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学问》2013,(2)
近代以来东北疆界的变化,直接关系到19世纪末以来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与大国势力博奕,进而成为直接影响东北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国际环境因素。影响东北地区社会变迁与历史发展的主要外部影响,大都来自于俄、日、朝等东亚国家,而东北地区也正是在19世纪末才开始逐渐成为在整个东北亚地区列强势力最为集中因而最具国际性或东亚性的一个热点区域。到20世纪上半叶,东北地区历史与当时的东亚史才呈现出了全面的密切关联与互动的趋势,东亚因素实际上成为影响东北地区社会历史变化的最直接外因。中国东北是从19世纪末的近代历史时期以来,才成为东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才开始逐步具有东亚性并成为近代东亚地区最具有"东亚性"的一个区域。从克服一国中心主义的全球史乃至东亚史视角而言,中国东北近代史既是东亚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王社教 《唐都学刊》2003,19(1):131-132
薛平拴先生的《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由人民出版社于 2 0 0 1年 7月出版。全书共分 6章 ,约 37万字 ,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认真总结的基础上 ,从历史人口地理角度对历史时期陕西省的人口规模及其盛衰变迁、人口迁移、人口地理分布及其变化进行了全面探讨。这是迄今为止关于陕西人口史研究最为系统、也最为深入的一部著作 ,它的出版为陕西人口史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人口史研究首先涉及到的一个问题是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和规模问题 ,这是从事人口史其他方面研究的基础。关于陕西省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和规模 ,以前不少著作都进行过探讨 ,但分歧…  相似文献   

3.
据俄罗斯《近代与现代史》杂志 2 0 0 3年第 1期报道 ,第 1 5届“历史与计算机”国际会议已于2 0 0 2年 8月 2 8日~ 9月 1日在波兰波兹南举行。本届会议是由国际“历史与计算机”协会波兰分会(AHC PL)和波兰波兹南大学历史学院共同组织召开的。来自东欧、西欧、北美、南美、亚洲和非洲2 0个国家的 1 0 0余位国际“历史与计算机”协会会员参加了会议。波兰波兹南大学校长C 尤格主持会议并向大会致欢迎辞。国际“历史与计算机”协会主席К 舒列尔和波兰中央档案管理局局长D 纳列什分别作了题为“国际‘历史与计算机’协会史”和“档案、历…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6,(9):113-116
何炳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学理论家。他的历史写作方法包括通史与正史并存,集体修史,历史编撰考虑的诸多问题,历史著述基本要求,编撰史学史、中国通史、文化史和历史教科书方法等。他为新史学的传播与构建做出了相当的贡献,理应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占一突出席位。  相似文献   

5.
成立于 190 9年的北京基督教青年会 ,是在北美协会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它在2 0世纪上半期的历史 ,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北京城市的变迁 ,也展现了东西两种文化的相遇、冲突和混合的过程。本文论述了它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的档案资料 ,分析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曹尔琴教授曹尔琴 ,女 ,汉族 ,1 93 0年 1月出生 ,天津市武清县人。 1 95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西安联合大学教授。多年来 ,曹教授从事于史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 ,先后讲授中国古代史、隋唐史、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古都研究诸课。她讲课注重传授学术最新研究成果 ,并以深入浅出、层层分析的教学方法探索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教学同步 ,她在学术研究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与他人合撰专著 2部 ,其中《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获西安市优秀社会科学一等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  相似文献   

7.
近代日本与中国东北的文化关系史,实际上是一部奴役与被奴役的历史。但不容否认,这期间也不乏某些日本学者特别是历史学家尽管是从政治需要出发,但也比较实事求是地、以较严肃的学术态度,对东北地方史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成果。现根据本人所掌握的资料,对此作一介绍。一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历史,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加上中国东北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日本,所以很早以前,日本学者便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产生了兴  相似文献   

