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传统意义上的广告概念在新媒介环境下发生演变,其内涵应取向于品牌传播。新媒体广告融合传播具有技术主导的数字化、受众为主的互动性、媒体终端的个性化等特点;对于广告主而言,新媒体广告从品牌信息的新媒体分布及品牌信息的整合性反馈两方面为其提供融合服务。  相似文献   

2.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的,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本文拟从媒体、信息内容和受众群三个方面分析新媒体融合的可能性。在新媒体下,信息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方式也越来越个性化。在当下的大背景中,新媒体所呈现出的互动性特征、随时性特征以及随意性、选择性等特征都较传统电视媒体有着巨大的优势。在媒体化生存的当代,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的资源内容、受众的分众定向,渠道多元化等优势,在交叉融合中实现资源的深度整合,改变、改善自身传播、营销策略,是全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需要关注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已经进入了媒介融合时代."媒体融合",作为一个学术概念,人们对其的界定是由数字技术所带来多种媒介载体相互融合的技术演变,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不同媒介的信息传播实现共享,并与受众需求之间形成互动.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决定论考察新媒体,新媒介技术的介入将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出现极大变化。新媒体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其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传播上的互动性。正是这种互动性所赋予的瓦解力量,人们终于能以自身主体身份参与互动,受众的主体身份逐渐明确起来。新媒介的互动特性不仅构建受众的自我主体性身份,更使受众的自我主体身份构建转向他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近年来“新闻受众”地位提高的原因:其一,“新闻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受众最终决定了“新闻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其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对媒体的选择呈主动性,形成了“新闻消费自觉”的特殊心理;其三,关注受众心理选择,是新闻传播由“纯意识形态行为”转入“市场行为”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中国新诗的生产和传播生态发生了变革,“数码诗人”应运而生。“数码诗人”是中国新诗新媒体传播的主导者,他们遵从数字媒介的技术法则和游戏规则,实践“自己动手”的美学,由此生成多路径、交互性、复合式的超文本诗歌。在给予读者自主性的同时,“数码诗人”让渡了建构经典文本的权利。数码诗歌的游戏倾向可能构成消解诗性的力量,超媒体的表现形式靠拢了大众的趣味,交互式的嬉戏也逗引了局外人猎奇的目光,但诗歌本身的处境并未改变。对于浸淫于大众文化中的网络受众来说,诗歌的智性挑战足以令他们敬而远之,因此,数码诗歌难免沦为诗人圈子内部的“游戏”。新诗的“数字化生存”由此陷入了进退失据的尴尬困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得到快速推广,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媒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影响巨大。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开放性和互动性强等特点,目前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时代既面临新的挑战,也面临新的机遇。学习和掌握新媒体技术,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数字技术的发展促成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转型以及综合性新媒体的诞生,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媒体在完善个性化生存的同时实现多媒体传播和兼容,由此导致超媒体时代的到来和对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当代数字媒介推崇效益、创意和专业的运营理念,昭示了新闻传播人才的内涵变化和调整.为了保证新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采用突出应用性、强化实战性、重视探索性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为新闻学人才培养积极探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摘要]以传播学专业期刊作为数据来源,在对关键词进行一定程度人工干预的基础上,采用共词分析法探索国内传播学新媒体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来,国内传播学者对新媒体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五个方面:危机传播与舆论监督、媒介形态与数字技术、社会媒体与媒介融合、传媒产业及其转型、媒介使用及受众分析。研究认为,目前的研究集中在罗杰和约瑟夫所谓媒介研究四个阶段的前两个阶段,今后对新媒体的研究应该在媒介自身和受众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影响及未来发展的角度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探讨数字媒体时代广告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结合案例分析,论述了两者之间共有的公共性特征及社会价值。在广告媒介与技术变革的背景下,借用公共艺术的形式进行广告创意,既符合数字媒体时代广告传播的特性,也体现了广告的社会意义。同时,文章提出介入公共艺术的广告创意策略,要考虑如何引起受众兴趣与关注,设置参与体验,形成使受众乐于分享的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数字传播背景下电视传播受网络传播和手机传播“信息超市”裹挟,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升级传播,微博自媒体的兴起,导致其传播效率、传播权威衰减。于是破解瓶颈的制度、运营、技术“三大创新”之说颇受关注。而电视媒体借势新媒体的媒介融合,则成为目前技术创新的最大特征.本文以凉山电视台实践为例,就从技术创新融合发展,创新传播手段,优化本土传播模式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的出现,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播载体转向了“数字媒介”,使其传播方式也向数字化传播转换。新媒体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呈现感性化、个人化特征。与此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对象也成为了传播主体,个人获得了传播话语权,这将导致重建大众化传播秩序,使传播内容由“宏大叙事”向微型化转变,传播方式也由“灌输”转向“对话”。  相似文献   

