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衣村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和反击国民党军事“围剿”的同时,还领导以上海为中心的国统区革命文化工作者,开展左翼文化运动,反击国民党文化“围剿”。对此,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有过很高的评价,他说,十年内战时期,“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左翼文化运动,在中国现代革命史和现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二年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哈尔滨,一个满怀爱国义愤的知识青年,在报国无门、穷困潦倒之际,毅然拿起笔描绘人间的不平,抒发奴隶反抗的心声。这就是萧军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发端。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真实地写出一个爱国者由自发到自觉走向无产级阶革命道路的历程,进而描绘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人民反满抗日的伟大斗争,成为受鲁迅先生器重的青年作家。五十多年来,萧军走了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但他以大量的创作实践,证明自己是一个热爱祖国、忠于无产级阶事业的革命作家。 萧军前期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跋涉》(收六篇)、《羊》…  相似文献   

3.
据1982年4月15日出版的日本《历史学研究》杂志报道,1981年度的日本史研究会于1981年11月14—15日于日本龙谷大学举行。这次会议的总题目是“转折时期的社会结构与人民统治”。研究会的一个新方针是统一日本“近代史部会”和“现代史部会”,统称为“近现代史部会”。参加会议的学者和专家一致认为,目前  相似文献   

4.
王仲生 《唐都学刊》2013,29(1):75-81
20世纪上半叶,“革命”是这个时期的关键词。革命与反革命的殊死搏斗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国的二重奏。《白鹿原》的“革命叙述”不同于“左翼叙述”与“延安叙述”,黑娃代表了“白狼”,白灵象征了“白鹿”,他们的“革命”人生充满了历史感和悲剧性。  相似文献   

5.
“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水浒》是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反革命政治路线服务的。。作者在这部书里,竭力美化投降主义,歌颂叛徒宋江。而对革命派,则极尽其泼污溅秽、百般丑化之能事,意在为垂死的封建地主阶级提供镇压农民造反,维护其反动统治的“安邦定国”之术。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水浒》把宋江及其投降主义路线作为矛盾的主导方面来写,贯穿于整部小说。分析一下《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全过程,从路线上划清革命派与投降派的界限,对于深入开展反修防修,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是有…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以来,流行着“光复会并入同盟会”之说。如:龚翼星的《光复军志》(1913年)中说:“同盟会起于日本东京,光复会与合为一。”上海师大政治教育系著的《中国哲学史纲要》(1979年)中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在1905年合并成一个统一的组织——‘中国同盟会’。”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与历史事实有出入,因而提出疑问,请教于同志们。第一,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由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日本问题研究》杂志社与日本大学经济学部共同主办的“中日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8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50余名中日学者围绕“中日经济、经营问题及其比较”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8.
从文澜阁《四库全书》的“谷响集”谈起林祖藻1994年4月20日,日本龙谷大学副教授金子真也先生在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教授的陪同下,参观、阅览了浙江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文澜阁《四库全书》。金子真也教授正在研究《四库全书》的"谷响集"(元代诗...  相似文献   

9.
一九六一年,在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时,沈瓞民先生发表《记光复会二三事》(载《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四集)一文,回顾了光复会成立的缘起。他认为光复会肇始于日本东京的“浙学会”,并说鲁迅是在一九○四年十二月“光复会东京分部”成立时入会的。嗣后,有的鲁迅研究者认为“沈说显得合乎情理”,有的同志则以此为据,编撰《年谱》,发表文章,著书立说。我对此说实不敢苟同。一沈先生说:“一九○三年十月,日俄战争即将爆发,我们认为战争势必延长,这是中国革命的好机会。在东京的浙学会的会员,聚集在王嘉祎的寓所密商。第一次参加  相似文献   

