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张艺谋突然“失去”了合作伙伴巩俐和国外投资後,张伟平出现了,他慷慨自掏腰包让张艺谋拍片,并迅速从电影外行修炼成高手,写下2.5亿的《英雄》票房神话,开创了中国电影“制作-营销”新模式,成为中国电影梦工场的最大“买家”。2005年,张伟平和张艺谋一起联手高仓健,打造艺术大片《千里走单骑》。  相似文献   

2.
聂东甲 《可乐》2010,(5):53-53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张伟平结识了张艺谋。两人性情相投,成为很要好的朋友。 1995年,张艺谋筹拍《有话好好说》,投资人对影片的前景没有信心,不敢投资。一次见面,张伟平问张艺谋:“最近在忙什么?”张艺谋有些苦恼:“最近在筹拍《有话好好说》,但投资方对市场缺乏信心,资金迟迟不能到位。”  相似文献   

3.
《可乐》2006,(6)
张艺谋成功竞标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仿佛张艺谋做了总导演,国将不国,奥运没运。大家重新搬出了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的"黑色8分钟"做"罪证",高喊"大腿女孩可以休矣",认定他一定会丢国人的脸、会丢祖宗的传统,请求张艺谋饶了奥运会。张艺谋做总导演真的这么恐怖?未必!论导演能力,老谋子的电影和大型歌舞剧获了各种大奖,还赢得了票房;论实践经验,张导跟奥运会结缘甚久,执导的申奥片为申奥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获得了第21届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最佳影片大奖,执导的奥运会徽宣传片获得了第21届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最高奖,而且他还执导了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的8分钟。谋哥很对外国人的口味,符合国际需要,这也是他这次能胜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上上下下重视奥运会,主要还是想把它作为展示中国实力的窗口,因此符合国际需求,让各国人民看着都过瘾是我们的重要任务。老谋子擅长的民族化的东西,恰恰符合老外眼中的"中国审美",他的电影多年来频繁获得国际大奖就是明证。"越中国就越世界",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市场上,这是铁定的法则。早期电影中富有中国气息的道具和女性形象,让老外大开眼界。除了笑脸什么都没有的北京奥运会宣传片被意大利人看得津津有味,古典歌剧《图  相似文献   

4.
正用三个词描述希区柯克,可能是:拍恐怖片的、电影大师、导演中的导演。1960年,希区柯克61岁,获奖无数,著作等身。然而,他依然面临电影人常见的尴尬:缺钱。拍摄经费上的捉襟见肘,没有成为他拍不出好片子的借口。最终,他用80万美元的成本,拍出了名垂影史的恐怖经典《惊魂记》,在赢得口碑的同时,也取得了1500万美元的票房。票房也疯狂今年,张艺谋也是61岁,距离他被影迷赠以"国师"的称号已有数年。作为电影导演,他近十年来几乎只干两  相似文献   

5.
追问生命──张艺谋电影的哲学思考及美学表现李鲁祥张艺谋的创作已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证明来自两个方面:一连串的国际大奖和观念的喜爱。张艺谋电影风格的独特,似乎是一入影界就呈现出来了,中间几乎没有过渡。这当然首先来自他的智慧(曾被誉为“怪才”、“鬼才”...  相似文献   

6.
红极一时的张艺谋电影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关于张艺谋电影的论争既为这道风景线增添了颜色,更开启了关于张艺谋电影作为文化现象的探讨.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武器,解析了张艺谋电影所开创的文化"中间地带"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艺谋被看作是西部电影的见证和代表,电影《归来》和原著小说《陆犯焉识》之间的细微差别,探讨出现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在张艺谋诸多的电影中隐含着伦理线索,说明他的多部影片试图探索和揭示心灵深处的隐秘内核,这既是他的心理内核,也是影片中某些主人公言行的基础.张艺谋以小见大,淡化了影片中更宏大的背景,通过伦理关系展示个人内心的期望,但没有提供一种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方法和前景,这就产生一种伦理如此,伦理何为的迷茫.  相似文献   

8.
《可乐》2006,(4)
张艺谋号称投资3.6亿元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已经正式开机,备受关注的新"谋女郎"终于扯下面纱。张艺谋的这位新宠名叫李曼,今年17岁,身高1.70米,与巩俐、章子怡师出同门,有表演和舞蹈功底,是中戏的在校学生。据说,她是从六万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甚至打败了拥有众多粉丝的李宇春。从《红高粱》中的巩俐开始,张艺谋在他的电影中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女性形象,因此张艺谋电影的女主角就有了所谓"谋女郎"的称呼。在众多"谋女郎"中,巩俐和章子怡无疑是最成功的,她们  相似文献   