8.
三十年来北京近代市政建设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三十年来,北京近代市政建设问题逐渐为学界所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使近代北京城市史的研究不断深化。本文从社会史的视角,对三十年来北京近代市政建设的研究加以总结和梳理,评述了学界在探讨市政建设与城市社会运行、市民生活变迁,以及城市文化演进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全国14个学术单位联合发起,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市历史学会共同主办,“租界与近代中国社会”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7月4日至7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百余人,就租界史研究的意义,租界作用、评价,租界与城市近代化,租界与市民社会生活,租界的类型与特点,租界史研究的史料建设,租界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租界史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史研究已成为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这一研究的热潮中,有关北京城市史的专著与论文也大量出现.作为"中国历史的缩影",北京城市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北京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都是全国其他城市所无法替代的.为此,本文拟对整个20世纪中外学者有关北京史的研究作一简略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这是近年来研究北京历史地理与地域文化的人们日益明确的一个观念.一条或几条河流维系着一座城市发展的命脉,城市兴衰与河流变迁彼此驱动乃至互为因果,这样的例证在世界城市史上几乎俯拾即是,永定河与北京的历史因缘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新视野──评西村成雄《中国的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王桧林,朱汉国一、“革命”观念的转换与“国家”概念的提出西村氏是近年来日本学术界很有影响的一位中国现代史专家。80年代以来,他相继出版了《中国近代东北地域史研究》、《中国民主与自由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始建于1959年,名黑龙江省历史研究所。1964年并入当年成立的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为第三研究室。1979年随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成立而恢复建所,使用现名。历史研究所设有渤海史研究室(含唐以前黑龙江地方史的研究)、辽金史研究室(含元朝黑龙江地方史的研究)、地方史研究室(研究明清、近现代黑龙江地方历史)、中俄关系史研究室和资料室。全所共有26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7人、助理研究员13人。 1973年以来共发表论文、译文250余篇,专著、译著20余部。主要专著有:《沙皇俄国是怎样侵略中国的》、《东北近百年史讲话》、《黑龙江沿革史讲稿》,《黑龙江近代历史大事记》、《渤海史稿》、《边塞诗人吴兆骞》、《东北国际约章汇释》等。译著有:《十七世纪俄中关系》、《哥萨克在黑龙江上》、《满洲人在东北》、《俄国海军军官在俄国远东的功勋》、《阿穆尔边区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成书以来 ,研究它的文章 ,可以说是多如牛毛 ,要在如此多的研究论文中别出新意 ,殊非易事。最近读了关四平同志新出版的专著《三国演义源流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 0 0 1年 1 1月出版 ) ,深感这是一部扎实丰厚的学术力作。可以说 ,如此全面系统地从文化的角度 ,将《三国演义》的成书史研究、文本研究、传播史研究结合起来 ,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的专著 ,在此之前实未曾见。尤其是对《三国演义》传播史的系统全面研究 ,更具开拓的意义。要而言之 ,这部专著的精彩之处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 ,构架恢弘 ,新意叠出。…  相似文献   

15.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 ,民俗就作为一种文化形式随之出现。历代学者虽然也对民俗问题多有记载 ,但是民俗学之正式形成 ,却是近代以来的事情了。而上海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1月出版的晁福林先生的新著《先秦民俗史》 ,则是第一本对先秦时期历史与民俗进行结合研究的著作。历史研究与民俗研究的有机结合 ,是这本《先秦民俗史》的最大特色。本世纪初期 ,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历史学者曾经采用民俗材料进行历史研究 ,顾先生的代表作《孟姜女故事研究》至今仍然有很高的地位。在这以后 ,尽管在中国民俗学领域又有了很多新的成果 ,但是在二者的结…  相似文献   

16.
刘爱新 《创新》2010,4(2):57-59
近年来,制度变迁理论对诸多学科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在我国经济史研究中也体现了其适用性。当研究视域放置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时,制度变迁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考维度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7.
人类历史由分散的和彼此隔绝的区域史、国别史转变为统一的和相互联系的世界历史,是3000多年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长期冲突与融合的结果。到15、16世纪以后,工业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征服开创了人类历史的近代化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扩散的历时性的泛西方化过程。与绝大多数非西方国家一样,中国在近代化转型过程中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显著的模仿特点和时序倒置特点。随着西方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泛西方化浪潮的衰落,非西方世界与西方世界将共同面对一个共时性的现代化发展前景,中国也将从自己的文化土壤中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精神原点以支撑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大厦。本文试图从宏观角度论述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考察近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泛西方化浪潮,并论述中国文化在泛西方化浪潮冲击下所经历的近代化转型过程和现代化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1984年日本学者的中国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其时限自殷、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直至近代.涉及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就研究范围而论,则包括考古、金文、国家、社会以及经济史、财政史、政治制度史、对外关系史、军事史、法制史等方面.日本《史学杂志》1985年5月号出版专集,对此进行系统  相似文献   

19.
韩狄 《日本研究》2009,(4):74-76
日本学界在战前就十分关注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研究,战后则经过五十至七十年代的复苏休整,八、九十年代以来形成近代东北史研究的繁荣局面,在各种新的理论方法的影响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经验与教训值得我国学者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央民族学院郭毅生教授主编的《太平天国历史地图集》和《太平天国历史与地理》两书,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了。这两部专著学术水平高,实用价值大,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介绍。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里按时间先后发展的。因此,读史离不开地图。而图史结合,则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它历时十八年,纵横十七省,大小战事逾千百次,其间进退消长,头绪纷繁。建国以来,太平天国史研究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著述繁富,硕果累累。但这些太史论著在涉及地理关系时,就往往难于作直观形象的具体说明。过去虽也见过一些太史论著附图、教学挂图和中国近代史参考地图,但都过于简单粗略,远不能满足学习和研究太平天国史的需要。《太平天国历史地图集》正是适应这个需要而编绘出版的。这种历史地图集在我国还是首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