10.
“拿来主义”的重要意义 1934年,鲁迅先生针对国民党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奉行卖国求荣政策,致使各种错误思潮泛滥,封建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的主张甚嚣尘上等情况,提出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故写了《拿来主义》这篇杂文。今天我们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候,坚持有选择的“拿来主义”“洋为中用”,发展自己,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速度。二是可以提高我们民族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三是可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马克思文献的命运与《哲学的贫困》1818年5月5日,马克思生于德国莱茵普鲁士省的小城特利尔。他在波恩和柏林大学学习,之后辗转于科伦、巴黎和布鲁塞尔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和办报事业。1850年后一直流亡在伦敦,于1883年3月14日逝世。因而,明年(1983年)正是马克思逝世100周年。正当这个时候,收藏在日本的《哲学的贫困》一书法文原版修改本公开影印出版了。这部《哲学的贫困》是1847年的初版本,曾经是马克思在伦敦时期自用的藏书,在他去世后,由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党内文库”保存,现在收藏于日本东北大学附属图书馆的“栉田文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党的历史上,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著名学者胡绳曾经发表过这样的看法:“从发挥历史转折点的作用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的意义是相同的。”1935年1月,中央红军抵达遵义,当时国民党军队后追前堵,处境十分危险。为了总结前几次反“围剿”胜利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挽救红军和革命事业,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在会议上批评了博古、李德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杉谷教授1987年7月3日于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的讲演,后经作者润色,惠寄本刊。杉谷寿郎,1936年生人,日本和歌文学会、中古文学会常务委员,《日本研究》特约作者。主要著作有《后撰和歌集诸本研究》、《古今和歌集入门》等。  相似文献   

14.
淞沪会战后,日本制定了进攻南京的计划。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在进攻南京的过程中,《东京日日新闻》、《东京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等主流媒体纷纷派出随军记者,刊发了大量相关报道,在统一国内舆论、动员民众参战、援战等方面起到了操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山上忆良(660?——733?)是日本负有盛名的“社会诗人”。在《万叶集》中,收有他的诗作62首。《万叶集》向有日本《诗经》之称,是日本古代的和歌总集。它汇成于公元八世纪末叶,相当于我国的盛唐时期。虽然它与《诗经》“何其相似如兄弟”,但却因它成书时间晚于《诗经》一千年之久,而这期间中日文化使者交流频繁,所以,  相似文献   

16.
从“安保条约”的修改看日美关系的演变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张健在1951年9月8日签订《对日和平条约》的同时,日美之间还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以下简称“安保条约”)o前者在国际法上使日本获得独立,后者则使日本处于依附于美国的地位。]960年日...  相似文献   

17.
正深秋万树斑斓时节,应创价学会邀请,中华日本学会日本研究刊物编辑代表团,于2017年11月26日至30日访问日本。在近来中日关系趋稳向好的形势下,中华日本学会组织中国主要日本研究机构的《日本学刊》、《日本研究》、《日本学》、《日本研究集林》、《现代日本经济》、《东北亚学刊》六家刊物的主编和编辑部负责人访日,有着特别的意义。在创价学会的精心安排下,代表团一行拜访了创价学会总部,拜会了公明党代表,与自民党  相似文献   

18.
李白的《梁园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好诗。对于他创作这篇诗的时间和他自长安前往梁园的路线,存有不同的看法。这里写出我的意见,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四年并说: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外集酬唱附录》引此作《梁园醉歌》,定为白与杜甫、高 适同游梁宋时作。诗云:“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 始及平台间”。杜甫《寄李十二白》所云“醉舞梁园夜”,即此时事也。而在其前纪事 云:“经商州东出关”,不免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19.
“对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的庆祝是必要的吗?我们所要庆祝的是什么呢?”这是R.科布发表在1989年1月3日《电讯报》上一篇文章的开篇语。的确,发生于1789年至1799年之间的大革命及随后的拿破仑统治时期,使法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经历了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未曾有过的人类屠戮和物质毁灭的时期。只要考虑到在法国大革命中数百万的无辜受害者,以及这场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侵略性,那就不难得出结论,法国官方提出把1789年作  相似文献   

20.
迎接缔约25周年展望日中关系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原点《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以下简称“日中条约”)的原点 ,存在于 1 972年 9月 2 9日在北京发表的《日中联合声明》。第一 ,《日中联合声明》第八款载明 :“日本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了巩固和发展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 ,同意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基于这一共识 ,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 1 974年 1月访华时提议开始进行缔约谈判。这一谈判于 1 978年 8月 1 2日在北京达成协议 ,同日签署了日中条约。第二 ,日中条约在其前言载明 :“确认上述联合声明是两国间和平友好关系的基础 ,联合声明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