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族文化心理的概念。锡伯族在历史上的文化心理形成和发展情况。锡伯族对异族异质文化的态度,文化宽容及兼收并蓄的民族精神。锡伯族文化心理的表现:共同祖先、共同家乡、共同祖国观念、共同民族观念(民族意识)、共同习惯意识、共同道德礼仪、共同兴趣爱好和共同审美标准、共同价值取向和文化取向。  相似文献   

2.
在早期殖民主义的推动下,西方学者对"非西方"、"非欧"音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者们以猎奇的心理对"他者"文化进行采集,试图达到分析、比较不同群体之音乐文化模式的目的.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文化内部的基本观念进行了大量探讨,但常常忽视了音乐的执行者-一人,尤其是个人在音乐中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回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文化背景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为鸿 《回族研究》2002,19(2):92-95
回族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探讨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是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民族文化的视角 ,分析了回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文化背景 ,指出回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根源在于成熟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理念 ,强调在回族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中 ,必须重视文化因素 ,发扬回族文化中的积极观念 ,促进回族大学生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4.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圆美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以圆为美的观念蕴含着一种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它以一种内在的审美张力规范着戏曲表演者,牵引着戏曲观赏者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并以其独特的功能和诱人的魅力,贯穿于戏曲表演的"四功五法"之中.  相似文献   

5.
广角镜     
“反向社会化”在民族地区理论工作者郭大烈在著文论述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时认为:利用青年反向社会化,在民族地区有着重要的意义。青年人比老一代人有较高的文化,见多识广,受传统的束缚少,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反映在心理上的民族差别较小。丽江纳西族老人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觉与自信在社会观念建设过程中具有的价值包括民族文化传承的认识基础、应对国际文化竞争的核心理念和提升国家文化实力的观念前提。文化自觉与自信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再认识体现在属性、目标、功能和资源等四个方面。用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拓展是指育人观念、内容观念、角色观念;而用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则包括借鉴教育心理学、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强化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心理动因、族群意识和阶层认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7.
论民族文化旅游中的舞台真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 《民族论坛》2007,(8):20-22
在旅游发展全球化、现代化的潮流下,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究竟是对文化的保护,还是对文化的破坏,各方结论不一。本文借助西方文化人类学、旅游人类学的舞台真实理论,从民族文化旅游主客双方的心理角度出发,对"想看什么"和"给看什么"进行剖析,探索民族文化旅游中文化表演的舞台真实性问题,以期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民族认同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思想被本民族全体成员体认、内化、弘扬、升华的过程,而思想和文化与某种特定存在的利益(物质利益和心理利益)密切相关,即思想和文化一旦成为公共资源就能够产生收益,而且这种思想和文化愈成功,收益就愈大,就越用之不竭。从这一角度而言,民族认同的实质就是在"自我和他者的关系"格式中出现的关于某种利益的博弈。文化相对主义和多元文化论并不是解决民族认同的最佳策略,只有走向对话、寻求互惠的普遍主义才是摆脱民族认同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第二代民族政策"说是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提出的观点,其思想主要是推行淡化族群意识和56个民族的观念,强化中华民族的身份意识和身份认同,推进中华民族交融一体化和国家认同的政策等,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几方面推行具体的民族政策,即在政治上以"去标签化"作为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策略,"取消民族优惠政策"等;在经济上促进各民族的经济交往交流交融,加强各民族经济联系的纽带;在文化上对各民族的文化进行整合,增强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等;在社会上推进"各民族混居杂居",主张"制度性通婚","取消民族学校"等。  相似文献   

10.
语言禁忌与回回民族的人文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族语言中禁忌现象的形成,基于民族宗教文化和社会人文心理.它是回族语言的特殊标记.回族语言禁忌主要由两大类构成,一类是避讳,一类是别同.这两种语言禁忌,透视出了回回民族的民族情感和人文观念,闪烁着民族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1.
<正>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仪礼、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间生活文化模式,它生动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民众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伦理观念以及心理结构等方面的传统特点,是构成民众生活文化史的主体与核心。"婚礼习俗伴随着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论坛》2004,(2):17-18
酒和文化总是共生共荣。酒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已经融入到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而数千年的古老民族文化也因为酒的滋润而更加丰厚、甘醇。藏族的谚语说:“喝酒不唱歌,便是驴子喝水。”流传于云南彝族的古歌谣唱道:“迎新客!四方朋友至,八方来。端起酒杯敬客人,请喝酒!彝家礼节要喝酒,要唱歌!”这些谚语和歌谣道出了酒与艺术之间的联系。透过浸润在酒中的民族艺术,我们可以体验到少数民族那炽热而独特的审美情感、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酒兴之至载歌载舞饮酒和歌舞,是少数民族节日庆典、婚丧礼仪中必不可少又密不可分的两项内容。在澜沧江、怒…  相似文献   