13.
祝荀 《国际公关》2012,(4):94-95
在当代,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在获得新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体系的支撑下,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以各种新的媒体形态出现。新媒体的“新”不仅是媒体形式的创新,也是媒体和受众关系的新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14.
不断发展的传媒技术产生了很多的新媒体,它们改变着社会的传播理论、传播生态及人们的媒介使用心理,使传媒市场的传播格局被重新划分。以网络传播和手机传播为主体的新媒体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人同时参与的传播基本实现,传播主体与受众主体的关系由明晰变得模糊,形成一种多极的混沌的碎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是指一种诞生于新技术条件基础上的一种媒介形式。本文总结了新媒体相对于旧媒体的几种主要的变化,并进一步讨论了新媒体的到来对动漫艺术产生的影响,形成了炫目的艺术景观,进而总结了新媒体动漫的主要类型,并归纳出新媒体动漫的艺术特征:互动性、模糊性、平民性、分离性、沉浸感等。文章认为新媒体动漫艺术的深层意识形态是:它极大地加速了艺术的平民化过程,使艺术由少数特权阶层独享的专利品,变成了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的精神财富,变成人人皆可参与、可以栖居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
在移动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受众被大量的新媒体内容与形式所吸引并沉迷于此,报纸面临严峻的考验: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下降、纸质报纸停刊、报业集团被收购或合并……为了在新的环境中生存,报纸媒体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优先"策略的提出,是在既保留一定份额印刷业务的前提下,将数字出版置于首要位置的变革方式,一方面保存了旧有的阅读习惯,同时也适应新媒体迷的媒介接触形式。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技术背景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的建构具有时代紧迫性。分析数字技术创新对话语系统的影响,发现自然语言有代替人工语言之趋势,新媒介技术改变了传统话语传播模式,数字化知识体系重构了话语内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建构,面临着虚拟交往带来的话语主体异化风险、信息过载带来的优质话语生产困难、互动性带来的主流媒体话语引导权消解等问题。因此,需要建构具备数字思维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主体,注重哲学社会科学优质话语的数字化生产和传播,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建构的“中国特色”价值,从而契合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丰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8.
室内设计媒介表达形态经历了从文字媒介、图形媒介到数字媒介的演化过程。媒介形态的改变影响着室内设计的发展轨迹,设计师的创作空间因表达媒介的变革而不断拓展。进入数字化时代,旧的表达媒介形态并不会死亡,设计师只有了解各种表达媒介的特征,并根据媒介进化的“优”胜“劣”不汰原则在设计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合于对象的媒介表达方式,才能实现设计思想与表达媒介的完美结合,使设计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电信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出现了网络广播、手机报纸、手机电视、互动电视等新兴传媒载体,使新闻传播的过程也不断地在发生变化。本文就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传者、讯息、媒介、受众及受众反馈四个方面分析新媒体对新闻传播方式的改变,提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期待意识逐渐消解中的受众已被新闻的碎片化传播所包围。  相似文献   

20.
张炜乔 《国际公关》2023,(1):158-160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改变了媒介发展格局和受众的使用习惯,受众使用习惯呈现出“碎片化”“移动化”“社交化”新特点。本文以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暴发期间国内产生的假新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媒体背景下假新闻呈现的特点进行阐述,对假新闻的传播渠道和类型进行分析,深入分析了假新闻的传播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假新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