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少奇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一是企业管理要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为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要打破铁饭碗,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二是社会主义只有通过学习资本主义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会运用经济手段领导经济工作,才能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三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既要有计划性,又要有灵活多样性,开放和利用自由市场,才能搞活经济,满足社会的需要,方便人民群众的生活;四是农业生产管理方面可以实行个人负责制,要允许有个人的经济发展计划,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率。刘少奇对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为我们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基木原则。”正确处理吃饭和建设即生活和生产的关系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能否得到稳步发展的重要问题。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把生活和生产的关系处理得好,我们的经济发展就快;什么时候忽视了这两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商品理论的讨论取得了重大突破。党中央有关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述,吸取的正是这方面的有益成果。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意义在于:一是突破斯大林的商品“外壳”论,明确了全民所有制的劳动产品仍是商品;二是突破社会主义经济非商品性的观点,明确了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三是突破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明确了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主义商品理论的这一突破和发展,从根本上否定了旧的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为新的经济体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前提。当前经济改革所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可以  相似文献   

4.
<正> 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对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给以科学的说明,应当从根本上破除把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完全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自觉遵循和运用价值规律,确定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同时实践也进一步向我们提出了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之间相互关系再认识的要求. 1.革命导师在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学说时,曾经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征提出过一系列构想。按照他们的构想,社会主义首先是在废除雇佣劳动的基础上,实行劳动者之间的联合,即达到联合劳动。每个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向社会提供的是他的劳动,在分配过程中所取得的是与其劳动相等的一份报酬。所以,任何人都无法凭借对生产物质条件的占有而占取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如何划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建设中一个重要问题。国内外经济学界对此进行了长期而又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大致有四种意见:一是宽派认为,凡是为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进行的劳动(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和非物质生产劳动),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二是中派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是新创造的价值超过消费的价值并有余额的劳动;三是窄派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只能是物质生产劳动;四是多层次派认为,生产劳动可以分为狭义的生产劳动(以物质生产为限)、广义的生产劳动(包括非物质生产劳动)和半生产劳动(指第三产业的劳动)等等。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手段。过去,我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甚至“谈市变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证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多种多样,千变万…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经三十年了。在这三十年中,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成功的经验。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遭受过重大挫折,造成了严重损失,有失败的教训。经济工作中的主要错误则是“左”的错误,而“左”的错误又主要来源于“左”的指导思想。历史经验证明,只有把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端正过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顺利发展。当  相似文献   

8.
对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察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有其客现必然性。随着这一转变的实现,在物质文明建设及思想文明建设方面它给我们带来了各种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生产盲目性和生产过剩现象恶性发展;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失业增多与贫富分化加剧;拜金主义思想和社会腐化现象回潮。所以,运用市场机制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能否最终取得胜利,还有待于这些问题的彻底解决。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的刀,它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些必要的条件;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运行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应当有所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还存在利润。但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平均利润范畴?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什么原则、什么条件下讲求利润?社会主义的利润与资本主义的利润在本质上和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地位与作用上有些什么不同?应当怎样正确地看待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利润?这些都是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理论问题,很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作者马正同志在他的文章中提出:社会主义存在“高级平均利润率规律”,认为社会主义的“高级平均利润率”应当高于资本主义的平均利润率,并且是不断提高的;每一枚资金都能够取得而且也应当取得“高级平均利润率”所规定的利润。他还认为,利润率高的企业,经济效果就大,利润率低的企业,经济效果就较差,利润越高就越能满足社会需要,违反了“高级平均利润率规律”,也就必然违反了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高级平均利润率”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罗盘,按照这个罗盘的指针,应当选择“高级平均利润率”最高而且提高较快的方案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他还指出,应该按照原来生产资金的多少分配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社会主义的商品价格不是以价值为基础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工人创造的价值与农民创造的价值是基本相等的。在投资效果问题上,他主张个别生产价格愈低的方案,经济效果愈大。马正同志所提出的这等等问题,我们认为都值得进行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陈云同志的这卷文稿,把我们带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那些振奋人心的岁月,它清楚地向我们展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根基奠定的过程。从一九四九年八月到一九五六年七月,我们党在经济战线上,除了没收和改造官僚资本企业、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开展“三反”、“五反”运动以外,主要进行了三次大的“战役”,即:(一)统一财政经济、稳定物价;(二)实行粮食等几种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此期间,还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为什么党在这一时期能  相似文献   

