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王立群 《云梦学刊》2010,31(5):I0001-I0002
2010年8月28日,由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博士同窗会、北京大学出版社与清华大学外语系共同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后援,“中国三十年日本文学研究的成就与方法国际研讨会——庆贺严绍璗先生七十华诞”在北京大学英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相似文献   

2.
《四川社科界》2005,(4):30-30
4月9日至11日,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将举办“西南田野的当地经验”学术讲座会。北京大学早在2004年12月就给曾维益先生发出了关于本次学术会议征求意见的信函,并于2005年3月初发来正式邀请函。曾维益因长期致力于民族、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在区域民族文史研究方面成果卓著,被邀请到学术专题讲座,讲演对象为在京相关学科的部分青年学者及博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论坛》2010,(10):110-119
楼宇烈先生,1934年生于杭州,浙江省嵊县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全国宗教学会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等,长期致力于国学研究与传统文化的传承。2010年4月11日,《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的编辑、记者黄匡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冯佳(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鲁子奇(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杨惠(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就中国传统文化等问题采访了楼宇烈先生。  相似文献   

4.
2004年11月27~28日。杨兆龙教授百年诞辰纪念及学术思想研讨会在苏州大学举行。杨兆龙教授的好友、家属、生前营救的学生以及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的法学教授参加了此次会议。讨论会分别围绕杨兆龙先生的为人与治学、杨兆龙先生学术思想的总体评价、杨兆龙先生教育思想与当代法学教育、杨兆龙先生民主宪政思想研讨、杨兆龙先生刑事法律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5.
著名高句丽、渤海考古学家──魏存成教授魏存成教授1945年11月11日生于河北省平乡县,1969年于吉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3年初至1975年8月在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进修,主要是在宿白先生指导下学习魏晋──隋唐考古。先后于1979年、198...  相似文献   

6.
在著名历史学家齐思和先生(1907~1980)诞辰10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于2007年5月7日举办了"纪念齐思和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博物馆、南开大学、芝加哥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历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论坛》、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陈焕仁研究员的学术专著《红卫兵日记》(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3日在香港尖沙嘴商务印书馆隆重首发,获得读者和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陈焕仁先生长达60多万字的红卫兵日记几乎逐日记录了从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贴出全国第一张大字报点燃文化大革命烈火,到1970年3月17日作者从北京大学毕业这长达3年多的时间里所经历的北京大学以及全国文化大革命的大小事件、日常生活与所见所闻所思,忠实地记录了毛泽东怎样下令广播聂元梓们的大字报,围绕派不派工作组中央内部的斗争,中央文革怎样亲临北京大学赶走工作组,…  相似文献   

8.
王维维  曾晓剑 《云梦学刊》2013,(1):163-F0003
2012年10月28日晚,《北京大学学报》前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龙协涛先生应邀来湖南理工学院举行“文学阅读:自由愉快的精神旅行”的讲座,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余三定教授、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在南湖藏书楼听取了讲座。  相似文献   

9.
1998年3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行了德国考古学研究院授予乌恩先生通讯院士颁发证书仪式。德国驻华使馆官员及中国科学院负责人出席了仪式。乌恩岳斯图先生,蒙古族,出生子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后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大学考古系。学成毕业后,在著名考古学家夏嘉先生指导下,从事中国北方青铜时代考古研究,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乌恩先生长期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哲里木盟、呼伦贝尔盟从事考古研究,为内蒙古地区青铜时代的考古研究做出重大贡献,发表多部专著和论文。他是荣获德国考古学研究院通讯院士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31日,将是恩师、北京大学教授齐文颖先生八十华诞。为此,吾等齐门弟子合作编纂了本书,即《美国史探研(续编)——祝贺齐文颖教授八十华诞论文集》,作为对老师生日的祝福。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2004,(3)
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本刊学术顾问张岱年先生,因患心肌梗塞引起心律衰竭,经救治无效,于2 0 0 4年4月2 4日凌晨2时50分在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逝世,享年95岁。向张岱年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将于4月30日(星期五)上午1 0时在八宝山殡仪馆第一告别室举行。张岱年先生字季同,别号宇同,原籍河北省献县,1 92 8年1 0月入北平大学教育系学习。1 933年师大毕业即受聘到清华大学哲学系任助教,1 936年写成了他的名著《中国哲学大纲》。1 937年抗战爆发后,张先生因与学校领导失去联系,未能随校南行,在北平蜇居读书,保持民族气…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0月13~15日,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冯其庸学术馆共同举办的"北京大学丝绸之路文明高峰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冯其庸学术馆隆重召开。冯其庸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史学家、书画家,一生与西域结缘,为丝绸之路学术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次会议在冯其庸学术馆召开,是对冯其庸先生学术精神与业绩的纪念。中华书局柴剑虹先生的主题演讲《以真性情抒写丝路之魂——重读冯其庸先生〈瀚海劫尘·自叙〉感言》,回顾了冯先生的西域诗词、摄影、绘画作  相似文献   

