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文学作为一种商品,也有一般商品的两种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文学作品的使用价值,即对于人的有用性。这是由其本身的思想、艺术内容构成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则和一般商品价值一样,都是人类劳动的凝结。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需要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即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包括劳动产品和非劳动产品,商品满足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包括劳动需要和非劳动需要。商品具有两种二重性规定:一种二重性规定是商品的质和量的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其中,使用价值体现了商品所具有的质的同一性,即有用性,交换价值体现了商品所具有的量的可比性,即可交换性;另一种二重性规定是商品的具体和抽象的二重性,即具体价值和抽象价值,具体价值是指商品具有具体使用价值和具体交换价值,抽象价值是指商品具有抽象使用价值和抽象交换价值。商品的这种二重性体现了人的需要的二重性,即具体需要和抽象人类需要。人的需要赋予商品以价值,其中,劳动需要赋予劳动产品以价值,非劳动需要赋予了非劳动产品以价值;人的需要量是商品价值量的尺度,其中,劳动需要量是劳动产品价值量的尺度,非劳动需要量是非劳动产品价值量的尺度。需要价值论把劳动价值论纳入其中,弥补了劳动价值论两个基本前提的不足之处,并使需要的二重性取代了劳动的二重性,成为政治经济学的轴心。  相似文献   

3.
第三产业的劳动有生产性与非生产性之分。如果从是否创造新价值或国民收入的角度进行考察的话,我们可以看到第三产业系统中包含两个子系统:一是那些能够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劳动属于生产劳动,其产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商品的属性;一是那些不能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劳动属于非生产劳动,其产品(凡是收费的)尽管借助于商品货币关系而获得了一种商品形式,但并不真正具有商品的内在属性。 一、生产性服务行业劳动产品的价值确定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这是马克思阐述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4.
名誉、道德、心理与体力、智力一样,都是劳动力的构成要素;劳动力本身就是人类劳动的结果,劳动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劳动力市场是商品所有者与商品不能分离的市场,是使用价值具有创造价值功能的市场,是使用权商品市场,是价格在商品交换中不起唯一决定作用的市场,是买者必须对所购商品的所有者进行监督的市场,是商品不能储存的市场;劳动力市场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收入合理分配、加快经济增长、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培养和锻炼劳动者的谋生意识与能力及控制人口增长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科技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科技是把双刃剑,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科技本身是伦理价值中立的,它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取决于运用它的人和方法。为了趋利避害,使科技更好的造福于人类,我们应实施适当的社会控制争取对科技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
一人的价值尺度不是由人的主观意愿规定的,也不是众人约定俗成的,无论任何时代,某种价值尺度的确立都有它的客观必然性。揭示这种必然性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真正应该成为人的价值尺度的,只能是劳动。因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只有劳动才使人与动物区別开来,人才真正成为人。所以,劳动不仅是人类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的价值的自我确证。人只能在劳动中获得自己的价值,在劳动中表现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命题: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劳动具有商品性质。并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命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作者认为,马克思关于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论述是以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不是交换的对象为前提的,其结论仅仅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具体规定,不应当作教条不适当地应用于社会主义。对劳动本身的价值决定,作者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作了证明。  相似文献   

8.
目前经济学界对“公有制能否与商品经济兼容”问题的讨论,涉及两个关键的问题:一是能否从全民所有制自身中引出商品货币关系,二是能否在商品等价交换原则的基础上贯彻公有制所要求的等量劳动互换或等量劳动占有等量产品。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两个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那就不仅是对“公有制与商品经济能否兼容”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答案;而且是证明了这一问题本身就是不成立的或虚拟的。因为,既然我们能够从全民所有制自身中引出商品货币关系,并且能够以等价交换为出发点导出等量劳动占有等量产品,那么,商品货币关系就显然是全民所有制自身的一个内在规定,而谈不上二者是否兼容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说明:1.劳动力商品理论存在两大疑点:从逻辑上看,这一理论无法解决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新创造的价值之间的矛盾;从历史上看,这一理论不能说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经济过程,暴力和掠夺作为非经济因素无法解释这个问题。2.在劳动力——劳动——劳动产品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递进的“三位一体”关系。3.由商品生产者的自身素质、生产条件和市场机会共同决定的综合劳动能力差异,是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唯一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劳动是劳动的社会主义形式,自主劳动规定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成为自主联合劳动者.自主劳动关系表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特性,"社本"是生产资料价值(资金)的社会主义形式,它是自主劳动关系在物化劳动方面的表现.需要价值(即社会主义必要价值)是价值产品或新创价值的社会主义形式,它是自主劳动关系在活劳动方面的表现.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新创造价值的统一.公式W=c+n=c+n1+n2+n3则说明了自主劳动、社本和需要价值三个范畴的内在联系,表现了体现自主劳动关系的商品价值由社本和需要价值组成,因而这一公式成为整个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体系的总纲.  相似文献   

