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领域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为了反思版权之不足而提出来的.公共领域在版权法上的存在不仅满足了版权自然正当的要求,同时它还具有其经济合理性和宪政妥当性.而从版权法外来找寻公共领域的正当性根据,它不仅为作为一种规则现象的公共领域在版权法上的存在找到了学理支持;同时,它还有力地增强了我们在利用"公共领域"的修辞工具来遏止版权不适度扩张时的逻辑力量和证成性色彩.并使我们认识到,利用公共领域的理论来衡平版权过度保护之倾向,并使后者在接受前者价值规制的前提下良性地运转和发展是完全可欲的.  相似文献   

2.
虚拟图书馆是网络化时代高科技的产物,它涉及到互联网中的版权保护与其他保护方式的关系、互联网中的版权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虚拟图书馆与网络作品的合理使用等问题.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应当关注并切实利用有效的法律手段规范虚拟图书馆中的合理使用行为,以重新平衡版权人、网络从业者以及广大网络作品使用者三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版权侵权现象日渐增多,涉外网络版权侵权的法律适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学界和司法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涉外网络版权侵权的法律适用,除了要受到一般侵权领域法律适用理论新发展和新突破的影响之外,还须要结合网络环境下作品传播的特点,考虑符合实际需要的法律适用方法。较为务实的做法应该是:采取扩大解释侵权行为地法的原则,同时,应重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孤儿作品的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儿作品是指在以下情形中的作品,即对于尚在版权保护期内的作品,使用者打算以依法需要征得版权人的许可方可使用的方式使用该作品,虽然经过勤勉的努力寻找,但是仍然无法找到该版权人.大多数国家的版权法对此问题未作明确规定,或者规定欠完善.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者对此问题予以了极大关注.绝大多数研究者主张允许使用者在特定条件下使用孤儿作品,以充分发挥作品的社会效用.但是.有关解决此问题的具体做法尚存在很大的争议.此问题在我国尚未引起关注.本文认为,我国不能完全照搬外国的立法例或研究者的主张.可以适用法定许可制度解决该问题,同时明确规定使用条件、使用费的支付等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5.
美国保护技术措施的司法实践和立法评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措施是高科技时代版权人为保护作品版权而采用的技术手段。随着规进技术措施现象的出现,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也成为版权法的研究课题。美国十余年以来的司法实践表明:必须既保护技术措施,又防止版权人过份扩张权利,造成技术垄断。美国的最近立法成果——“数字千年版权法”规定了禁止规避访问控制措施的原则和诸多例外情形,同时对用于规避技术措施的产品和技术予以限制,较好地在版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维持了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6.
在汇编作品、合作作品、演绎作品及电影作品这类复合性作品的创作中,通常会涉及对已有作品的利用,或最终作品本身又可分割成几个独立的分作品,从而出现已有作品、分作品的版权与最终作品的多重版权共存的情形。笔者从多重版权的基本形式———双重版权入手,分析其产生的具体情形,并从知识产权理性层面及经济学视角考察这一权利配置模式的合理性,最后对多重版权的行使规则予以了关注。  相似文献   

7.
网络爬虫是一项能够根据指令自动搜索并抓取指定网络信息内容的新兴互联网技术,存在被滥用之风险。作为爬取网络版权数据信息的工具,网络爬虫行为版权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目前,对于网络爬虫行为版权侵权的规制多见于民法与刑法领域,忽视了行政规制。目前存在的网络爬虫行为侵权规制过于依赖司法手段、缺乏针对网络爬虫行为的必要规范以及行政机关针对网络爬虫行为的互联网监管缺失等问题,阻碍了网络爬虫行为版权侵权行政规制的应用与发展。对此,可以从构建网络爬虫行为版权侵权的全覆盖预警系统、完善网络爬虫行为版权规范内容和设置网络爬虫使用者自律管理义务等方面着手,充分利用行政手段遏制网络爬虫行为版权侵权,保护版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版权贸易"逆差":"走出去"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以来。中国的版权贸易发展驶入了历史的快车道。但版权引进与输出的比例长期失衡,“逆差”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中西文化差异、读者阅读心理、文化体制先天不足、出版机构创新能力不够、人才匮乏等多种因素。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有效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培育版权代理机构,加速专业人才培养,是促进版权贸易平衡,保证“走出去”战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版权地域性的弱化使版权取得了间接的域外效力,从而产生了版权的法律冲突问题.与之相适应,版权的法律适用问题亦客观的摆在人们面前,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在我国,涉外版权法律适用问题亟待改进.针对版权法律关系的复杂性,以"分割法"来处理和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具有其合理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0.
