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两种运行方式——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小平同志最近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和市场如何同时存在,并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优越性,这是很值得研究的。商品经济的运行客观上受市场调节。市场调节的实现则是通过一定的运行方式。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仅同样受市场调节,而且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运行方式。市场调节作为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其作用是多方面和全覆盖的。主要作用是:  相似文献   

2.
“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哪里有商品生产,那里就有市场。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问题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搞好、搞活社会主义市场,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对于保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具有重大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搞好社会主义市场问题谈点看法,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三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一论断,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使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模式进一步明确和具体了。然而,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这个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关键却在于如何认识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基础。计划与市场“谁统一于谁”或“谁内在于谁”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模棱两可的回答更无益于改革实践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深化。  相似文献   

4.
在理论上摸清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它的初级阶段应该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在概念上初步辨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以后,我们的思考就应当转向在实践上如何实现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问题。目前,理论到实践的距离尚远,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正常秩序有待建立和完善,商品经济的发展还需要辟宽道路,要达到充分发展更还在将来,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正常秩序的建立和完善,又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发展,也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理论上指明了方向.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实践已经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开始走上了有计划地发展商品经济的轨道.但是在改革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在计划和市场两种运行机制、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两种价格体系、新旧两种管理方式交叉并存的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改革落后于微观,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宏观失控,进而影响到微观活力的正常发挥.所以,如何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这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产资料流通是构成我国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能不能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能不能真正起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如何建立生产资料流通新秩序,实现国家对生产资料市场的宏观调控,是深化物资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作为商品经济的必然伴随物的市场,当然要发挥其功能。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究竟有哪些功能,我们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市场功能,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市场功能实际上就是价值关系的功能。因此,研究市场功能,需要从价值关系的功能谈起。  相似文献   

8.
要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必须建立起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什么形式的市场才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呢?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的市场模式必须要反映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两大要求:一个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内在的广泛联系,一个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有计划运行。因此,社会主义市场模式应具有广泛性和计划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形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在我国是计划与市场关系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新经济体制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理论的基本点在于计划与市场的特征与功能及其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粮食流通如何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二者结合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成败,而且也关系到能否保持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发展。现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坚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是搞好粮食流通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经济作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然同时受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讲话中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商品经济同私有制基础上基本由市场自发调节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创造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把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目前,在学习讲话过程中,理论界正就如何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机制展开讨论.我认为要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指令性计划,是当前我国计划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解决这一课题,首先应当从理论上搞清指令性计划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中应有的特性以及它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中所显示的长处和短处。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市场的发育,需要有健全的要素市场,其中包括劳动力市场的配合。有计划地开放劳动力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近年来,以劳动合同制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正在我国逐步实施,大锅饭、铁饭碗、统包统配的旧体制已开始在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也是商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必须包括劳动力商品理论。我认为,劳动力商品论与社会主义是完全相悖的。开放劳  相似文献   

14.
1、讨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以为,不能仅就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而论,原因在于相对于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而言,这是第二层次的问题,第二层次从属于第一层次,而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取决于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所以如此,就在于当我们讲计划经济的时候,是以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作为前提的。因为只有在公有制的条件下,当生产资料是一个统一的所有者的时候,计划经济才可能得以实现。这一点早已为马克思的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证明。而当我们讲市场,特别是市场经济的时候,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是它对应于商品经济,诚如列宁曾经指出的,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告诉我们,没有商品经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其运行机制而言,在总体上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在这种经济运行机制中,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选择,都是以市场作为依托的。所以,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把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性任务来对待。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摒弃了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立的传统观念,实事求是地肯定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现在大家都认为,这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它对社会主义建设,对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都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在如何认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点上,各人的体会却是很有些不同的。按照传统观念,计划经济的计划,主要是指令性计划;指令性计划的主要依据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而价值规律则是次要的规律。从这个传统观念去体会,难免就会认为,所谓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无非就是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  相似文献   

17.
<正>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内在统一的关系.但如何理解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理论界的认识还不一致.这里也谈一下我们的看法.一、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中的地位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指计划工作与市场活动、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有计划发展规律与价值规律相互关系的总概括.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地位及劳动力的性质,是涉及到深入开展经济管理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更好地发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重大问题。下面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农业扩大再生产过程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达到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平衡和价值平衡的统一,既要求生产系统扩大输出功能以满足市场需要,同时,又要求市场供给各种生产资料,达到生产系统物能转换平衡。这就概要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生产、交换、消费的经济学原理。根据这个原理,在发展农村有计划商品经济中,必须不断调整生产关系,理顺经济职能,使产、供、销协调,才能使整个农业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逐步摆脱了传统观念,并形成新的认识。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后四中全会后,又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作机制。邓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