9.
从电影《红高粱》至今,学术界对张艺谋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并且涉及面非常广范。张艺谋电影一个至关重要的独特之处,就是他的影片视觉艺术的成功运用。将张艺谋的构图艺术称为有韵味的抹泥,是对其电影艺术探讨的独特体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张艺谋执导的影片<有话好好说>问世以来,在京城内外引起阵阵喧哗与骚动,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张艺谋执导电影的一次滑坡,他根本把握不了当代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进了城"也是个土八路;有人则认为此片体现了张艺谋导演风格的突破,是一次成功的"进城".的确,这部影片一改张艺谋过去关注厚重的文化内涵,拍农村生活题材的路数,把镜头焦点由农村转向了城市;从史诗性的、庄严的艺术格调转变成一种游戏性的、闹剧式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燕子 《中国农村》2009,(12):20-23
凭借一部小品《不差钱》而家喻户晓的小沈阳,如今被张艺谋生生地搬上了大银幕。对于一个二人转演员来说,他的演技是否足以征服大银幕的观众还是个未知数,但他鬼魅的喜感和爆红的程度足以成为张艺谋选择他的理由。喜剧片成为今年一通跟风的电影题材,张艺谋一改张氏大片的人海战术,用一种简单、轻松的调性加入了这场抢钱热战。  相似文献   

12.
张艺谋电影作品叙事风格的嬗变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风格是指导演所使用的使影片文本呈现出这样或那样特色的艺术方法的倾向性.张艺谋拍摄的影片,从<红高粱>到<十面埋伏>经历了戏剧性的浪漫传奇、故事性的理性纪实、影像性的虚幻诗意的嬗变过程,一步一步从中国电影传统的叙事风格迈向目前世界具有现代性的电影叙事风格.张艺谋在变中逐渐强化了以影像语言为叙事元素的地位,同时也完成了自己影像本体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紫新 《今日南国》2007,(9):70-71
张艺谋年薪:1亿元。在中国,张艺谋似乎是电影界的一个神话.他从来不拍电视剧.只拍电影.而他的电影.不论是城市题材还是农村题材.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总是令人刮目相看。在张艺谋  相似文献   

14.
改编小说是张艺谋电影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在改编过程中张艺谋有着多元的美学追求。他继承了分解性美学,保留原的故事性,并强化情节、集中矛盾,从而克服了第五代电影的局限。为寻求突破,他又实践了纪实性美学,简化故事线索、淡化情节,并以偷拍的手法创造了一种初始真实的幻觉。而张艺谋电影改编中最具特色的是对影像美学的运用,他充分发挥了影像造型的艺术表现力,巧妙应用隐喻象征等手段,把学语言转化为视觉语言。  相似文献   

15.
依据海德格尔哲学理论,从"非本真向死而在"和"本真向死而在"两个方面比较分析张艺谋电影《活着》和黑泽明电影《生之欲》中主要人物的死亡观,可以发现两位电影导演在死亡观方面和哲学境界方面的不同。张艺谋电影中主要人物的存在方式是"非本真生存",对待死亡的态度是"非本真向死而在",即中国人的世俗哲学"好死不如赖活着"。而黑泽明电影中主要人物的存在方式先是"非本真生存",直接面对自己的死时,对待死亡的态度转变为"本真向死而在"。两部电影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体现了电影艺术家在死亡观维度上的追问与反思,更反映出了黑泽明导演比张艺谋导演的哲学观念要深刻。  相似文献   

16.
以往,人们总爱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以及龙、狮这些表示崇高和阳刚之气的图腾景象,视作中华民族的象征;如今,一曲不张扬、不恣肆、不妖媚、不争春的中国民歌《茉莉花》,竟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性而"香"飘神州大地,芬芳五洲四海!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和他的伙伴精心打造的"申博"片,  相似文献   

17.
红极一时的张艺谋电影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关于张艺谋电影的论争既为这道风景线增添了颜色,更开启了关于张艺谋电影作为文化现象的探讨。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武器,解析了张艺谋电影所开创的文化“中间地带”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通过对张艺谋艺术创作的全新观察和独特阐释,在深刻揭示张艺谋确立电影大师地位的同时,探讨他如何超越电影导演身份,从而树立其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的视觉艺术大师的“新张艺谋现象”.文章主要从三个维度对张艺谋“另类身份”进行“言说与解读”:一是张艺谋的影像身份:电影界内创造的辉煌;二是张艺谋超越影像的视觉艺术大师身份——“跨界”的勇气、追求与成就;三是张艺谋“跨界”创作中“相同”与“相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传闻证据规则本身就有可能成为一种"传闻"的危险.因此,在建构我国传闻证据规则时,应首先将这些"传闻"排除.排除传闻证据的主要理由并不是传闻证据不真实和不可靠,而是若采纳该证据就剥夺了被告人的宪法性权利--对质询问权;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也不应当仅仅是指证人出庭作证不能,至少还包括迟缓的对质询问、先前的对质询问、双方当事人同意等,而且这些例外还必须符合其他特定条件;传闻证据规则的确立无助于解决证人不出庭作证问题,恰恰相反,证人出庭作证是传闻证据规则得以运行的前提.关健词:传闻证据规则;传闻证据;排除  相似文献   

20.
16岁那年,他看到了张艺谋的电影《红高梁》,那些具有强烈画面感的镜头,以及让人心动的故事情节,唤起了他内心全部的热情。从此,他对电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立志要从事电影事业,高考前,他对父亲说:“爸,我想考北京电影学院。”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作家,平时对他要求极严格,听儿子这么一说,便回道:“考电影学院不是那么容易的,你别想什么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