ChatGPT应用于创作领域所产生的各种欺诈现象和伦理风险引发了在理论上思考《著作权法》规定诚信原则的必要性。在作品创作领域,诚信原则可以实现对人工智能所使用版权数据的合理保护,并且保障人工智能所生成内容的信息真实性、伦理正当性和机器创作事实的公开性。在版权交易领域,诚信原则可以从交易客体、内容、结果和环境等方面保障交易安全,并且维护版权人、消费者和产业链各环节主体在交易中的公平利益。在版权行使领域,诚信原则可以帮助确定版权保护的合理范围,并有效规制版权欺诈和版权滥用行为。因此,我们应当像《商标法》和《专利法》那样在《著作权法》中明确规定,著作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我国已然步入数字时代,这在很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人们会越来越多的接触到有关版权法的知识,而这当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制度就是合理使用制度,它是版权法研究与发展的重点所在。目前,我国版权合理使用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实际操作中,人们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版权的保护,忽视合理使用制度,那么应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2.
网络版权侵权的法律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网络版权侵权问题始终为立法界、司法界和学术界所关注。网络版权侵权的法律救济是规定应对受到侵害的网络版权权利人给予何种救济措施的法律制度,因为关系到网络版权侵权责任的追究效果,所以很有研究的必要。我国网络版权侵权的法律救济必须从民事救济的体系化、行政救济的完备化、刑事救济的规范化入手,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敬语是日本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语言现象,它是否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启示,并如何接受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在敬语意识上的影响,通过儒学在日本历史中的演绎过程以及日本敬语现象的历史变迁及其特征两种坐标,特别关注伦理意识在其中的影响力,对此进行了初步考察。研究发现:敬语现象既是日本引进儒学伦理并使之日本化的结果,又是它在日本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一次特殊映照。这一结论一定程度上明晰了儒学伦理成为日本文化积淀乃至一种文化精神的过程,同时,佐证了敬语意识从肯定性的敬畏神格出发,到走向人的忠孝礼义以及泛道德,最后再回归恭谨即对于他者的尊敬待遇的一个历史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4.
侵犯网络文学著作权尤其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现象在当下十分严重。侵权的模式包括"云霄阁模式"和"百度模式"。它的背后既体现了社会公众、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版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也是互联网精神、权利意识和商业模式三者博弈的结果。解决侵犯网络文学版权的问题需要注重培育公众正确的互联网意识、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创新文学网站的盈利模式及大力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保护网络文学著作权对创新虚拟社会管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以版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无形资产要素在整个社会资产构成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版权证券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金融操作,但有着普遍性的运作模式。合同法中的待履行契约理论与版权法为其提供了法理基础。但是,版权作为无形资产,其证券化不仅具有一般资产证券化的共同风险,还具有收益不稳定、价值波动大、法律适用依据缺失等特殊性风险。因而,在版权证券化的过程中,除了要严格选择基础资产、让参与方一起共担风险外,还需要立法予以特别关注,以确保和提升版权的信用,有效防范经济风险与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6.
数字音乐版权利益平衡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传统音乐版权的法律问题入手,具体解释音乐版权中"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制度的不同之处,分析了相应的数字音乐版权侵权责任认定问题,并对数字技术与音乐版权的平衡机制的重构作出了思考,从三个方面提出观点及意见:一是版权授权方之间利益的平衡;二是技术与法律之间的平衡;三是收费标准与消费者版权意识之间的平衡。文章提出并重点探讨了数字音乐版权在音乐传播中的得失辩证及如何平衡数字音乐版权权利人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17.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推动湾区文化市场互联共通离不开以流媒体数字分发为代表的互联网新产业支持,但流媒体数字分发商业模式在极大促进区域间文化消费的同时,也对复制权、合理使用及版权地域保护等传统版权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虽然这一模式日益成为版权内容传播的重要途径,但不论是澳门地区或是内地现行版权法均未对流媒体数字分发模式做针对性规定,跨域使用方面的规定更是一片空白。这使得版权制度与当前数字版权内容的跨域使用实际严重脱节,给平台方、用户都带来了巨大的法律风险。两地应在未来版权立法中做好协调,针对流媒体数字分发做出专门立法,并尝试在大湾区范围内建立版权内容跨域使用制度,促进湾区流媒体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大湾区单一数字化市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网络的发展,数字传输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给传统的版权制度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冲击.由于电子信息的利用由传统的被动接收方式转变为主动选择方式,因此引发了有关版权问题的争议.传统的版权问题在新技术条件下变得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网络版权侵权问题始终为立法界、司法界和学术界所关注。网络版权侵权的法律救济是规定应对受到侵害的网络版权权利人给予何种救济措施的法律制度,因为关系到网络版权侵权责任的追究效果,所以很有研究的必要。我国网络版权侵权的法律救济必须从民事救济的体系化、行政救济的完备化、刑事救济的规范化入手,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经过长期且广泛讨论,主流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是人类创作作品的工具,并应当从客观结果上判断其生成内容是否构成作品,该观点也被司法裁判采纳。未来研究的重点应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的作品认定与版权归属的特殊性问题。生成式AI作品版权的数字化、强需求性和高生成效率三大特点,要求我们在尊重作品版权私权性的同时,对其挖掘文本与数据的行为以及对其生成作品的使用,持更为开放的态度。为适应生成式AI产业需求和未来应用场景,可以在既有版权规则基础上探索建立版权共享模式。同时,在版权归属上,注重作品创作的实质性智力投入并侧重投资激励,扩大合作作品的适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