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本文认为儒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基础之一,它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和被接纳,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是和儒学的内在精神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林楠  林滨 《唐都学刊》2007,23(2):48-52
道德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扬弃这份厚重的历史遗产,尤其是提炼出其中的精髓和美德,包括它的仁爱精神、自省自律与和谐境界,既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学理解辨,更能促其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化本开新式的时代性升华。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展示天津社保青年的良好风貌,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天津社保中心团委在九九重阳节前夕组织团员青年,先后对居住在天津市和平区、河西区、河东区等五个区的32名85岁以上的企业退休  相似文献   

4.
林楠  吴育林 《唐都学刊》2005,21(6):64-67
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战略,这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时代领悟和文化把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追求本身包含了非常浓厚的传统美德意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域下传统美德具有普世的方法、理想的范导、文化的传承三个方面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反省当代学术思想史之作。从宏观上将建国以来儒学研究的历程分为四个大的历史阶段,分别论述与反省了每一阶段的研究状况、学术特点、理论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倾向。提出自己对儒学、孔子及该阶段重点研究问题的系统看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儒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今后发展趋势,展望了儒学对发展人类文明可能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爱,即仁的观念,乃是儒学的奠基性观念:既为形而下学(知识论及科学、伦理学及道德)奠基,也为形而上学奠基.这是因为,爱作为生活情感是生活一存在的显现.因此,爱的观念乃是本源性观念,爱作为生活情感,归属于作为存在本身的生活本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对儒学既不能采取固步自封的保守主义,也不能实行打倒一切的否定主义与无用主义。应当对儒学进行科学地分析,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弘扬儒学的优秀传统,既继承又超越,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走中西文化融通之路,建立符合时代精神需要的新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王瑜 《生存》2020,(5):0221-0222
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中学教育逐渐受到了社会中的广泛关注,中学语文教育逐渐被广大教师学生所重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现状令人忧心,很多中学生在精神层面具有非常明显的重智育而轻德育的现象,往往会养成重知识而轻能力的思想,重成才而轻成仁的品质,对中学生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下文将重点阐述我对中学语文教育中传统美德教育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路海潮 《唐都学刊》2004,20(5):30-33
西汉开放气象所呈现出的逐利、奢靡之风在于政治经济之需与习俗固有的延续性、排斥性所致,受到冲击的儒学使其在理论体系和内容上汲取糅合诸派之言与民间风俗,拓展经义阐释的理论空间和社会信纳的实践层面,由此推动理性的开放气象走向极盛。  相似文献   

10.
戚福康 《学术交流》2006,(10):20-26
言子儒学有其自身特色:一是在孔子礼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为他的以礼治国的思想;二是将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推进为全民教育、目标教育、适时教育的理论;三是更注重实际才能的用人思想。与此同时,从孔子儒学流传的过程发现,言子是孔子儒学至孟子儒学之间的最重要的传人,因此,深入研究言子儒学,对于原始儒学的认识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史可扬 《唐都学刊》2005,21(3):98-102
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百年中国电影中所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对此,他们可分为人生道路的追索者、民族传统美德的承载者、传统文化人格的体现者和传统文化的批判者四个群落。结合具体影片予以阐释,这既是对百年中国电影知识分子形象画廊的一次纵向检视,也是对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所做的横向剖析。  相似文献   

12.
"国学热"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上出现的一股引人注目的文化热潮。本文立足"国学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从人伦亲情电影与古装大片两个维度,分析了"国学热"中的国产电影创作,着重总结了其在艺术成就、市场成绩以及文化影响力方面的得与失,并在此基础上对国产电影如何有效发挥文化、媒介属性,实现与国学热潮的积极互动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季建霞  金雪飞 《创新》2010,4(3):21-24
信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要素之一。研究信任、探索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信任结构,构建一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信任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传统社会的信任模式既不是完全普遍主义,也不是完全特殊主义,而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以血缘、亲缘为中心,以实用理性为内核,以差序、差等为结构,具有边界弹性和"两极性"的关系主义信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刘玮 《求是学刊》2002,29(3):104-109
作为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孕育出的伟大作家 ,曹雪芹不可能脱离其文化土壤 ,必然受到传统思想和文化习俗的制约。这样在《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是贵族少妇形象的塑造上 ,就呈现出对儒家传统妇德观的承传情况。具体地说 ,这些贵族少妇在事夫之德、去妒之德、守节之德等方面 ,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对儒家传统妇德观念的恪守与张扬 ,对此 ,作家多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论儒家传统文化的现实教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莉颖 《学术交流》2004,(11):15-18
儒家传统文化当中有许多精华的内容,其中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对后代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当充分利用儒家优秀传统道德遗产,将新世纪大学生应具备的社会主义新道德要求与传统道德结合起来。如,"天下为公"与现今提倡的无私奉献、"国耳忘家、公耳忘私"与忧国忧民、"仁爱"精神与关心他人和集体"恪守信誉"与诚实守信、崇德重义与大学生文明修身等。  相似文献   

16.
路毓贤 《唐都学刊》2012,28(5):89-91,129
面对空前的书法热所形成的书法界鱼龙混杂局面,避免让社会各界对书法圈的眼花缭乱,有必要使欣赏者透过中国传统书法的人文本质来对书法家的界定。综合中国书法史上列传人物的事迹,洞察当今书法家标准,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丰厚的文化素养和精湛的笔墨技巧的大学者才称得上优秀的书法家。书法是毛,文字是皮,语言是血肉,思想是骨骼,文脉是灵魂,没有灵魂的躯体就是行尸走肉。一件书法作品如果没有厚实的人文基础是不可能被书法史所记忆的。  相似文献   

17.
价值观自信是人们对自身所持有的价值观念的充分肯定和高度信任,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凝聚与社会创造功能。价值观自信与文化自信和社会实践密不可分。我国当代的价值观自信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中华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实质的集中体现。应充分挖掘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积极成分,如民胞物与、良政善治的治国理念;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思想以及上善若水、正心笃志的人格修养理论等思想根源,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相似文献   

18.
论和谐思想的中华传统意蕴及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资源,其传统意蕴表现为天人合一、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个人身心和谐三个层面。弘扬中华传统和谐思想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促进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倡导"和为贵"的行为准则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9.
区志坚 《阅江学刊》2009,(4):143-146
卞孝萱先生在《现代国学大师学记》中概述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的治学关意,表述国学大师治学得失,开拓研究现代国学大师的范围,提出甚多值得研究的民国学术史的课题。他虽师事有关大师,评论却不讳其失,论述观点为前人未导。该著可开拓研究现代国学大师群体的视野,不独是个人自述,也是半部民国学术史。  相似文献   

20.
金路杰  王洪岳 《阅江学刊》2012,(6):115-122,134
中国本土现代主义诗歌的诞生与发展主要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但这并不能割裂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与诗学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哲学思想背景、古典诗歌大传统、古代审美趣味和古诗形式的影响等四个方面。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是20世纪初中西文化和诗学交流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诗歌自身发展变革的结果,有着充分的历史和现实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