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合凤 《南都学坛》2009,29(4):46-49
近年来,数据库已被广泛应用于与语言相关的各个领域,将数据库检索软件应用于文学批评领域,对莱辛《隧洞突破》进行语料库索引,不仅可以使文本隐含的结构显现出来,而且能够检验文本对读者的感染力。关键词的词图分析科学地验证了小说传统的叙述结构;运用截词的方法,提取和分析小说中具有超常频率的词语及其共现关系,使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到第三人称限制性全知视点这一叙事视角选择的高明之处;通过Concord功能,列举出所有人物出现时的上下文,读者可以更加直接地观察到该小说运用戏剧性叙述法塑造人物个性的艺术手法。语料库检索的分析方法为欣赏该小说的情节发展、视角选择、人物塑造等提供了一种更趋理性的批评途径,使人们得以以一种更加科学可信的方式探明该小说中各文学要素如何支撑了作品的主题思想,赞叹莱辛在创作中如何巧妙地贯彻了形式为内容服务的文学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诸多文学作品分析手段中,借助语料库检索工具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是一种较为新颖而客观的分析手段。词汇分析工具Range可用于分析文学作品的词汇难度,而语料库检索工具Antconc的主题词表、关键词表、语境共现和主题词分布图等相关功能可更好地分析小说作品的要素。对赛珍珠短篇小说《圣诞的早晨》的语料库分析结果显示,赛珍珠的该篇小说作品整体词汇难度不高,Antconc软件的词表功能可以推测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Antconc软件的语境共现功能有助于对小说的某一要素进行详尽分析。运用语料库分析文学作品,可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傲慢与偏见》的语料库检索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语料库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门新兴学科,它致力于文本的检索,取样,分析以及统计。语料库的工具如Word Smith,Concordance等都为文本,尤其是具有情节性的文学文本的分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即将通过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运用Word Smith,Concordance等工具来分析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的文本主旨,人物塑造,与剧情发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语料库语言学通过对文本的取样、检索、统计和分析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使语言研究更具客观性、科学性。本文利用语料库检索工具W ord Sm ith从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方面分析奥巴马的就职演讲文本,揭示其文体特征,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奥巴马的演讲技巧,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使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对<霍小玉传>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了研究.使用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WordSmith,对两个英译本以及作为对比使用的英语本族语语料库中的平均词长、词汇密度和文本可读性等多方面数据做了统计和对比.同时,还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运用相关翻译理论对两个译本中的翻译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两个译本译者在翻译风格上的特点.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实证性研究具有科学性,因此其研究结果可以为翻译批评提供可靠的依据,也可用于翻译教学和译者培训中.  相似文献   

6.
借助Antconc语料库检索软件及人工统计的方法,通过自建两个小型专用语料库,选取世界500强中10家中外企业的简介文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外国企业简介和中国企业简介呈现明显不同的词汇特征、句子特征和语篇特征。针对此,文章提出了英译中国企业简介的若干实用策略,即增加第一人称;删减冗余信息;改变语态和主语,突出重点内容。研究结果对中国企业在走向全球化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解读自己、诠释自己、宣传自己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语料库语言学致力于文本的检索、取样、分析以及统计。作为一种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语料库在文学批评方面也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料库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批评领域。以BROWNA语料库中小说部分为参照,建立《红字》可比语料库,利用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WordSmith Tools 4.0,对两个语料库的平均词长、词性分布、主题词和平均句长等信息进行统计和量化分析。分析结果不仅验证了Hawthorne独特的文体风格,同时也揭示了《红字》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9.
《德伯家的苔丝》的语料库检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语料库检索工具Wordsmith对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的分析表明,小说的环境描写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人物语言风格体现出方言特色,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具有明显的多元性。语料库检索分析为该小说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韩礼德功能文体学中的前景化理论为视角分析欧·亨利的小说,能更深刻地展现小说的幽默风格。以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为例,运用前景化理论,对文本中的非常规语义搭配、非典型肖像描写、故事情节的多次重复和出人意料的结局安排等不同语言层面上的非常规语言现象进行解读,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该小说的幽默风格。提出了前景化理论作为文学欣赏的一种全新视角,在文学文本分析中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1.
依照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法则,一种新兴的文学只有在获得了垄断作家合法定义的权利后,才能获得自身的合法生存权。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因全面打破传统"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彻底扭转传统小说由"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表达方式及由此引发的对传统审美趣味和阅读机制的全方位颠覆,先锋作家自我话语权的确立经过了相当错综复杂的过程。首先,先锋作家取得作家身份上的认证,然后又力求通过先锋批评家的话语支持、创作谈、座谈会、散文随笔、访谈录、对话录、演讲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确立自我话语权,最后经当代文学史各家对先锋小说在当代文学史上地位的定位和塑造,先锋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合法性地位显然业已建立。  相似文献   