11.
<正>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和政治越来越不可分割地融为一体。根据这种认识,本文试从政治的角度,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至关紧要的问题,作一初步分析和探讨。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结论 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我们党明确提出基本路线有两次。党的九大把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就需要培养大批能够管理现代化经济的干部,除了通过高等院校培养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实践来进行培养。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指出:价值规律,“这是很好的实践学校,它加速我们经济工作干部的成长,加速把他们变成现今发展阶段上真正的社会主义生产领导者”(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5页)。 我们知道,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只要有商品经济存在,价值规律就要发挥作  相似文献   

13.
广东经济学会最近举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座谈会。到会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弄清这一目的,对于当前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改革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缺乏正确的认识,为生产而生产的观点,自觉或不自觉地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因而在两大部类的关系问题上;在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上;在国民经济的结构上;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上;在企业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经济运动中,消费究竟具有什么作用,占有什么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在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尤其需要对这个问题作深入的研究。现在,我们重温一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有关消费的论述,无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会有极大的帮助。在《导言》中,马克思首先把消费分为两类:社会消费和个人消费。这对阐明消费在社会主义经济运动中的地位作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的意义。生产消费与生产同一,并不形成与生产不同的特殊阶段。个人消费,从简单再生产来看,也许只是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外,作为经济运动的一个外部条件,执行生活的职能。但如把它放在全社会范围内,从不断反复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它和生产、交换、分配都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深入的历史进程,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可回避地推到了我们面前。十多年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新意迭起,几经争论,几经反复,现在终于取得了共识。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总纲之中,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放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重大进展,是继“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后,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又一重大突破。这是世界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我们党把  相似文献   

16.
<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而为亿万人所认识和接受的科学理论。十多年来,我们正是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设计,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过去,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正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使我们找到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途径。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则是这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准确地把握其实质,无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还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指导,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刘同德等四位年轻学者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从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脉络和基本点出发,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邓小平经济思想,撰写了《邓小平经济思想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研究》对邓小平大量的触及现实经济问题和改革开放理论的论述进行较深层次的探讨,力争把握其思想精髓,展现其思想全貌,是我国学术理论界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又一新成果。本书的特点可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今年国庆节《人民日报》社论明确指出:“要把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解决好,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一些老框框。”这是我们正确总结经济工作的历史经验,认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及时解决新情况下的新问题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在调整国民经济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整个经济进一步呈现出新的活力。回顾这一段历史,不难看出,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在三中全会的方针指引下,解放了思想,冲破了许多老框框,特别是抓住生产责任制作为突破口,实行了一系列切合实际、顺乎民心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农业方面,破除了“大、公、平”的老框框,贯彻落实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和其他各项农业政策,使农业生产特别是多种经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工交基建财贸战线,破除了高指标、高积累、“先生产、后生活”、重重(重工业)轻轻(轻工业)等等的老框框,明确了生产目的,重视发挥经济效果,把许多超过目前国力负担的基建项目压缩了下来;重工业逐步改变自我循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计划体制的科学纲领,也是建立适合我国情况的新的计划管理形式、搞好计划管理的基本依据。长期以来,我们在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解上形成了若干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一是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看成是同商品经济不相容的,因而根本忽视以至排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二是把社会主义经济的集中统一与灵活多样对立起来,导致所有制形式日趋单  相似文献   

19.
要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实质,首先要考察经济效果的一般性质。经济效果问题,是任何社会形态都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任何社会都要进行生产;只要生产,客观上都要求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经济评价,都要求降低劳动消耗取得生活资料。马克思说过:“在一切社会状态下,人们对生产生活资料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必然是关心的,虽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关心的程度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8页)这是经济效果范畴的一般基础。但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昭示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必须充分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在目前全面推行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突破传统观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们要把经济搞活,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