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 ,各级人民法院都在强调当事人当庭举证、当庭质证 ,法官当庭认证 ,以此作为克服庭审形式化的一剂良药。但是 ,如果我们忽视与庭审相配套的相应的庭前改革 ,当事人当庭举证、质证 ,法官当庭认证只能是一句空话。本文通过介绍美、德等国审理前准备阶段的证据交换程序 ,分析了我国相应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论证了我国建立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证据交换制度的具体操作构思。  相似文献   

2.
科学确证的假说-演绎模型与贝叶斯确证模型分别体现了定性确证与定量确证的内涵,然而科学确证是一个在纵横方向都具备复杂内涵的问题,两种模型均没克服因确证本身的复杂性与非单调性所带来的一些难题.为此,将贝叶斯网络方法运用到确证理论的建构中,通过图论与贝叶斯确证理论的结合开拓确证理论研究的新进路,并构建贝叶斯确证网络的简单模型.同时,从模型的定义、结构建模、推理等方面阐述贝叶斯确证网络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3.
确证悖论是逻辑中的一个重要难题,近来关于确证悖论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多,但终究未能令人信服地解悖.由确证悖论联想到认知心理学中的卡片实验问题,考察卡片实验与确证悖论的相似点,就会发现其根本问题的一致性.基于日常生活中的确证和条件推理,发掘其哲学基础,考虑关涉(Aboutness)问题对确证悖论解决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论认定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定证据就其范围而言,既包括对证据材料是否符合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确认,又包括对某些证据材料依法是否排除作出确认.原则上,认定证据以听证、质证为基础,但其并不是质证结果的当然再现.我国目前实践中存在着的当庭认证现象是审判改革中的一个误区.基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除对证据材料的当庭排除外,认定证据应当在判决中宣告.认定证据作为法院的审判行为,随判决的生效而发生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5.
法官当庭认证是法官当庭认证案件事实的一种诉讼活动。法官当庭认证的前提是当事人当庭举证和质证。举证和质证应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并由法官运用证据规则对证据作出正确认证。要做好这一工作 ,就要全面提高法官的综合素质 ,规范出示证据的行为 ,以保证认证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确证”作为知识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 ,在 2 0世纪兴盛的知识论研究中成为核心的问题。本文从确证概念的界定、确证的性质、以及确证的标准、条件与结构等方面 ,考察了当代知识论的确证理论。笔者认为 ,确证从根本上说在于为知识命题 (信念 )的成立提供证据 (理由 ) ,这是确证论的实质性问题。至于确证的规范性 ,诸如认识的义务、可允许性 ,则是由其根据性派生出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传统知识论主张确证是知识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确证回溯困境如何解决以及确证回溯是否会引发怀疑论,基础主义、一致主义与语境主义虽然各自给出答案,但都有不合理之外。从确证的结构分析入手,可以概括出一条“确证原理”。通过比较“确证原理”与“认知闭合原则”之异,可以知道确证回溯在什么情况下将陷入怀疑论,而在什么情况下则不会。人们对于理由是否必须逻辑蕴涵的问题意见分歧,说明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观。确证概念自身需要深入细致的分析,而这个重要的环节在以往知识论发展过程中被忽视了。因此,我们认为“加溯困境”的实质就是确证的概念含混不清的问题。唯有明确了认识的规范性,确证问题才有可能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8.
知识的确证问题是西方知识论的核心问题。罗蒂认为知识的确证是一种社会现象。罗蒂的知识确证观,与他反思、比较两种不同的确证范式和思路紧密相关。罗蒂断定传统确证观混淆了知识主张的确证和因果性说明,而这种混淆之所以发生,就在于以视觉隐喻作为解决知识确证问题的预设。罗蒂认为,实用主义提出了一条可取代传统确证观的更合理的知识确证的新思路。这一思路把知识看作是经由主体间讨论或对话而被确证的真信念。罗蒂关于知识确证的主张,是摒弃传统确证观,推崇这种知识确证新思路的引申和结果。  相似文献   

9.
知识确证是知识论的核心问题。知识确证的困境在于以旁观者的视角,在实用目标之外即超越人类历史环境去寻找知识确证的条件。知识确证的困境首要表现在知识的三元定义问题:知识在传统上被定义为确证的真信念,知识的价值即追求真理。当代知识论专家批评传统知识论以主客二分为前提把知识看作人的心灵对自然的准确映象,并且偏重某种知识类型和知识的某种价值。美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罗蒂将知识放到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来考察,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知识的确证。他提出"种族中心主义或团体知识论"强调知识确证中的社会因素,他拓展了知识的定义,强调知识的实用价值,特别注重知识确证中知识与权力关系,指出知识具有地域性、有限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确证(confirmation)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石里克与亨普尔两位哲学家采用语言分析的方法来建构确证理论,将实在与假说之间的关系转化为句子间的关系。但是二者在关于确证有效性的来源、确证与证实的关系、确证的效力范围、证据的构成方式等问题上有较大的分歧。这种差异的产生,表面上看是由于两位哲学家在逻辑与经验划分问题上有不同的理解所致,但深层原因却是二者对实在的性质作了不同的理解:石里克认为实在具有时空属性,必须结合具体时空来研究确证;亨普尔则认为没有充分的理由将时空坐标列为确证研究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