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莎士比亚爱情悲剧中的晚期杰作 ,对中年人爱情心理的深入理解和刻划区别于早期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的内心世界表现为自我(作为罗马统帅之一 )和本我 (作为情人 )之间的不断冲突 ,直至死亡。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是爱情的完美主义者 ,对安东尼有极强的独占欲。这一切最终导致两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在各国的戏剧舞台上,出现过不少以罗马统帅安东尼和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唯有莎士比亚的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最为人们所称道。它被西方学者称作莎士比亚的第五部重要悲剧,克莉奥佩特拉则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所创造的最伟大的女性形象”。长期以来,关于埃及女王的性格之谜成了批评界探讨的热题,历代评论家大多从伦理道德角度谴责她的淫荡和不道德。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一  相似文献   

3.
文化唯物主义莎评流派代表人物多利默在其代表作《激进的悲剧》中对莎剧的研究基本上是围绕人性和权力进行批评的。多利默通过对《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和《科利奥兰纳斯》两部悲剧中德性问题的分析,认为德性受到权力的制约。多利默的分析使我们看到了社会中政治、权力对人性的塑造起了很大的作用,人性不可能脱离现实的社会政治权力关系而存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通过将奥维德的《变形记》与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进行初步的比较,探讨了两部作品中所包涵的朴素的辩证思想也即:事物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万物皆在变。然后又探讨了《安》剧中各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及其相互的转换从而揭示了自然、人、命运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众多的希腊罗马题材剧,思想艺术多属偏弱,但仍有《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可以进入莎剧的优秀行列。在历史剧以外的各体裁中,最初的一篇都是希腊罗马题材剧。而在代表莎士比亚最高成就的悲剧中,希腊罗马题材剧不仅是起始,还是终结,并且这一起始与终结承载了莎剧思想发展的两次转折。这些有趣的现象,直接说明了莎剧与文艺复兴的关系,尤其能反映早期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二重性及他们与王权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蕴含着帝国、命运和爱欲三大戏剧主题。该剧展现了罗马共和转变为帝国的最后时刻,对主人的爱代替了对罗马的爱,但这种爱基于个人利益的考量,极易变为谄媚或背叛。安东尼与凯撒之间的较量一方面体现出命运的安排;另一方面体现了两人不同的爱欲:安东尼保留着共和时代的精神品质,珍视荣誉并富于情感;凯撒则是对统治充满爱欲的新人,凯撒的胜利主要基于命运,这暗示着莎士比亚对凯撒的某种质疑。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与《西厢记》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艺术珍品,它们又同是产生在中国封建社会这一共同的历史背景下,有着许多我们民族文化的共同特点。本文试图就两部巨著的爱情描写做一个比较,从而论证我们民族文学的继承关系。首先,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证了《红》与《西》在爱情描写上的许多相似之处。如在男女主人公爱情关系的确立上,崔张与宝黛的爱情都是一见钟情式的。男女主人公为了爱情都做了封建礼教的叛逆者。《西厢记》中的张生和《红楼梦》中的宝玉性格中都有痴和疯的特点,许多描写极其神似;而女主人公莺莺和林黛玉又都经历了假与真的内心冲突,在对待爱情方面也表现了相同的感情表达方式等;接着,本文进一步分析,除了上述四个方面外,《红楼梦》中围绕宝黛之间爱情关系的描写和《西厢记》中围绕崔张的描写也还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也就是说,《红》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描写框架与《西》是极为相似的,这是它们共同的地方。但是,《红》又不是完全照搬《西》的模式,而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而且比《西》在思想上艺术上又高出许多。说明,《红》的作者在写作时的确是借鉴了《西》,但又比《西》有所创作和发展,见出我们的民族文学遗产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以罗马题材所写作品中,《裘力斯·凯撒》、《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以下简称《裘》和《安东尼》)同《科利奥兰纳斯》(以下简称《科》)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科》剧是莎士比亚对现实进行冷静的反思,并企图找到一条保证社会安宁的途径。在《裘》剧中有群众动乱的场面,群众受到煽动后,态度出现反复的大场面。这同《科》剧中民众造反,受煽动驱赶科利奥兰纳斯的场面很相象。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有很大的差别。《裘》剧中的群众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不知道勃鲁托斯等  相似文献   