12.
运用语言学的语域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一篇英文小说,是一种新的尝试。文章从语域理论包含的三方面,即语场、语旨和语式探讨了其在短篇小说“The Proposal”中的语用分析价值,通过发现和归纳该短篇小说的语言形式和特征,不仅能探寻出作者的真正创作目的和思路,还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挖掘出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沉重的翅膀》是“集体创作”的成果,在写作中张洁参考了广大读者的意见,文学批评界的意见,文学编辑的意见。《沉重的翅膀》的题材效应大于其文学价值,但这不等于说《沉重的翅膀》是一篇毫无艺术性可言的作品,《沉重的翅膀》不仅表现了社会的政治斗争,还以作者特有的女性视角表现了人物的家庭生活,融进了作者的个人人生经验,体现了张洁对爱情、命运的深层思考,这使这部小说超越了一般改革文学的局限。  相似文献   

14.
研究沈从文诗体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特有的美学价值,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指出《边城》不仅是优美恬静的牧歌也是荡气回肠的悲歌,还具有哀婉迷离的挽歌意味。分析表明:沈从文确实是把小说当成诗来写的,其创作的写意特征与独具的美感在现代小说艺术中是独树一帜的,给同代乃至后作家树起了一个标杆。  相似文献   

15.
《奥兰多》是伍尔夫创作中别具一格的一部"小书"。以往关于《奥兰多》的评论或关注其间的"雌雄同体"思想,或探究"奥兰多"这一形象在不同文学文本中的演变,或从伍尔夫与奥兰多的生活原型维塔之间的关系出发,以同性恋研究等角度讨论该文本。从修辞性叙事理论的角度重读这一文本,可以看出伍尔夫在创作形式上孜孜以求的革新,她对于"如何叙"的深度思考成就了《奥兰多》在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分析哈代如何在《意中人》中借鉴17世纪荷兰画派进行文学创作。首先,看似“低俗生厌”的荷兰画派启发了小说的形式创造。哈代借用荷兰画派的手法和内涵融通了绘画与小说这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在再现现实主义思想上的一致性。其次,荷兰画派是《意中人》的想象来源之一。荷兰画派的意象、主题和类别被创造性地整合进《意中人》中,哈代借此表达了艺术取代上帝,以审美的态度应对人生的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独特的文学风貌来源于两种民族文化的融合,融合现象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出现,作者对"西游故事"重构新的故事体系,借助奇异文学色彩完成对现存世界的全面消解,作品所体现的新思想是局部商品经济条件下新观念在文学中的诉求,呈现出浓厚的"启蒙"色彩。  相似文献   

18.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审美旨趣独特又富有深意。它既贴近生活、自然亲切,又对情感表现予以节制和含蓄,受到非常广泛的欢迎。这当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思想,也蕴含着作者对读者的尊重和内心的交流。正是这两方面,使作品既能够感染和打动读者,又能超越具体情境,实现了更普泛的审美影响力。这关联到文学审美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文学审美对民族审美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二是文学审美与读者大众接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巴塞尔姆后现代主义小说《白雪公主》嫁接于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但二者创作风格迥异。对作者而言,互文性是其“叛逆性创作”的重要手段;对读者而言,互文性带来了“痛并快乐”的“极乐”阅读体验,帮助读者解读后文本的白雪公主角色塑造的矛盾性和悲惨命运,揭示作者的创作深受前文本的传统和作者所处社会背景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形成于文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和语料库语言学的迅速发展等历史背景之中,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基于语料库的文学作品研究、作家研究、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史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不仅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研究范式。该范式将文学内部研究与文学外部研究融为一体,强调在对大量文学语料进行观察和数据统计的基础之上,分析文学语言和文学创作规律,既重视文学语言特征和诗学传统等共性特征的分析,也关注文学的创造性和作家风格等个性特征的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的问世不仅促进了文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变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并深化了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