13.
民族心理研究中文化偏差的克服:向文化人类学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心理研究机械照搬经典科学心理学范式,容易导致文化偏差。文化人类学研究获得的心理知识表明,人类各民族的心理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心理与文化有密切关联,西方范式心理学知识难以充分解释非西方文化中的心理现象。民族心理研究中,应借鉴人类学理念和方法,以克服文化偏差。  相似文献   

14.
马廷中 《民族学刊》2012,3(5):30-36,92
卓克基土司是四川藏区著名"嘉绒十八土司"之一,也是"四土"的主要部分。在长达600多年土司的统治下,由于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特点,卓克基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司文化,其主要内容有:以土司官寨为代表的建筑文化、具有地域特色的宗教文化活动和独特的民间歌舞——四土锅庄。虽然土司制度不存在了,但土司文化在卓克基地区还广泛地存在着,并成为了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保护和发展卓克基土司文化;大力促进土司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开发民族节庆旅游,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娱乐性,有利于提升卓克基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实力和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高静文、周亚成等著的《边疆民族心理、文化特征与社会稳定调查研究》围绕社会稳定对新疆四个主要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特征展开调查研究,主要包括民族需要心理、民族意识、民族认知特点、民族人格、民族交往心理、民族社会心态以及绿洲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等。全书分为新疆维吾尔族民族心理、文化特征与社  相似文献   

16.
马戎教授认为,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族群和族际关系,并在如此国情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的观念体系。中国几千年来在处理族群关系具有把族群问题"文化化"的传统,采用"族群"概念代替"民族",并非把民族问题定义为"非政治性问题"。民族问题"去政治化"在表层上是避免把各族民众在经济交往和文化互动中产生的纠纷和价值冲突政治化,按照"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解决"的原则处理;深层次的谋略是确保维护祖国统一、有效反对民族分裂势力。民族问题"去政治化"是一个方向,在没有得到民族精英和民族大众广泛认同前,不宜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在此期间,更应该反对大汉族主义,以维护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17.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认真考虑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法治化进程,民族法治化的进程决定于不同地区民族法律信仰的培育和生成程度,所以在理论上研究民族法律信仰与民族法治化及其二者关系,就成为法学理论不能回避的命题.民族法律信仰是民族地区各民族依据自身的经济、文化、宗教、习惯等渐次形成的以当代中国法治核心思想为基础的关于法律的观念意识心理的综合理性,是推进民族法治化的依据和基础所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云南省特有民族之一的傣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自然,爱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在原始宗教"万物有灵论"和"小乘佛教"众生平等观念的影响下,这种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并不断改进、规范着本民族的生活方式、传统观念与思想文化,使得龙山林和众多古树名木得以保存至今。该意识维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体现其独具特色的民族生态文化,并对今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以及发展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云南水田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人数较少,经济社会不够发达,在面临现代化的冲击面前,很多宝贵的民族文化正在萎缩和濒临失传。挖掘、整理水田人的歌、舞、节日、"腊渣酒"等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设想通过"直接开发"和"整体提升"两种途径与当下蓬勃发展的丽江旅游进行融合,在丰富丽江旅游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同时也能使水田文化在旅游产业中寻找到生机和活力,以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族论坛》2004,(2):10-11
火塘酒在少数民族地区,居家饮酒,几乎都离不开火塘,火塘文化和酒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化中是两种相伴共生的重要文化质点,展示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迷人的民族文化光彩。与豪气万丈或欢快活泼的少数民族酒文化主流相比,火塘酒在整个饮酒礼仪上显得庄重拘谨得多,整体气氛表现出更多的理性成分。火塘酒的座次排列是有讲究的。在传统的彝族社会中,火塘“上座”是指背墙面门离供桌最近的位子,这是家庭中男性长者的专座;纳西族摩梭人则正好相反,火塘上座是当家妇女的当然座位。在父权制度牢固确立的民族中,居家围坐火塘饮酒,斟酒人一般是家中的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