9.
赵树理以歌颂恋爱自由的《小二黑结婚》而享誉文坛,但之后他作品中的爱情描写却颇受诟病.赵树理小说中爱情叙事的显著特征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经历了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中,他们也经历了从个性意识到社会意识的觉醒;赵树理小说中的爱情叙事并非独立存在,而是附丽于政治之上,并随社会矛盾的发展呈现出从反映敌我斗争到表现人民内部矛盾的变化,蕴含了鲜明的政治内涵.借爱情叙事反映现实问题是赵树理创作的本意所在,也是造成其小说爱情叙事简单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元代爱情婚姻类杂剧在男女主人公之间形成了"一见钟情"的恋爱模式。这种爱情模式的出现与封建礼教文化严厉压制人性有着密切关联。封建礼教只能禁锢人的行动自由,却无法约束其正常生理发育与渴望自由的欲望的产生。另外,一些文化意象的频繁出现也有着其自身的象征意义,值得玩味;一定程度的个性解放也是"一见钟情"模式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题  目作者期数 (总期数 )页数文学·艺术内向思维与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主体精神侯宏堂……………………… 1 (75 ) 1托尔斯泰“道德自我完善”的重新评价林学锦………………………… 1 (75 ) 1 2《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人物心理分析李 劲………………………… 1 (75 ) 1 8文学是必要的吗——— 在汕头大学的演讲 王 蒙…………………………… 2 (76) 1论雅文学的困境与出路郑惠生…………………………………………… 2 (76) 1 0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的“当行本色”论陈维昭………………………… 3 (77) 1超现实主义对招贴广告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2.
张欣的小说均遵循一定的套路,这种套路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特别是女主人公规格化。她们个个以高洁的操守为特质,刚柔兼济,外在美与内涵美兼有,仪表美与人品美共存。二是小说中的人际关系呈现出格局化特点,男女主人公之间,总是存在着立场上的对峙和人格上的对比,女主人公是逆境善的化身,男主人公是灵魂恶的典型。男女主人公对抗时,女主人公常有一个肝胆相照的女友作为她的坚强后盾。三是小说中故事情节有程式化的端倪,循着一个大体的程式:简略插叙婚前热恋──婚后男人的真相暴露──正面描写夫妻冲突──爱情破灭皈依友情。  相似文献   

13.
《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不同寻常的爱情源于主人公彼此强烈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产生的源泉是大自然与主人公的孩提时代。亲和力的发展使成年岳的主人公命运相联。彼此不可分离.他们反叛社会。追求自己的爱情。希望借助死亡来实现爱情的完美。最终导致毁灭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4.
张承志的代表作之一《黑骏马》描写了主人公白音宝力格在离去九年后重返草原,寻找往昔恋人的爱情故事。在对爱情的描写中,凸显了索米娅的两种角色以及白音宝力格对这两种角色的寻找,但这种爱情并没有落脚于具有个性的个体之上,因而是被架空的,不是真正的爱情。  相似文献   

15.
根据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奥尼尔戏剧<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中的种族偏见可解读为一种心理原型.无意识的种族偏见导致了黑人男性主人公吉姆的自卑情节、白人女性主人公埃拉失败的个人化过程,最终酝酿出种族间的爱情悲剧.然而,男女主人公争取爱情的酒神精神让他们挑战与颠覆种族偏见,在精神上超越了该心理力量.  相似文献   

16.
柔石《二月》的重新解读——兼与蓝棣之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柔石的《二月》文本进行重新解读 ,认为《二月》所叙述的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主人公萧涧秋和文嫂、陶岚之间的感情不是以往研究者认定的男女之情 ;采莲则是萧涧秋追求的一种人生的终极信仰和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性意象 ,亦非萧涧秋的爱情对象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戏剧和汉乐府诗歌分属两个不同的时代,代表不同民族的文化.但其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孔雀东南飞>都是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赞扬男女主人公对个性解放和爱情幸福的追求,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通过比较其社会背景、人物性格等,不难看出东西方爱情悲剧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红与黑》以大量篇幅描写了于连与德·瑞那夫人和德·拉·木尔小姐的爱情。但这里的所谓爱情,并非那种有着共同感清基础、心心相印的真正爱情,而是特定政治历史背景下的畸变的爱情。 一 主人公于连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倒退的时代。经过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到1830年7月革命前,40年来,法国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始终很激烈,封建贵族势力在垂死挣扎,大资产阶级向保王党频频发动进攻,同时又和复辟了的封建贵族和天主教会沆瀣一气,一同构成对下  相似文献   

19.
在《红楼梦》中,爱情既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又是描写得最为出色的部分,甚至可以说自它问世以来,主要是以其爱情描写打动了历代读者的。曹雪芹不仅在书中写了宝黛爱情,而且以宝黛爱情为中心,写了尤三姐与柳湘莲的爱情,司棋与潘又安的爱情,春龄与贾蔷的爱情,小红与贾芸的爱情,等等。这些爱情描写,不仅从不同的角度,放射着反封建的思想光芒;而且各以其独特的形式,给人以美感教育与性格陶冶。它们虽然有主次之分,浓淡之别,但曹雪芹却都能以其细腻的笔触,活现了恋人之间的痴情,刻画了在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们为追求纯真的爱情而反抗、挣扎乃至牺牲生命的动人形象。很显然,如果抽去了书中的爱情描写,其反封建的政治倾向便会大大减色,同时人物形象也会被毁坏。因此,研究《红楼梦》的爱情描写,无疑是研究《红楼梦》艺术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一样相思别样情——论《呼啸山庄》的爱情描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啸山庄>是一部独特而又经典的爱情小说,作品中表现了三种不同的爱情凯瑟琳与希刺克厉夫之间的爱情是寻觅原始自我的爱情,是人类原始天性的产物;凯瑟琳和林悖之间的爱情迎合了世俗的标准,是世俗社会的产物.这两种爱情相互冲突,使人类陷入情感的危机当中.而哈里顿和凯蒂之间的爱情是前两种爱情的融合与延续,是作者在作品中所描写的爱情的美满结局,代表着人类爱情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