11.
字母词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它的使用主要表现在用于桌机构或组织的名称、用于指称某种产品或商品、用于科技术语等八个方面.字母词在汉语中能广泛使用,这是由语言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使用中,人们尚存在词形使用错误、滥用字母词、随意创造字母词等问题,而且字母词在读音上也需要确定标准,这些都需要开展及时的语言规范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一、生产价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长期以来,人们只承认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调节作用,不正视或不太注意生产价格规律的调节作用。其实,在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上,商品的市场价格并不是围绕着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而是以生产价格为轴心上下波动。因此,与其说价值规律调节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如说生产价格规律调节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交换。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所指出的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实行等价交换,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抽象。在那里舍去部门之间的竞争,以单个商品为例抽象地阐明了社会…  相似文献   

13.
哲学能不能成为科学?这在今天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1].它涉及对哲学的理解.而大家知道,"什么是哲学"是哲学家们至今争论不休而且争论本身就集中反映了哲学研究水平或状况的复杂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哲学,并把创建这样的哲学视为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现在看来,这样的说法本身不够"科学",因为它把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大地简单化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中三个方面的主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⑴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⑵人通过劳动与人周围的自然发生关系,并且在对劳动的占有中人与人之间又发生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实现两种和解: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⑶围绕着这一最高价值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思想和结论,为当今人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摆脱全球性危机,走出生存的困境,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罗军伟 《社科纵横》2011,(11):111-113
马克思的幸福观是对前人幸福追求的反思和超越。它将需要的满足作为幸福的内驱力;它把劳动视为幸福的源泉;它以人类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幸福的终极价值目标。今天,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的幸福观为指导,在肯定个人正当利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前提下逐步提升幸福;在使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幸福;在奉献与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快乐中升华幸福。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伴随着科技创新的加速,科技的研制、开发和应用使社会本身日益成为检验科技风险的实验室,严峻的生态灾难日益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科技的进步与扩张,不仅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疏离,也导致了人际关系的恶化,人文精神匮乏、道德沦丧使科技自由价值关系越来越模糊,科技的自由价值理念和以科技解决风险的惯性思维正遭到越来越多的批判与质疑。然而,审慎地看,现代社会,科技风险的主因并不在于科技本身,而在于人类不当的利益诉求,当然,科技的"伴随效应"也会导致一定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一句话,科技的自由价值关系依然起作用,不能因严峻的风险现实而怀疑和否定科技的自由价值,反而正是要高扬科技的自由价值,才能消解风险。  相似文献   

17.
谭国宪 《探求》2001,(6):54-55
一 根据马克思关于价值构成的原理,商品价值W=C+V+M,其中的C是由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过来的,V是劳动力价值,这部分价值被劳动者用于生活消费,在生产过程必须重新生产出来,M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它只能由劳动力创造。这也就是说,马克思是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价值的增殖与劳动相关。到了商品经济发达阶段,商品价值的C和V部分,转化为成本价格,而M则转化为利润和平均利润,从而使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一切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的总和,必然等于剩余价值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价格的总和,必然等于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22,(1):40-46
资本全球化的空间拓展与结构性差异提出如下根本性的问题,即这种全球化形态的内在驱力、运行机制与时空结构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重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特别是其对价值的形式分析。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直接将劳动指认为价值的内容实体不同,马克思揭示出价值的本质在于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断裂性综合"的形式化运动本身。价值的形式化运动建构出价值的"抽象统治",这在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同时也使全球化始终伴有危机的潜在可能。而在价值的资本化过程中,资本的再生产在使全部过去劳动积聚于当下的"当下性"生产中获得其"内在本质",这也使得机器体系作为资本"最恰当的形式"具有了时间性意义。价值的形式化运动使资本全球化呈现为一种关联性时空、危机性时空和等级性时空,对资本全球化时空结构的学理辨识为我们参与并引领全球化的进程提供了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9.
商品综合价值论纲林珏,顾速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商品价值来源分为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客观价值包括工人科技人员和管理者的劳动以及生产物质条件转移到商品上的积累价值,其中科技人员和管理者劳动创造价值的方式和比率与操作工人有所不同,应作为客观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1 艺术思维的对象及目标,决定了它可以也必须遵循对照律。人类对事 物的抽象的认识是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有限向无限逐步地 不断地螺旋上升的。但人类不是生活在抽象的世界里,而是生活在感性的、直观的、形象的世界之中,不能等对事物有了某种程度的抽象认识后,才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