学:跨世纪的思考”、“文化哲学:现代化与同常生活批判”、“文化哲学:后现代丰义研究”、“文化哲学:全球化的文化反思”、“文化哲学:现代性研究”等系列了栏目。截至2006年第1期共刊发59期,组织百余名作者撰写文章上百篇,其中61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摘80余次,转载率高达72%,2005年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名栏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进程中的学报编辑意识杜桂萍一、主体意识的强化从辞源学的角度讲,编辑是一个动词,是指“收集材料,整理成书”。颜真卿《颜鲁公文集》云:“若总据《说文》,使下笔多碍,当去泰去甚,使轻重合宜,不揆庸虚,久思编辑。”显然,编辑的主语是人,其宾语即客体则为...  相似文献   

8.
此外,根据孙本文、蔡毓聪文(如前所引),1902年底(光绪29年正月十五日)曾出版吴建常根据日本市川源之译美吉丁斯(Giddings)1897年著的《社会进化论》而再译出的汉译本,书名《社会学提纲》,为《教育志丛》中的第四篇。可称是迄今所见我国以社会学名称译出的最早一书。“群”和“人群学”最早从清末一些著作和译述中见到。按梁启超于《时务报》答读者问中称该报在当时兼用“社会学”与“群学”(或“人群学”),两种名词通用,并无区  相似文献   

9.
对柳宗元的杰作《封建论》中“秦之事迹”一节,目前有不同的解释。《黑龙江大 学学报》第一期上的《读〈封建论〉的疑问试解》(以下简称《试解》)认为只有“酷 刑苦役而万人侧目”才是论秦政之失,头几句都是讲秦政之得,对此我有几点疑问,提 出来与《解》作者商榷,并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秦之事迹”一节是“详细论述”郡县制呢,还是讲秦政之失呢?这得从上 下文的逻辑关系加以判断。 中唐时期,那些拥护藩镇割据势力的复古派,吹捧所谓商周之治,把分封制下的一 个个独立王国,美化为“私其土,子其人……施化易也”的理想国;另一方面则攻击郡…  相似文献   

10.
张积玉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编审) 各位领导、各位编辑同仁、同志们、朋友们:《唐都学刊》已经走过了20年的办刊之路,今天我应邀出席这个隆重的纪念大会,十分高兴!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暨94家期刊会员单位、也代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向《唐都学刊》编辑部、向西安文理学院表示热烈的祝贺! 《唐都学刊》创刊初始就以其刊名的独特、响亮而特立于世,占尽西安这个十三朝的地域文化之风流。20年来,从西安师专、西安联合大学到而今的西安文理学院,历届校领导和编辑部同仁都以其广阔的学术视野,博大的文化气度,开拓创新的办刊理念,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宗旨,坚持走特色化办刊之路,集中全力、坚持不懈抓汉唐(包括历史、文化、文学)等的研究,以大手笔做汉唐研究文章,追踪学术前沿,彰显时代精神,先后组发了省内外一批著名学者、中青年新秀的高水平论作,在国内学术界的影响不断扩大,其刊发的文章不少先后被《新华文摘》等权威文摘刊物全文转载,或获政府成果奖,学术水平显著提高,日益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重要学术园地。90年代以来,刊物先后被评为陕西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与同类院校所办的刊物相比,《唐都学刊》成就骄人,来之不易!说到《唐都学刊》人们都赞许她在提升西安文理学院在省内外高校中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这是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1.
西安联合大学主办的《唐都学刊》以严谨的办刊作风和雄厚的办刊力量 ,不断创新 ,努力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 ,坚持向精品名刊方向迈进 ,继 1 999年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之后 ,2 0 0 1年入选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2 0 0 2年 6月 2 0日 ,在历时 4个月的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第二届评优活动中 ,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并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此次评选在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大力支持下 ,由全国性行业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组织进行 ,结合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的办学特…  相似文献   

