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国家就业体制的改革"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给大学生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了择优录用人才的"自主权"。但是,由于一些用人单位还存在着偏见:"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因此,女大学生们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清楚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作好充分准备,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坚持自尊、自立、自信,从而获取择业的成功。 一、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 目前社会上确实存在着因性别差异而造成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女大学生在生理、心理、性格上同男生有着一定的区别,有其自身的不足和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韩希 《人才瞭望》2017,(12):113-114
面对高校逐年递增的高考录取人数,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递增,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聚焦的热点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难,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难更是凸显,除去部分客观因素之外,笔者从高校、社会、女大学生自身不同的维度出发,提出具有合理化可行性的建议对策,来积极缓解目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弱势群体,常常面临以社会排斥为特征的就业歧视。这种状况的产生主要是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法规不配套、生育保险不健全、和就业指导不到位等因素造成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政府、高校和学生自身都应采取相应策略。女大学生自身也要转变求职观念,挖掘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就业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4.
唐文韬 《人才瞭望》2016,(20):26-27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法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外语类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就业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等问题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外语类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并探索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竞争力、加强学校就业指导的可行措施,促使这一群体就业更优质、更高效.  相似文献   

5.
林云飞 《人才瞭望》2017,(10):114-115
就业,人生发展之根本,是一项承载着改变生存模式,改善美好生活的重要使命.然而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日趋增加,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在全国范围内就业问题随处可见,较为严重的是当今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升职加薪较慢、所学专业未得到实际利用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女大学生自身以及法律对其保护存在缺陷.因此,应从国家立法、政府执法、用人单位守法等角度来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6.
女子防身术课程的开设就是对女大学生进行的一项生存本领的培养,这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帮助。本研究就河北省高校女生的实际情况,探讨高校开设女子防身术课程的可行性,以提高女大学生维护自身安全,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全国政协委员杨澜建议——一直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和女性成才话题的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主持人杨澜,今年依旧把关注点放在如何解决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上。"现在都在提倡创造公平就业环境,防止就业歧视,但现实中还是存在女大学生就业的隐性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反应出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的特质,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接班人,建设者,在法律意识上必须有深刻的认知才能逐渐成为我国的国之栋梁,社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女大学生创业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以及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女大学生、家长、学校和政府领导都在积极思考,认真应对。从女性的优势出发,女大学生只有走创业之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一段时间,女大学生失联事件频频发生,高校女大学生是极易受伤害的“弱势群体”。在占高校人数近三分之一的女生中进行防身自卫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主要研究方法,以阿坝、甘孜、凉山3州民族地区高校在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女子防身术深受广大女大学生的欢迎,绝大多数女大学生认为女子防身术引入民族地区高校课堂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余欣  马莉  孙颜  郁蕾  刘畅 《人才瞭望》2023,(1):60-61
<正>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2022年全国毕业生人数增多,达到1076万人,其中女大学生为650万人,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面临性别歧视、就业渠道狭窄等就业压力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女性平等生存、自我价值实现、民生稳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因此,社会、政府和个体应当多措并举,共同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2.
2011年8月13日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实施,在社会大众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许多女大学生的婚恋观也因此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这就迫切需要引导女大学生对新婚姻法的法条进行正确、明晰的解读,以期达到在《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刚性规定前提下,纠正某些女大学生存在的片面理解法条从而扭曲、偏离正确婚恋观的问题,达到对其婚恋观多方位、多角度正确的柔性引导,教育女大学生树立自立自爱的婚恋观,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生活。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体育运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而近年来女大学生体育消费猛增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试图从女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分析高校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行为特点和存在误区,以期达到引导女大学生理性体育消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冯兰东  王波 《人才瞭望》2016,(6):149-149
以山东建筑大学调查数据为依据,对不同年级女大学生就业意向等情况进行分析评述,以期为做好女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即将走上社会的女大学生,不仅要面对各种世俗的偏见、某些用人单位的不公正对待,而且要克服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许多不利,其就业难度要比男生大得多。她们为寻求一份工作,四处奔波。却屡屡碰壁,其中辛酸苦涩不言而喻。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有针对性地做好她们的思想工作,提高她们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为她们提供更多就业的机会,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人才开发》2010,(12):7-7
近日《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出炉,该报告指出:被访的女大学生中,有56.7%的女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的就业机会少”,更有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存在明显的性别偏见。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业正日趋“平等化”,越来越多的贫困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有机会深入到高校中进行学习。近几年来,高校的贫困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其中贫困女大学生更是高校学生的一个需要保护的特殊的群体。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贫困女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本文就针对三本高等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展开分析,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女大学生在高校中的比例逐年上升。作为高校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她们必然承担着未来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任,人们对女大学生寄予厚望。但是,大量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当代的“天之骄女”们存在着诸多的心理困扰,成为她们成才路上的心理羁绊。因此,研究影响女大学生成才的种种心理因素并进行正确的疏导,从而更好地挖掘女大学生的各种潜能,是高等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已引起社会及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体育教师也常常为课上突发性的学生昏厥现象感到惊叹。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课下交谈、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中州大学90后327名女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了综合性的调查与分析,从中发现90后女大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尽快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健康问题,笔者根据调查的数据与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贫困女大学生是高校中一个特殊弱势群体,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本文对贫困女大学生自卑心理弱势的表现、成因做出描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