13.
解读季羡林     
季羡林先生生于1911年8月6日,齐鲁厚土的养育,运河文化的催生,使山东临清诞生了一位当代文化伟人。1930年,季羡林于国立济南高中毕业,同时考取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但他选上了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后改为外国语文系)。在充满诗意的清华园里,他发表了处女作《枸杞树》,并获得外语、人文和社会活动的三丰收。1934年获德文学士学位,回到母校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  相似文献   

14.
师力斌 《云梦学刊》2007,28(3):162-162
2007年4月22日,应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编辑部邀请,《云梦学刊》主编余三定教授在北京大学与同学们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5.
胡厚宣先生1911年12月20日出生在河北省望都县一个中等人家。他父亲曾考中清末秀才,民国后在天津教家馆,收入不高。他家中兄弟姐妹较多,土地又少,在清贫的生活中度过了家乡的十年。但艰苦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奋发向上的性格。他十岁离家到保定读书,小学毕业后,考入河北保定培德中学第一班,每年都名列榜首,学习成绩优异,深受国文老师缪钺先生的赏识。中学毕业以后,因胡厚宣先生品学兼优,母校以每年二百银元奖学金,资助他读完了北京大学预科(二年)和本科(四年)的六年学业。北京大学毕业后,被选入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10月20日,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的"中国哲学的传统及其现代开展——纪念张岱年先生11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  相似文献   

17.
何仍旦 《云梦学刊》2007,28(1):58-58
慕名已久,同怀热忱。相逢一笑成知音。为我操觚写诗序②。笔锋过处情义深。鹤长凫短,各具真性。淡交如水泯机心。奈何斯人乘鹤去,惟遗巨著惠士林。2006年11月于北京大学中文系①褚斌杰先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屈原学会会长,成名甚早。著有《白居易评传》、《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纲要》、《诗经全注》、《楚辞要论》,主编《先秦文学史》等,2006年11月1日病逝,享年75岁。②拙作《雪泥集》出版前,褚公欣然为之作序。悼念褚斌杰先生@何仍旦$北京大学中文系~~  相似文献   

18.
章文萍 《南方论刊》2013,(2):121-121
2012年l2月23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EMBA2013年年会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举行,来自两岸的经济学家和著名学者发表精彩演讲,共同为今年年会主题“传承·跨越”阐述观点,并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EMBA学员进行互动。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科学论坛》2013,(7):128-140
【编者的话】储槐植,1933年12月25日出生于江苏武进(今常州市武进区),启蒙于新式小学堂,再升入享誉苏南的江苏常州中学。1951年考入原北京政法学院研习法律,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大学任教。1958年因受"反右"运动的牵连而被迫下放工厂"劳其筋骨",后又发配到工厂和北京化工学校"磨其心智"。1978年,经著名刑法学家杨春洗等先生的大力斡旋,储槐植先生才重  相似文献   

20.
《云梦学刊》2010,31(3):I0002-I0002
2010年4月25日,《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创刊25周年暨百期出刊庆典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研究生》执行主编王立生,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国有等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