12.
<正> 谚云,“学以致用”,所以古代经生讲求治道、治术,以求致国家于郅治之世,学者治史也重实效,经邦治世,以冀富国强兵。先世学者、言之详备,而明人顾炎武为了经世致用,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相桴鼓,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特重地理形势、兵防、边疆、物产、农业、水利、工业、赋役、天灾人祸,启示有政。又到京畿“纪政事,察民隐”,以考察见闻写成《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他记自然环境天时地利,推明人类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月10日,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太平洋学报》杂志社承办的“2010年度《太平洋学报》评刊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国家海洋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对外经贸大学及《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等单位的30多位嘉宾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毛曦 《唐都学刊》1995,(6):61-62
《唐都学刊》创刊十周年座谈会纪要毛曦整理《唐都学刊》是西安联合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标准刊物,她自1985年创刊以来,已走过了艰辛而又辉煌的十年历程,如今这支“古苑新葩”在我国学术百花园中异香独放,引人注目。为了隆重纪念《唐都学刊》创刊十周年,作...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七九年五月,我在《黑龙江大学学报》第二期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共旅欧支部的文章。一九八○年七月,《南开学报》第四期发表了《关于“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几个问题的商榷》(以下简称《商榷》)一文,针对我的某些观点,提出不同意见。它对弄清旅政党团组织的名称、机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月,《求是学刊》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荣誉称号国家期刊奖是一项在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备受社会瞩目的政府奖,也是我国期刊界的最高奖。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05年1月在我国9000余种期刊中评出357家获奖期刊,《求是学刊》作为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2  相似文献   

17.
学院简介     
西安文理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应用型、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位于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西安市,占地面积728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总资产7亿多元。图书馆藏书58万册。现有专业实验室52个,多媒体教室15个,微格教学教室2个,语音室6个,计算机房11个,计算机930台,50座电子阅览室1个,已建成覆盖西安市13个区县2723所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教育行政机构的西安市教育网。学院办有《唐都学刊》和《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其中《唐都学刊》多次获全国及省级大奖,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和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西安文理学院学报》和《唐都学刊》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评价中心认定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学院重视学科建设和师资培养,现有国家规定的11个学科门类中的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等7个学科门类,共有30余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7000余人;教职工7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53人,教师中博士、硕士以上人员达到100多人,占专任教师的34%;学院还长期聘请国内外兼职教授34人,外籍教师3人,留学归国人员15人,已基本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8.
盛夏已至 ,大明炎炎。在这红红火火的季节里 ,新形象、新理念、新视角的《太平洋学报》与您见面了。这次改版 ,是对原《太平洋学报》的继承和发展 ;是对《太平洋学报》十载沧桑路的总结和借鉴 ,是《太平洋学报》从优秀走向优秀的又一个里程碑。蓦然回首 ,十年风雨路 !1 984年 ,我国久负盛名的历史学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周谷城先生亲手创建了中国太平洋学会 ,十年后周谷老联手我国太平洋问题专家、经济学泰斗陈翰笙和大学问家于光远会长以拳拳之心、力度之手创建了《太平洋学报》 ,翻开了我国太平洋问题研究新的篇章。历经十载 …  相似文献   

19.
孙麾 《浙江学刊》2006,(4):8-13
2004年6月计亚男写了篇报道,发表在《光明日报》“书评周刊”版,题目是《中国哲学学术走向》这篇报道对《哲学研究》、《世界哲学》、《浙江学刊》、《江海学刊》、《江苏社会科学》、《河北学刊》、《人文杂志》、《学术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中州学刊》、《文史哲》、《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求是学刊》、《教学与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和《中国社会科学》等十几家学术期刊哲学编辑纵论中国哲学学术走向和前沿问题做了概括。中国哲学学术研究怎样回到现实、从关注和解决现实问题中提高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20.
秦草 《唐都学刊》2006,22(6):47-47
2006年11月8-10日由广东省高校学报研究会主办的2006年主编论坛暨学术年会在广东巽寮召开。参加这次主编论坛暨学术年会的有广东、陕西、河南三省七十多家学报主编及编辑人员180余人。陕西高校学报研究会代表团一行13人在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张积玉教授率领下如期赴会;张积玉教授还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我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唐都学刊》、《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主编陈正奇也应邀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